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刻蘭石圖臂擱(30.3  6.1公分)





























 


 


 


清竹雕螃蟹荷葉水盂(5.2 8.8  7.5公分)




































 





(101.3.5)在網拍向同一賣家所購得的6件竹刻臂擱



1.清溪堂款竹刻詩文臂擱(21.88.5公分)





















 


2.清竹陷地刻百合圖臂擱(26.86.6公分)















 


 


3.清子書款(孫楷)竹刻梅花圖臂擱(24.68.1公分)
















 


4.此件為清中期素面老臂擱後加刻


子祥款(張熊1803—1886)竹刻螳螂草蟲圖臂擱(25.46.1公分)















 


 


5.張邦紀款竹刻詩文臂擱(23.86.5公分)

















6.庚午(1810)梁同書款(1723-1815)竹刻詩文臂擱(23.86.8公分)














 






 



(101.3.23)在網拍向同一賣家所續購的6件竹刻臂擱


7.清查昇(1650-1707)款竹刻詩文臂擱(長26.1 寬6公分)

















 




8.清末民初朱汝珍(1870-1942)款竹刻詩文臂擱(長23.7 寬5.5公分)
















 




 


9.清徐松款(1781-1848)竹刻詩文臂擱(長35.3 寬7.3公分)


















 


 


10.清嘉猷款(吳友如?-1894)竹刻竹枝圖臂擱(20 6.5公分)















 


11.溪堂款竹刻竹枝圖臂擱(長17.8 寬11.5公分)
















 





 


12忘情軒款竹雕留青詩文臂擱(36.5 8.8公分)













 


 


(101.4.10)購得


13清松崖款竹刻竹枝圖臂擱(22.5 4.2cm)



















 



(101.6.19)購得


14.西崖款竹刻水仙圖臂擱(20公分 6.3公分)
















 






 


 


15.清竹刻蘭竹雙清圖臂擱(25.6公分 6.8公分)

















(101.7.27) 購得


16.清雲樵山人款(鄧渭)竹陷地陰刻花卉圖臂擱(長23.5 寬6.8cm)





















15-312.兩件清竹刻蘭石圖臂擱及竹雕螃蟹荷葉水盂的收藏(101.8.2)

 


     此次為北部的業餘督信佛教的網拍賣家,在3月初向其購入6件竹刻臂擱後,3月底又陸續傳來6件竹刻臂擱照片供我參考。因之前所購6件中有老料後刻情況,告知其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竹雕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希望這次能給予鑑賞期,先付款再寄來,若不合意,當天立即寄還。後來賣家回覆-請先別匯款,收到喜歡後,再匯款或退即可。收到第二批6件竹刻臂擱檢視後,判斷為老件就全部留下。4/7又傳來3件竹刻臂擱及1件竹刻筆筒照片供我參考,並說明此次原藏家不願給予鑑賞期。由照片初步看,竹刻筆筒老化情況應為開門入清老件,落款也為清末竹雕名家,但詩文雕工不夠流暢俐落,品相又差,要價近萬元,當然不予考慮了。另外兩件竹刻荷蓮圖及竹枝圖臂擱,詩文及圖案雕工都不夠流暢俐落,落款又查不到出處,當然也不考慮。只看上一件松崖款竹刻竹枝圖臂擱,由照片看陰刻竹枝圖雕刻生動傳神,陰刻詩文字體流暢俐落,色皮為棕黃色,判斷為入清老件機會甚大。購入後詳加檢視應為清代中期某一“松厓”高士之作。五月份其賣場又陸續上拍一批竹刻臂擱,因三、四月份總計已向其購入13件竹刻臂擱,數量已不少,加上其要價已調較高,且原藏家不願給予鑑賞期,所購有老料後刻情況及年代僅為早期製作,所以暫停繼續購入,持續觀察其賣場。後來發現兩件標題為---竹雕水仙花臂擱及竹雕蘭竹雙清臂擱,看陰刻俐落流暢生動傳神,初步由正反面色皮為棕黃,判斷應為入清老件。列入追蹤名單,發現並無其他藏家提問及購藏。到六月初其賣場清倉大拍賣,多數文物開始以100元低起標價拍賣。6/12上網拍搜尋網拍中,就看到這兩件原以高起標價上架竹雕臂擱已改為100元低起標價。6/19晚上拍賣結束時間前一刻進入其賣場,順利在預期價位內標得這兩件竹雕臂擱,收到後經詳細檢視符合原先所預期的老件竹雕。6/27又在其賣場發現上拍一件標題---雲樵山人款花卉竹雕臂擱。落款”雲樵山人”行書字體俐落流暢,為清中期竹雕名家鄧渭字號。陷地陰刻花卉圖生動傳神,也符合鄧渭風格技法。由照片看竹臂擱正面皮殼及背面竹黃顏色為棕黃色調,也符合清中期色皮特徵。陰刻部份雖有黑色污垢掩蓋,但葉片及花瓣為陷地陰刻有大面積露胎為棕色,其色澤與色皮同,判斷並不像後加刻。加上之前向其所購十幾件竹雕臂擱多數為開門物超所值老件,只有少數為早期製品,並無新仿製品,認為此件最少也應為清末民初老件,不大可能賣新製品。於是提出議價成交,收到後經詳細檢查其各項年代特徵符合原本所判斷的清中期。


