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青花文王訪賢圖鈴鐺瓶(高26.6 口外徑21.5公分)
其器身瓶口暗刻邊飾,近年來經國外研究明清瓷器專家,認為是屬於明代崇禎時期青花的特徵。
個人收藏-康熙青花人物圖鈴鐺杯(高12.5 口外徑8.3公分)
下載網路-清康熙仿成化款青花團鳳杯(高13cm 口徑9cm 足徑3.9cm)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杯敞口,體瘦長,圈足。杯身繪三組團鳳紋,近底處繪礁石海水紋。足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楷書款。此杯為清康熙時仿成化款瓷器的精品,胎質細膩,紋飾構圖疏密有致,青花瓷器淡雅清幽,極富裝飾性。
下載網路-康熙青花山水鈴鐺杯(直徑8cm) 上海博物館藏
“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書款,康熙本朝 此杯撇口,深腹,收底,圈足窄小略深,底心雙圈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書款。本件作品即充分運用了青花色調的多端變化,雖為單色卻有深淺、濃淡、虛實之分,層次豐富,青花為墨,玉瓷似宣,水墨寫意,瀟灑自如。此件作品為康熙官窯的經典傑作,造型優雅怡人,胎體輕盈靈動,青花發色極為完美,繪製意境空靈悠遠,此等佳作,深具收藏價值。參閱:《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圖40
下載網路-清康熙 青花山水圖鈴鐺杯(高11.3cm)
-北京華辰2004-05-16成交價71,500
下載網路-清康熙 青花落花流水紋鈴鐺杯(高12.3cm)
-北京誠軒2008-11-11成交價22400元
下載網路-清康熙青花八卦紋鈴鐺杯(直徑8公分)
-中國嘉德 2000.11.6成交價275,000
個人收藏-明崇禎青花人物圖花觚
器身上下暗刻邊飾,國外研究明清瓷器專家,認為是屬於明代崇禎時期青花的特徵。
下載博寶藝術網---
青花人物花觚-北京保利2008年秋季藝術品拍拍賣會
15-265.一件明崇禎青花文王訪賢圖鈴鐺瓶的收藏(100.12.17)
此次賣家黃小姐夫婦為大陸人,其先生二十年前就從事大陸跑單幫找貨,專營瓷器,由黃小姐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當時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專營老瓷器的業者,不過大部分是屬清末民初民窯瓷器,偶爾才可看到一兩件清三代民窯瓷器,較高檔的官窯則未曾見過。
黃小姐為人隨和,其開價還算合理。認識近二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瀏覽,早中期我收藏的普通等級清末民窯瓷器及民初彩繪瓷器,大部分來自她。但近年來大陸收藏風氣興起購買力超過台灣,從大陸進貨不易,常連續幾個月沒看到攤位有進新的貨色,有時進的都是不到代的民國仿清瓷器,所以雖然每週六玉市都會照面,曾好幾年沒跟他買過東西了。後來聽她說也在網拍成立兩個賣場。
(100.12.17)玉市文物之旅槓逛到其攤位,多數為之前擺過存貨,少數為新進貨色,但均看不中意。問其可有帶來較高檔貨色?她説此次瞞著老公,特地帶來一件開門的清康熙青花瓷瓶給您看,她表示現在景氣差,等級高的賣不到好的價位,老公將其中較精緻的瓷器留下自己收藏把玩,不讓她帶來賣,現在年關到了,需要錢張羅過年花費。於是她拿出這件青花人物圖鈴鐺瓶,我看其瓶身相當高大,拿起來一上手有重量感,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釉色帶青白散發出柔和溫潤寶光,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青花呈色青翠淡雅,富有暈染效果,畫工細緻流暢。再翻看底足為平整,初步判斷應為明末清初青花瓷器。於是再逐一檢視比對,根據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青花呈色及畫工紋飾方面逐項詳細檢視:
1.造型:高26.6 口外徑21.5公分。外型像倒置形似鈴鐺。此種造型源自明嘉靖仰鐘式杯,明成化以來多有燒製,故名“鈴鐺杯”,亦稱“金鐘杯”、“仰鐘杯”、“盤式杯”。康熙時期的鈴鐺杯更加修長秀美,是康熙朝特有的器形之一。此件鈴鐺瓶造型源自鈴鐺杯,器型大器,造型典雅,曲線優美。
