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虎符(4.5 8.7  2.8公分)

























 


下載網路-秦陽陵虎符(2.48.9 2.1公分)-


傳山東臨城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陽陵虎符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陽陵為秦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


 


 


下載網路-戰國秦杜虎符(4·49·57公分) -


1967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40個錯金字,做工精緻,筆劃優美,反映了中國古代錯金工藝的高超水準。


 


 



15-231.一件戰國?鎏金虎符的收藏 (100.4.30)   


 


    此次賣家為中年的林先生,專營玉器,早年就從大陸跑單幫找貨,後來在台中定居。幾年前才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是玉市大陸單幫客攤位中少數賣老玉及新疆和闐玉的攤位。所販賣玉器,新舊雜呈,不過大部分是屬年代不高的早期製品,若有年代開門的入清老件,則為等級不高,不是玉質較差,就是雕工不夠細緻。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瀏覽,但只買過幾件入清老件中等玉件,看了會令人心動的較高檔的玉件則從來未曾見過。


 


       (100.4.30) 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大略瀏覽一遍其桌面所陳列玉器,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需詢問其價位的。他表示才從大陸回來不久,現在跑單幫生意難做,大陸進貨難買,臺灣擺攤難賣。問其還有沒有帶來特別的貨,他從行李袋拿出此件鎏金虎符,說此件是二十年前所收藏,因近來找不到玉質較好老件玉器,才拿出來賣。上手感覺厚重沉手,檢視此鎏金虎符,造型為虎型,生動傳神,由左右兩半合成,上刻篆字數行,被嚴重銅鏽所掩蓋無法看清楚何字。看鎏金純正,部分鎏金腐蝕剝落,在表面形成綠鏽,部分綠鏽脫落底露銅紅色,整體成斑剝狀,很古樸自然,紅斑綠鏽,生坑特徵明顯,不像是作舊製品。根據經驗一般明清銅佛內部會有銅風化的陳年銅綠,在唐宋以上銅佛經陳年氧化內層成銅紅,表面再生成斑駁的濃豔銅綠。實務經驗若是作舊假綠鏽,其綠鏽較淺淡,整片色澤一致沒有深淺,以指甲試摳綠鏽很容易去除,以鼻子聞則有硫酸味道。此鎏金虎符表面布滿濃豔綠鏽,以指甲試摳,相當堅固不易去除,以鼻子聞則沒有味道。


    


     根據個人所知虎符一般用青銅做成伏虎狀,劈為兩半,分為左右兩個半虎符,以右為尊,左半交給將帥,右半由皇帝保存,並且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使用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方可調兵遣將。調兵任務完成後左半虎符繼續留將帥處,右半虎符朝廷收回,以備下次調兵使用,所以說虎符左右兩半都是異地單獨存放,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都是半虎符,一合左右完整的虎符較難看到。此鎏金虎符由外表嚴重腐蝕銅鏽判斷應非近現代仿造,但是否戰漢到代?因非本人專業毫無把握。若要價不高,值得一博。


 


     於是詢問其年代,他表示不是戰國就是漢代。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若到代算合理,但若近現代所仿,將血本無歸。我表示我對於出土古銅器較沒興趣及深入研究。此件是老件還是現代仿品我仍存疑?他表示此件是二十年前所收藏,不可能新仿製品,此件保證是到代老件,若為近現代所仿製品,可退貨還錢。他表示大家都是老朋友,您又是今天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您認為多少可以接受,就出個價,少賠點本錢就讓您收藏。於是提出大幅下殺議價,賣家爽快答應成交。


 


如何清理銅器文物?


