B241清徐松款(1781-1848)竹刻詩文臂擱(長35.3 寬7.3公分)
徐松(1781年-1848年),字星伯、孟品,原籍浙江上虞人,清代翰林,著名地理學家。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生於浙江紹興,幼年時家父在京師為官,隨父移居順天府大興(今北京市),落籍為大興人。嘉慶十年(1805年),二甲第一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十四年(1809年)入文穎館擔任《全唐文》提調兼總纂官;又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會要輯稿》500卷,《河南志》,《中興禮書》,又撰寫《唐兩京城坊考》,《登科記考》,後由翰林督學湖南。
中國清代地理學家。字呈伯﹐乾隆四十六年(1781)生於浙江紹興﹐幼隨父至北京大興定居﹐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嘉慶十三年(1808)以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利用編纂全唐文之便﹐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會要輯稿》 (500卷)﹐撰寫《唐兩京城坊考》。嘉慶十五年(1810)被謫戍新疆﹐得機考察新疆各地﹐撰《西域水道記》(5卷)﹑《漢書西域傳補注》(2卷)﹑《新疆識略》(12卷)等。嘉慶二十四年(1819)回京﹔道光年間任禮部主事﹑江西道監察禦史等。1821年成書的《西域水道記》以西域水道為綱﹐記述沿岸的城市﹑聚落﹑山嶺﹑某些地點的經緯度﹑歷史﹑物產﹑民族﹑水利﹑駐軍等﹐所附地圖計裡畫方﹐是研究西北史地的重要文獻。
陰刻《洛陽名園記》,一巻。宋·李格非撰。格非,字文叔,濟南人。元祐末,為國子博士。
山東李文叔記洛陽名園,凡十有九處,自富鄭公而終於呂文穆。
富鄭公園
洛陽園池多因隋唐之舊,獨富鄭公園最為近闢,而景物最勝。遊者自其第東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則一園之景勝可顧覽而得,南渡通津橋,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還。右旋花朩中有百餘步,走蔭樾亭。賞幽臺,抵重波軒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