2.胎土:上手有重量感,表示胎土密度大,胎質縝密,堅致純淨,在露胎處有些微火石紅。
3.器足: 底部圈足為平整,修胎規整。此種平底圈足常見於明末清初大型瓶罐,若康熙底足則為泥鰍背。
4.釉色釉面: 此筆筒釉色為”硬亮青釉”,瑩潤的粉白色,釉料配製純淨,釉面與胎體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在細硬似玉胎體上顯示足夠的硬度,並有緊披光亮感,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
無論高仿技術如何高,瓷器釉面的瑩潤寶光是無法仿製出來。它是釉面經歷上百年風化,所產生自然柔和光澤,就如同古玉的皮殼包漿光澤一樣,這是鑑定瓷器時辨別其新舊最重要的關鍵點。而老瓷器在經上百年自然使用下,會被空氣中含矽粒子磨損,其造成的磨損痕跡是不規則交叉,深淺大小不一。
此瓶釉面肥厚散發出瑩潤寶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5.色彩:此瓶為青花呈色青翠淡雅,富有暈染效果,若根據以往瓷器專家看法應歸列為康熙時期製品。
6.紋飾:繪劉文王訪賢圖,人物細緻流暢傳神,為明末清初風格。其器身瓶口暗刻邊飾,近年來經國外研究明清瓷器專家,認為是屬於明代崇禎時期青花的特徵,但以往國內瓷器專家都概認為是康熙至雍正時期瓷器。
此類青花人物紋鈴鐺瓶,近來曾在一大陸電視鑑寶節目見過一件類似者,藏家表示經同好鑑賞過為康熙青花瓷器,但最後經現場瓷器專家鑑定為明代崇禎青花瓷器,其最主要依據即為器身瓶口暗刻邊飾。
崇禎時期的青花瓷器裝飾,多見人物故事圖,有戲曲人物、吉祥圖案等,其裝飾風格明顯帶有明末版畫的風格,並較多地揉進了文人氣息,從而形成了特殊的裝飾效果,一直延續到清初。
綜合評估:
此瓶造型線條優美,胎質及釉面佳,青花呈色青翠淡雅,畫工細緻傳神,從造型、胎土、釉色釉面、紋飾及青花呈色各方面,個人綜合判斷應為個人綜合判斷應為明末清初過渡時期產品。再從其器身瓶口暗刻邊飾,國外研究明清瓷器專家,認為應是屬於明代崇禎時期青花的特徵。此瓶大器,各方面完美,實屬難得精品,若要價不離譜,應列入收藏。
於是問其年代及來源,她表示為清康熙青花瓷器開門貨,是老公十幾年前舊藏。現在年關到了,需要現金張羅過年花費,瞞著老公,特地帶來給您看。此類大型青花瓶罐若為康熙或明代崇禎到代,以大陸拍賣市場行情約人民幣10幾萬,但若在台灣現貨市場因瓷器項目相對冷清,則應不到台幣10萬。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雖不到六位數,但也並不低。於是告知此瓶在各方面看,多數有符合康熙青花特徵,但在細部則有些可疑處?如青花呈色較淺淡暈散,不像康熙青花濃豔深沉;圈足為平底,不像康熙底足多為泥鰍背;瓶內有多處縮釉情況,不像燒製純熟的康熙時期所應有的現象。且康熙青花瓷器在清末有大量仿製,其中高仿製品,連專家也會看走了眼。此瓶看釉面的瑩潤寶光應是入清老件瓷器無疑,但是否康熙到代則存疑?再加上現在兩岸瓷器市場相對冷清,您開價太高,我無法出價。他表示現在年關到了,需要現金張羅過年花費,加上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賠點錢就可以賣出。於是大幅下殺,她表示賠太多無法賣,我掏出腰包表示今天所帶現金就只有這些,她表示不夠部分可以下次給,最後往上加至雙方同意而成交。這也是第一次開先例,在玉市購物,所帶現金不夠,先付部分貨款,下次再付尾款。若能以清末幾萬元價位能購得明代崇禎民窯青花大器精品,算物超所值。
崇禎朝傳世品中沒見過官窯瓷器,只有民間燒的佛前用器、一般民用瓷器及外銷瓷。有一部分供器胎子相當細潤,甚至達到清代瓷器胎子細密的程度,施釉稍薄、較白、光潤,青花色深藍,很穩定。還有一種胎子較粗的,胎體厚重,施釉厚,釉子光潤泛青。釉中有極細小的黑點,青花顏色暗藍閃灰並暈散。崇禎青花瓷常見的紋飾有人物故事、達摩、羅漢、高官、仕女、嬰戲、龍、鳳、獅子、麒麟、牛、馬、牡丹、梅鵲、山水、樹石、花鳥魚蟲、蕉葉等,粗獷隨意。還有一類瓷器,胎子細密堅致,釉面光潔,青花顏色青翠,色階層次少,一直被認為是清代康雍時期的,因在崇幀二年(1629)沉船中打撈上很多類似的瓷器,使人們的認識發生了轉變,和傳世品中署"大明崇禎年製"款的類似瓷器互為印證,明確了這類瓷是專為外銷生產的外銷瓷。崇禎朝的日常民用瓷,青花顏色有灰藍、深藍,有暈散的也有穩定的。紋飾一般畫得比較潦草,常見紋飾有螭虎、鳳鳥、遊魚、山水、樹石、花鳥、玉兔、嬰戲、達摩、和尚、高土、八仙、荷塘、花卉、松鼠葡萄、松樹、垂柳、月影、博古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