 


    (101.7.26)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文房百寶項目中,看到這賣家賣場上幾件原上拍文物又改為100元低起標價,其中有件標題---竹雕臂擱 幽蘭為我列入追蹤名單。這件臂擱陰刻蘭花及石頭俐落流暢,題款行草-寒冬佳人,落款-?良。此件雖有拍攝所雕刻圖案局部放大特寫照片及臂擱斷面,所拍照片也算清楚,但陰刻部分有黑色污垢掩蓋,加上照片解像力不足,仍無法借由照片放大觀察雕刻痕跡及竹絲斷面,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由照片看竹臂擱正面皮殼及背面竹黃顏色為棕黃色調,符合清中晚期色皮特徵,決定列入競標。等到(101.8.2)晚上拍賣結束時間前一刻,在竹雕臂擱 幽蘭結標前一刻進入其賣場,此物已另有5人競標,於是加價在預期價位內,經29次競標後得標。另一件標題---竹雕 荷塘清趣 筆洗水盂,用浮雕和圓雕技法刻出一幅生機盎然的荷塘清趣圖。所刻荷葉卷曲,層層疊疊,葉脈清晰,葉莖線條流暢,刻一隻螃蟹伏在荷葉上緣,螃蟹揮舞著一對大鉗,瞪著兩只小眼,生動傳神,妙趣橫生。竹雕螃蟹常與荷葉為伴,諧音和諧,為古人寄祥和之寓意。此件原未列入競標考量,原因是其外表為一層灰白霧狀所掩蓋,懷疑為近現代製品作舊。但標到竹雕幽蘭臂擱後,發現這件竹雕 荷塘清趣水盂尚未結標,另已有5人競標,但只經9次競標,價位仍屬相對低價,於是加價下標,沒想到最後就輕易得標。當晚匯款後,第四天就收到這兩件竹雕。


  


    檢視這兩件竹雕,竹刻蘭石圖臂擱表面帶棕黃色澤,與照片相比較無色差,上下斷面為陳年污垢所掩蓋,看不出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情形,圖案及文字陰刻痕跡也為黑墨掩蓋,看不出新舊痕跡,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整體皮殼包漿算完整,感覺不算髒,但陰刻痕跡都被白蠟所填滿,判斷與前兩批應為同一藏家以汽車蠟加以保養整理;另外一件竹雕螃蟹荷葉水盂,表面被一層厚重白蠟所覆蓋。竹雕表面若為厚蠟層所包覆,則無法再以把玩方式來增加其皮殼色澤,將失去把玩竹雕最大樂趣。再加上竹刻蘭石圖臂擱黑墨及硬蠟填入陰刻圖案及文字處,污垢掩蓋住竹雕斷面,不去除硬蠟及污垢無從判斷是舊刻或新刻,也無從由斷面竹絲點判斷竹雕年代,清除蠟層及污垢勢在必行。


 


