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風格銅漆金水月觀音像(18.8 底長7 底寬6.5公分)













































下載網路---宋代銅鎏金水月觀音像(高49.8公分)-1958年浙江金華萬佛塔塔基出土北宋嘉佑年間製作-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這座水月觀音造像高約半米頭戴高化佛冠身佩瓔珞坐于山石之上左臂撐岩右臂置膝左腿下垂右腿上曲足踏岩石造型優美自然神態寧靜安詳。前方置一淨水瓶,身後飾象徵圓月的輪狀大背光,渾圓精美,邊緣裝飾三道鏤空火焰紋。全像鑄造精工﹐銅色如新,精美絕倫。觀音法相慈祥端莊,呈現出祥和的美感,一改過去印度觀音莊嚴的形象,體現出盛唐五代的風格,是中國佛教造像中的奇葩。



觀音是印度佛教造像中常見的品類,但水月觀音卻是由中唐畫家周昉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所記觀自在菩薩而“妙創水月之體”,並在各地很快流傳開來,成為後世觀音造像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水月觀音的基本特徵是觀音菩薩身後有圓形背光﹐以遊戲坐姿態安坐於山岩之間,淨瓶置於身旁石上,岩前有潺潺流水。水月觀音造型在畫面上廣為出現並不奇怪﹐然而以金銅造像表現水月觀音卻極為珍罕。



這件水月觀音銅造像的家鄉正是金華市,1957年元旦在金華萬佛塔地基出土,當時共出土文物183件,以佛造像居多,包括經幢、坐像、立像、千佛、金塔等35種類別。水月觀音銅造像是目前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觀音像中最為精美的一件,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15-235.一件北宋風格銅漆金水月觀音像的收藏 (100.5.26)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為北部的業餘網拍賣家, 2008年7月登上奇摩網拍,以禪風小品家飾為主題,賣場中的商品絕大部份是獨家販賣,有些是自己設計或改裝,部份則是國外旅遊採購。已累積百餘評價,沒有任何負評,算優質賣家。其經營形態為直接定出要賣售價,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提前結標成交。



(100.5.26)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偶爾搜尋佛像>觀音菩薩項目中,看到這賣家在前幾天所上拍的這件標題---銅雕水月觀音。網頁說明:現代仿古銅雕工藝品,混合著銅雕與木雕的形態和粗獷質感,雖不是真的老物件,但卻饒富古味。此迷你版水月觀音像,以唐朝佛像風格為範本,因為是縮小版,而多了幾分可愛的模樣。雕像重約0. 3Kg,尺寸:18x7x6cm。由照片看這件銅雕水月觀音像與1958年浙江金華萬佛塔塔基出土北宋嘉佑年間製作的宋代銅鎏金水月觀音像相當類似。這座銅雕水月觀音像,頭戴高化佛冠,身佩瓔珞,坐于山石之上,左臂撐岩,右臂置膝,左腿下垂,右腿上曲足踏岩石,前方置一淨水瓶,造型優美自然,神態寧靜安詳,承襲呈現出盛唐五代的風格。詳細加以比較,最大差異此像沒有輪狀大背光,體積較小,此件為銅漆金,部分漆金剝落,成古樸斑剝狀,而出土水月觀音像為銅鎏金較為光彩亮麗。賣家既認為此件為仿古銅雕工藝品,所訂價位當然不會太高,若為仿古銅雕工藝品,其行情尚稱合理,買來當作擺飾也不錯;若為買家因未具古董鑑賞專長,將早期在大陸旅遊所收藏到代宋代銅像,誤判為現代仿古銅雕工藝品,則將中寶物超所值。



於是直接以問與答提出8折議價,下午賣家回覆-我不是生意人,賣東西是為補貼下一趟旅行的費用,讓我可以不斷攜回罕見的好東西,或實現我的創意,分享給品味相投的網路友朋。有些昔日的收藏,也將慢慢出讓,老物件該換新主人了!此件抱歉只能以含運*****割愛。於是接受下標,第三天下就收到此觀音像。



此像僅少數漆金剝落,成古樸斑剝狀,大致品相算完整,決定保留原漆,僅加以清理。準備以較強烈的在廚房廁所使用,有除霉除菌效果的”穩潔去霉劑”。以”穩潔去霉劑”噴灑在部分佛像表面,再以牙刷來回刷洗,發現流出褐黑色的汙水,表示有效,再沾清水刷洗,如此重複以一小片為單位慢慢清洗,將表面的陳年汙垢清除,露出原來漆金及漆金剝落露胎暗黑色皮,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就煥然一新。


