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道光款粉彩十六子嬰戲圖撇口直筒瓶


(20.5  口外徑12  底徑10.3公分)



























 


 
















 


 


下載網路- 乾隆 粉彩嬰戲圖瓶高(19.2 口徑5.5底徑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下載網路-清乾隆粉彩嬰戲瓶(19.3口徑5.5足徑6cm)-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下載網路-清乾隆粉彩嬰戲圖壯罐(14.9口徑5.8足徑5.5cm)




 


 


下載網路- 青花粉彩嬰戲圖貫耳壁瓶





 


 


下載網路-清嘉慶 粉彩嬰戲圖大碗




 


 


下載網路-清嘉慶粉彩嬰戲圖碗




 



 


下載網路-清同治粉彩嬰戲圖大捧盒



 


 


下載網路-民國初 粉彩加金嬰戲瓶-北京保利200762日¥80,000




 



15-320.一對清晚期道光款粉彩十六子嬰戲圖撇口直筒瓶的收藏(101.10.13)


     


此次賣家十年前就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中擺攤,來自大陸單幫的夫妻檔,是少數親自往大陸鄉下找貨的業者。由先生專門回大陸找貨,攤位主要由妻子看顧。在早期其進貨還有部分是老件,當時偶爾跟他買進一些小品文物。但近年來大陸經濟蓬勃發展文物市場熱絡,在大陸貨源已不易找,縱然找到其開價也比帶回台灣能賣出的價位還高,其所進瓷器、玉器及雜項,每況愈下,要找到一件開門老件,工藝水準也還可以的已不易,更不用談價位是否可以接受了?因此每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雖都會到其攤位上瀏覽,但都純欣賞,已很久未曾光顧過。


   


    (101.10.13)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上,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詢問其價位的。於是問其還有沒有擺出來的?他表示有帶來一件道光款粉彩嬰戲圖直筒瓶,為其早期舊藏,因近來找不到老瓷器,才拿出來賣。說完他才從桌面下拿出錦盒來讓我鑑賞,當我打開錦盒把直筒瓶拿出鑑賞時,嬰戲圖色彩豔麗畫工生動傳神,讓人為之驚豔!


 


   其造型為撇口直筒瓶,釉色為略帶鴨蛋青的白釉,釉面光亮瑩潤略帶波浪釉,表面散發出的光澤是溫潤柔和寶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畫16個童子穿不同服飾,各玩不同玩具,粉彩色彩豔麗,畫工細緻生動傳神。底款為礬紅”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字款,但字體草率不規整。


 


     鑑定瓷器的特徵,從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色彩紋飾及款識多方面來判斷。在現貨市場文物之旅常可看到這些落官窯款瓷器蹤影,但百分之99由造型及釉色和色彩就可看出其破綻,可說是低級仿品。至於高仿品,其造型、底足、釉色、色彩紋飾若仿製到位,就不易憑肉眼一眼就看穿,而需借助放大鏡檢視胎土特徵及釉面風化,才能判斷新舊真偽。


    上手逐項詳加檢視:


1.造型:20.5 口外徑12 底徑10.3公分。造型為撇口直筒瓶,線條較為死板。


2.胎土底足: 胎土瑩白粗鬆,器足刮削修釉較出粗率不規整,底部圈足因長期使用,不澀相當順手。


3.釉色釉面:釉色為略帶鴨蛋青的白釉,釉面光潤略帶波浪釉,但器底及器裡有散布許多柴窯燒之針眼。整體表面散發出的光澤是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以放大鏡檢視粉彩表面及釉面有老件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無論高仿技術如何高,瓷器釉面的瑩潤寶光是無法仿製出來。它是釉面經歷上百年風化,所產生自然柔和光澤,就如同古玉的皮殼包漿光澤一樣,這是鑑定瓷器時辨別其新舊最重要的關鍵點。而老瓷器在經上百年自然使用下,會被空氣中含矽粒子磨損,其造成的磨損痕跡是不規則交叉,深淺大小不一。


4.色彩紋飾:


