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青花嬰戲圖梅瓶(23cm 口徑4.2cm 底足9.3cm)































 


 


下載網路-明萬曆青花嬰戲弈樂圖梅瓶(兩件)-桂林博物館藏




 


 


下載網路-明萬曆青花嬰戲弈樂圖梅瓶


(255口徑47底徑10.8.腹圍46.5公分)-桂林博物館藏






 


 


 


下載網路-明萬曆青花嬰戲弈樂圖梅瓶


(28口徑54底徑9.6腹圍47公分)- 桂林博物館藏






 


 


下載網路-明萬曆青花仙人慶壽圖梅瓶


(274口徑5底徑95腹圍45公分)- 桂林博物館藏






 


 


 


下載網路-明萬曆青花仙人慶壽圖梅瓶


(28口徑5底徑95腹圍46公分)-桂林博物館藏








15-355.一件明萬曆青花嬰戲圖梅瓶的收藏(102.4.6)


  


    此件青花梅瓶的賣家鄭先生原是來自大陸的單幫客,後來在台中定居。據他說從事此行已近20年,親自往大陸城市及鄉下找貨,以往是由其太太到玉市擺攤,前幾年才改由他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專營瓷器,不過大部分是仿古瓷器,部分是到代古瓷器,但不是品相差,就是等級較低的民窯瓷器,雖然每週六會在其攤位停留下來看,但以往都買進普通等級的窯瓷器。從(100.10.29)向其購買一對清雍正款鬥彩壽山福海紋小盤後,已一年半未曾再交易過。


    


    (102.4.6)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他表示剛從大陸回來。但瀏覽一遍均沒有看中意,問其可有帶來較特別貨色?他拿出這件青花梅瓶來鑑賞,他表示為十幾年前所購置,本來要自己收藏,但現在找不到較細緻老件瓷器貨源,特別帶來給識貨的老顧客鑑賞,若價位雙方可以接受,就釋出來變現。我看此件青花梅瓶造型古樸,由喇叭形瓶口及下部束腰判斷為明代晚期特徵,拿起來一上手有重量感,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釉色帶青白散發出柔和溫潤寶光,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畫工粗獷流暢,生動活潑,初步判斷應為老件瓷器,有明晚期風格。


    於是根據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青花及紋飾各方面逐項詳細檢視:


1.造型: 23cm 口徑4.2cm 底足9.3cm。此梅瓶造型古樸,盤口束頸,豐肩圓腹,腰略收,足略外撇,由喇叭形唇口短頸及底部束腰較小,判斷為明代晚期特徵。


    梅瓶創燒於宋代,其中明代永樂宣德的官窯青花梅瓶價值不菲;明中期起梅瓶少見於官窯,總體品質不高;雍正、乾隆年間,梅瓶又以高檔品種出現在瓷器燒製之列。萬曆青花梅瓶作為古代高端器型的梅瓶,是萬曆青花中的一個典型。萬曆青花梅瓶出土較多,但多為民窯。廣西出土的萬曆梅瓶特別多,但大多無款。梅瓶是古代的盛酒器,據傳當時廣西王好酒,因此也有大量的梅瓶作為陪葬器——這也是萬曆青花梅瓶多為出土而不是傳世的重要原因。


2.胎土:胎體粗重,接痕明顯,胎土較粗糙和疏鬆。


3.器足:底足修削不細膩,淺寬平砂底,有粘砂現象。


4.釉色釉面:白釉青中閃灰,釉面肥潤有波浪紋有棕眼,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以放大鏡檢視釉面,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底部因長期使用,不澀相當順手。


5.紋飾:


   整器圖案共三層,每層間以弦紋分隔。肩部繪青花萬字紋錦地開光折枝花果紋;脛部青花海馬山水紋中,海馬飛馳,火雲繚繞,江崖高聳,海浪拍空,寓意“江山太平”。腹部繪青花嬰戲圖,描繪幼兒嬉戲之情景,人物形象生動,筆法簡煉流暢,頗具童趣。此梅瓶圖中所繪孩童天庭飽滿,頭畫得特別大,前後突出,不很圓,比例不正常,俗稱大頭娃娃,額前有一小撮劉海,蓋膝的長袍和過於短小的四肢,都是嘉靖、萬曆時期嬰戲圖繪畫的典型藝術特徵。


6.青花呈色:


    青花色澤較濃,發灰暗色調,是符合明萬曆時期使用回青呈色特徵。


 


綜合研判:


   此青花嬰戲圖梅瓶,由造梅瓶型、胎土較粗鬆、底足砂底、釉色青中閃灰釉面肥潤波浪紋及青花色澤發灰暗色調,以及紋飾畫工各方面判斷,均符合明代萬曆青花特徵。若要價合裡,應列入收藏。


 


    於是問其年代及來源,他表示此件青花嬰戲圖梅瓶,為明代空白期青花瓷器。是十幾年前舊藏,一直存放在大陸老家,現在因找不到老件瓷器貨源,特別帶來變現。詢問其價位?他表示您已很久沒有光顧,就跟您開成本實價,所開價位尚稱合理。我表示此青花梅瓶明代應沒問題,但應不到明代中晚期的空白期,正統、景泰、天順(14361464)三朝,由於政治動蕩、天災人禍等因素影響,導致瞭經濟的衰退。而且從正統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樣瓷器”,故這一時期瓷器數量較少,被稱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此期胎體雖較厚重,底足修削較不細膩,多見平砂底。但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蘇青”,青花發色有的濃艷,與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與成化器較接近,人物的背景多畫大片雲氣紋,外粗線裡細線畫法。這件梅瓶是使用發灰的回青,胎土更粗鬆,其嬰戲圖為萬曆常見紋飾,應是萬曆青花。這件青花梅瓶各方面都十分粗糙,不是我的菜,唯一可取的是嬰戲圖畫的十分流暢生動。他表示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少賠點錢就可以賣出。最後仍依其開價8折議價,他爽快答應成交。其年代是否萬曆到代?或是能上看到明空白期?特就教於對明代瓷器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