逐項加以檢視:


1.造型:


尺寸:高18.8 底長7 底寬6.5公分。這座銅雕水月觀音像,頭戴高化佛冠,身佩瓔珞,坐於山石之上,左臂撐岩,右臂置膝,左腿下垂,右腿上曲足踏岩石,前方置一淨水瓶,造型優美自然,神態寧靜安詳,承襲呈現出盛唐五代的風格。這件銅雕水月觀音像與1958年浙江金華萬佛塔塔基出土北宋嘉佑年間製作的宋代銅鎏金水月觀音像相當類似。實物與出土照片詳細加以比較,最大差異此像沒有輪狀大背光,體積較小,此件為銅漆金,部分漆金剝落,成古樸斑剝狀,而出土水月觀音像為銅鎏金較為光彩亮麗。其造型雖然大致相當近似,但細節部分還是有相當差異,所以應不是現代以出土的宋代銅鎏金水月觀音像為樣本所縮小複製。


找出佛像相關書籍及上網搜尋類似宋代銅觀音像圖片,找到幾件底座為山石座,可見山石座始於宋代,流行於明代。


2.色皮:


此像僅漆金,並未使用級數較高的鎏金技法,宋代由於國力相對弱勢,觀音造像較少採較貴重的銅質,寺院傳世觀音大多為木頭雕製,銅質僅見於小型造像,為民間所供奉,所以較少鎏金。此像部分漆金剝落,成古樸斑剝狀,


以放大鏡看漆金剝落所露出銅質氧化成黑色的表面,呈現出經長期歲月風化所留下凹凸不平的暗黑皮殼,少數較突出部位因磨擦露出金黃色銅質。漆金未剝落部位部分上層褐紅色漆剝落後露出底層金粉金光閃閃成像鎏金。部分殘留在紋飾細刻痕內堆積陳年濃厚汙垢,需費力才能去除,表示風化年代久遠。


3.銅鏽:


根據經驗一般明清銅佛內部會有銅風化的陳年銅綠,在唐宋以上銅佛內部經陳年氧化內層成銅紅,表面再生成斑駁的濃豔銅綠。實務經驗若是作舊假綠鏽,其綠鏽較淺淡,整片色澤一致沒有深淺,以指甲試摳綠鏽很容易去除,以鼻子聞則有硫酸味道。此像外表沒有綠鏽,底為封底,無法觀察老件銅像內部風化特徵。此種銅佛像封底作法常見於藏傳佛像裝臟,在收藏實務中漢傳銅佛像,從十六國開始到唐宋元明清所見均把保留鑄造中空未加封底。


4.鑄造方式:


看其銅質表面細緻平滑,其鑄造方式應為傳統製作工法脫蠟法。脫蠟法表面較細緻平滑沒有砂孔,沒有多餘肉粒不需再打磨,但成本較高昂。現在一般仿品為減少成本,其製作工法翻砂鑄造,而非較高級的脫蠟法,會在表面留下鑄造砂孔,表面有經規則性打磨拋光痕跡。


5.銅質:


上手為想像中沉手,古代銅料為原礦銅加以熔煉來源取得不易,不像現代銅礦以電解法取得容易價廉。所以古代銅料價較稀有高價,銅重等於貨幣,部分時期甚至允許民間私鑄銅錢。老件銅佛像因銅原料貴重一般鑄造較為薄胎,此觀音像算沉重,應屬較厚胎。近現仿古造像有直接使用現代電解純銅---紅銅,老件銅佛使用黃銅,此觀音像在露胎處為金黃色,應使用原礦黃銅。



綜合研判:


由以上各項綜合判斷,此銅漆金水月觀音像,造型為北宋風格,法相慈悲莊嚴,工藝細緻。漆金剝落所露出銅質氧化成黑色的表面,呈現出經長期歲月風化所留下凹凸不平的暗黑皮殼,少數較突出部位因磨擦露出金黃色銅質。漆金未剝落部位部分上層褐紅色漆剝落後露出底層金粉金光閃閃成像鎏金。但像底封底與傳統不封底不同,表面並沒有年代久遠的陳年銅綠,較為可疑?個人判斷此件銅漆金水月觀音像應不可能近現代作舊仿古製品,但其年代是否到宋?還是清末民初所仿製,特就教於對高古佛教造像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災難。在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詳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又經典記載"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