    一般同好收藏文物對文物保養分成兩種不同態度,一種是要求將文物保留維持原狀,不能絲毫破壞原先外表歲月痕跡,要看其外表長期留下來自然風化情況。另外一種是務必將文物以人工整理乾淨,再加以盤玩,使其質表面更溫潤,顏色更漂亮。各有合理原因,並無高下之分。


   我個人一向主張第二種玩法清理乾淨,原因為:


1.文物收藏是要經常上手把玩的,不是博物館擺放在櫥窗內供著,所以為了上手衛生健康著眼,當然要整理乾淨。


2.文物經長年累月使用會將污垢堆積在雕刻深處,將細緻雕刻掩蓋,只有將污垢清除,才能看到原先雕刻的細緻。


3.根據長年經驗,有些污垢並非歲月自然留下,而是仿古作舊,或是為掩蓋曾損傷修補痕跡,不去除污垢,無從發現真相。


4.常有同好有似是而非的說法,把外表污垢清乾淨,會讓人誤以為是新的東西。這實在是可笑的理由,這文物若本來就有年代,怎麼清乾淨恢復原來製作時情況,怎會變新的,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新品仿古,將外表人為作舊去除,就原形畢露了。至於若原先就是老件,行家是從各方面去鑑別,並不是從污垢之有無。若是業者當然要保留原先狀況,有明顯的歲月痕跡在上面比較好賣,能符合不同需求的買家需要。


    


    存世銅爐分原始包漿的行稱鏽包爐和經過去鏽處理還原的開門爐兩種,鏽包爐如同翡翠賭石,非高手難辨其中好壞傷殘,且能將鏽包爐處理成理想開門爐的技藝,古今保密,唯個別人方能掌握,著名收藏大家王世襄便是其中公認的高手,宣爐不同於青銅器,貴重在欣賞原有色皮,因此開門爐因可一眼望穿而且皮色盡顯、利於保養而在價值上遠高於鏽包爐。


 


      我是一向主張經過去鏽處理還原的開門爐,拿到銅爐,一定會想法子把外表汙垢及銅鏽去除,除了原先色皮較好看外,主要還是上手把玩摸起來乾淨衛生。如何處理能夠把幾百年汙垢及銅鏽去除,而不會傷到底下的色皮?是有其難度。看了幾本銅爐專業書籍,只有陳慶鴻先生出版的大明宣德爐總論曾提到如何除銅鏽?不過到底如何做,語焉不詳,其他書籍則未提到。問了賣銅爐業者及收藏同好,均聽說有某種溶劑稀釋浸泡銅爐後,可以把上面的汙垢及銅鏽去除而又不會傷到底下的色皮,但問到底是何種溶劑?又都說不出來。我想憑基本常識,若用強酸的硫酸及強鹼的鹽酸是行不通的,連銅質本身都會被腐蝕掉。曾經使用廁所清潔劑稀釋浸泡過,結果是會把汙垢及銅鏽去除,但也會傷到色皮。也曾用火爐燒烤過,結果表面所有汙垢及銅鏽全燒掉,但銅爐冷卻氧化後變成烏黑全新色皮,沒有任何古味。


 


     後來試過以下方式效果很好,所有收到銅爐就比照辦理:


1.以竹片將表面汙垢及銅鏽慢慢去除,如此可以避免傷到表面原有色皮。


2.至於細節、死角及頑垢和較嚴重銅鏽部分,則以瑪瑙刀慢慢磨擦其表面,可以讓其成粉屑脫落,清除掉頑垢及嚴重銅鏽,而且可以將腐蝕造成坑洞拋光磨平,然後以中性溫和的洗碗劑清洗銅爐。


3.清除完成後會在銅爐表面留下細微刮痕,再拿到陽台,讓其接受空氣中風化,吸收日月精華,但要避免直接雨淋到,因酸雨會造成斑點腐蝕痕跡,無法除掉。每隔一段時間查看並擦乾淨表面,避免留下不規則風化痕跡,如此經過一年半載就修成正果,使原先因去除土鏽留下露出銅質及刮痕部分,恢復了自然的古銅色,整件銅爐成古銅色渾然一體,最後再以含蠟成分較高的碧麗珠喷洒給予一層保護,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就煥然一新,散發出寶光。


 