   瓶壁繪十六子嬰戲圖,圖中16個嬰孩姿態各異在園景中,有的舉燈、提燈籠、捧瓶,騎竹馬,有的敲鼓、打鑔、吹號、吹笙,有的燃放爆竹個個生動傳神,活潑可愛,一派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場面。小孩童貞可愛、眉清目秀、雪白粉嫩,生動有趣,色彩鮮豔醒目,呈現出熱鬧歡樂的喜慶氣氛。


  以兒童遊戲為裝飾題材稱為嬰戲圖,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嬰戲圖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已經出現,至宋、金時期磁州窯枕面上多見。唐、宋、金瓷器上的嬰戲圖主要反映民間生活場景,人物、動作、場景單一,為民窯產品。明代這種喜聞樂見的紋飾被官窯瓷器吸收採納,將表現人物與場景擴大,發展至清代逐步成為官窯瓷器上的一種程式化的象徵圖案,寓意喜慶太平。清代瓷器上出現嬰戲圖,緣於康熙朝社會生活穩定、人口增長較快。在那種大背景下,嬰戲圖成為常見的藝術畫面,並使宮廷藝術品受到影響,同治、光緒時期嬰戲圖也多見。


    此瓶所繪粉彩描金嬰戲圖,仿自乾隆官窯,畫工生動活潑,但細緻度比乾隆稍遜,梅花枝幹及底部紋飾較生硬。彩繪品相完整,僅口沿和上金彩部分有所脫落,其餘彩繪都完好,特別以礬紅細描五官及手部均完整未曾磨損,相當難得。


5.款識:底款為礬紅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字款,雖為道光官窯款,但字體草率不規整,應是清末民窯為假托款。


  


綜合研判:


     由以上各項綜合判斷,此道光款粉彩十六子嬰戲圖撇口直筒瓶,造型線條較呆板。胎土較粗鬆,底足較草率,釉面帶波浪釉有針眼氣孔,落款較不規整,應為清末民窯假托款製品。但粉彩色彩豔麗,畫工細緻生動傳神,彩繪品相完整,若價格合理,應可列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價位?發現所開價錢比預期高很多,予以嫌價太高。他表示這件直筒瓶為開門入清老件,為十幾年前舊藏,一直存放在大陸老家,近來因找不到老件瓷器貨源,特別帶來變現。我表示這種筒瓶當時製作時應有圖案相反成一對供擺放。他說您真是內行,的確是成對,如購一對可打75折,若確定要再去貨車上取。我表示先看其品相再決定,於是讓他取來詳細檢視,果然所繪圖案為相對方向相反,品相完整無磨損。收藏文物一對比一件甚至兩件難得,原因為當初就製作一對的本就較少,再經過年代陳設使用,難免會損傷剩下單件,就算未損壞,後代分家產為求公平,也難免會兄弟各分一件,硬生生將原本成對的文物拆散。此對粉彩十六子嬰戲圖撇口直筒瓶為個人收藏入清瓷器20幾年來所見僅見。


 


   我表示這對直筒瓶,釉色白釉略帶鴨蛋殼青白色,以及釉面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不會是近現代仿造。但造型線條較呆板。胎土較粗鬆,底足較草率,釉面帶波浪釉有針眼氣孔,落款較不規整,應為民初舊仿道光官窯款假托款製品。民國建立後,專為皇室燒製瓷器的景德鎮御窯廠停辦,為了生計,一些製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間,在百業蕭條唯有古玩行業興旺的背景下,一些古玩業者為應國內外藏家對清官窯瓷器需求,聘請這些御窯廠瓷器的名匠高手,不惜鉅資去精仿清代官窯瓷器,其仿造精緻程度幾可亂真。我表示現在兩岸瓷器市場相對冷清,且此對品相較差在器底及器裡有散布許多針眼明顯瑕疵,我只可以接受民初老件舊仿價位,您這要價偏高。他表示下週就要回大陸找貨,且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少賠點錢就可以賣出。於是依其75折價再大幅下殺,他表示賠太多不能賣,最少要再加些價,我表示只能接受這價位,若不賣,就只能讓您再賣賣看,若賣不掉,再賣給我。於是就離開遠去,最後他果然如預料追上來,表示今天到中午仍未成交,為求好彩頭,只好賠錢賣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