    這兩件竹雕污垢因使用硬蠟覆蓋,根據以往實務經驗判斷,若僅以較中性去汙較弱的”碧麗珠”應無法去除蠟層,於是進一步採用去污力較強的清潔劑-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 “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首先以”美國菜瓜布”沾 “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磨擦去除竹雕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噴灑在竹雕表面,以牙刷來回刷洗,特別圖案陰刻線條部分逐一刷乾淨,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噴灑在竹雕背部,以牙刷來回刷洗污垢,發現整個褐黑色的污水流出,再以乾毛巾擦乾後。檢視雕刻深處堆積的污垢,仍留有部分陳年污垢硬化黏貼深處在無法刷除,則以鋼針逐一加以剔除。全器清理後顏色變淡成毫無光澤,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棕黃色光澤。


 


    再逐件上手逐一檢視判斷竹雕文物新舊及年代: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縱然上過干漆的老件竹雕,其表面干漆經過風化,包漿的光澤,也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外表干漆皮殼也會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若上干漆作舊新品則現出賊光,表面沒有任何磨擦痕跡。


    這兩件竹雕符合老件情況,在各處留下因年代老化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習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上干漆的老件表面色澤,表面比未上漆閃亮,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其與新上漆染色不同處,在於老上漆表面經長期風化及使用磨損,多少會在較凸出部分磨損,造成漆色較淺薄或脫漆情形,嚴重的形成斑駁不一。


      新仿的是新上漆染色,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或褐紅、清初---棕紅、清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竹刻蘭石圖臂擱正面及背面帶棕黃色調,是符合清中晚期。


   竹雕螃蟹荷葉水盂表面帶棕紅色調,判斷應為清中早期年代。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這兩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這兩件臂擱在陰刻凹痕有留下陳年污垢。


5.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竹刻蘭石圖臂擱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


    竹雕螃蟹荷葉水盂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較浮出,竹肉收縮成條狀溝槽。


6.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清末可看出點突出,清中期以上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明末清初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明顯破裂情形。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上干漆老件的斷面,表面雖為雖為干漆隔絕,未受濕度變化影響,但仍受熱漲冷縮影響,竹肉收縮會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上,只是點突出特徵會小於未上漆。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竹刻蘭石圖臂擱上下斷面,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竹絲斷面的點褐黑色沒有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晚期特徵。


    竹雕螃蟹荷葉水盂,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非常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有稍微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早期特徵。


7.竹根圓雕上手重量


     老件竹根雕除了以上特徵外,因經百年以上脫水,上手時感覺重量異常輕,像脫胎漆器輕;新品感覺笨重,沒有輕巧感。


    竹雕螃蟹荷葉水盂上手感覺重量相當輕,這是老件竹根雕重要特徵。


8.從構圖題材及技法


    陰刻以刀代筆技法受周芝岩影響流行於清中至清末。竹刻蘭石圖臂擱陰刻技法符合清中晚期風格。


    此件竹雕螃蟹荷葉水盂所刻荷葉卷曲,層層疊疊,葉脈清晰,葉莖線條流暢,刻一隻螃蟹伏在荷葉上緣,螃蟹揮舞著一對大鉗,瞪著兩只小眼,生動傳神,妙趣橫生。竹雕螃蟹常與荷葉為伴,諧音和諧,為古人寄祥和之寓意。竹雕螃蟹荷葉水盂題材盛行於明末清初至清中期,此件竹雕螃蟹荷葉水盂各項年代特徵符合其清中早期風格。


9.落款


   竹刻蘭石圖臂擱題款行草-寒冬佳人,落款-?良,第一字無法辨識解讀。字體流暢,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較浮出,竹肉收縮成條狀溝槽,應為原刻,非後加款。


 


綜合判斷  


    竹刻蘭石圖臂擱,蘭石圖刀工俐落流暢。竹刻蘭石圖臂擱正面及背面帶棕黃色調,是符合清中晚期。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竹絲斷面的點褐黑色沒有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也應為清中晚期特徵。


    竹雕螃蟹荷葉水盂刻荷葉卷曲,層層疊疊,葉脈清晰,葉莖線條流暢,螃蟹伏在荷葉上緣,揮舞著一對大鉗,瞪著兩只小眼,生動傳神。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非常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有稍微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早期特徵。


   以上純屬個人臆測,特就教於對竹雕文物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