    對於古銅件我ㄧ律比照銅爐處理方式,此鎏金虎符大部分鎏金腐蝕剝落,在表面形成綠鏽,部分綠鏽脫落底露銅紅色,整體成斑剝狀,看起來是很有古樸味,但品相很差,還看不出是否人為作舊?而且表面所刻篆字,被嚴重銅鏽所掩蓋無法看清楚,此虎符上面所刻文字牽涉到考據價值,由那位君主調動那一地軍隊?因此有必要將表面銅鏽加以清除,重現所刻文字。決定將左半虎符保留出土原狀,右半則加以整理乾淨。於是使用瑪瑙刀慢慢磨擦其腐蝕銅鏽,使其成粉屑脫落,露出腐蝕斑剝銅表面,再以細鋼針慢慢將篆書文字細刻痕內陳年頑固汙垢逐一加以剔除。再以較強烈的在廚房廁所使用,有除霉除菌效果的穩潔去霉劑。噴灑在鎏金虎符表面,以牙刷來回刷洗後,沾清水刷洗,再以乾淨毛巾擦乾。此鎏金虎符花工夫仔細整理,將外表腐蝕銅垢去除,整件脫胎換骨,呈現出三行細微雕刻篆書文字---“密兵符右君左孟用兵百人必會君符”,判斷應為戰國時期某位君主調動”孟地軍隊的虎符。銅器清除完成後會在銅器表面留下細微刮痕,再拿到陽台,讓其接受空氣中風化,吸收日月精華,但要避免直接雨淋到,因酸雨會造成斑點腐蝕痕跡,無法除掉。每隔一段時間查看並擦乾淨表面,避免留下不規則風化痕跡,如此經過一年半載就修成正果,使原先因去除土鏽留下露出銅質及刮痕部分,恢復了自然的古銅色,整件銅器成古銅色渾然一體,最後再以含蠟成分較高的碧麗珠喷洒給予一層保護,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就煥然一新,散發出寶光。


 


再逐項加以檢視:


1.造型:


    此鎏金虎符,高4.5 8.7  2.8公分。造型為虎型,生動傳神,由左右兩半合成,上刻篆字數行。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一個兵符不可能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直至唐朝,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恢復使用虎符。


2.色皮:鎏金純正,部分鎏金腐蝕剝落,在表面形成綠鏽,部分綠鏽脫落底露銅紅色,整體成斑剝狀,很古樸自然,紅斑綠鏽,生坑特徵明顯,不像是作舊製品。以放大鏡看去除腐蝕銅鏽的銅質表面,呈現出經長期歲月風化所留下凹凸不平的銅紅皮殼。紋飾細刻痕內堆積陳年濃厚汙垢,需費力才能去除,表示風化年代久遠。


3.銅鏽:


    根據經驗一般明清銅佛內部會有銅風化的陳年銅綠,在唐宋以上銅佛經陳年氧化內層成銅紅,表面再生成斑駁的濃豔銅綠。實務經驗若是作舊假綠鏽,其綠鏽較淺淡,整片色澤一致沒有深淺,以指甲試摳綠鏽很容易去除,以鼻子聞則有硫酸味道。此鎏金虎符表面布滿濃豔綠鏽,以指甲試摳,相當堅固不易去除,以鼻子聞則沒有味道。


4.鑄造方式:


      看其銅質表面細緻平滑,其鑄造方式應為傳統製作工法脫蠟法。脫蠟法表面較細緻平滑沒有砂孔,沒有多餘肉粒不需再打磨,但成本較高昂。現在一般仿品為減少成本,其製作工法翻砂鑄造,而非較高級的脫蠟法,會在表面留下鑄造砂孔,表面有經規則性打磨拋光痕跡。


5.銅質:


    古代銅料為原礦銅加以熔煉來源取得不易,不像現代銅礦以電解法取得容易價廉。所以古代銅料價較稀有高價,銅重等於貨幣,部分時期甚至允許民間私鑄銅錢。老件銅器因銅原料貴重一般鑄造較為薄胎,此鎏金虎符屬厚胎上手感覺厚重沉手。近現仿古造像有直接使用現代電解純銅---紅銅,此鎏金虎符在露胎處為金黃色,敲擊聲輕脆,應使用原礦黃銅。


 


綜合研判:


     由以上各項綜合判斷,此鎏金虎符,造型為戰國風格,生動傳神,工藝高超,雕刻細緻,銅質精純,風化銅鏽皮殼濃厚,個人判斷此件鎏金虎符應不可能近現代作舊仿古製品,但其年代是否到戰國?還是清末民初早期所仿製,特就教於對高古銅器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