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高山凍雕瓦紐方印






 



 


印文翻轉---雲深無路


 


 


下載網拍原圖片











 


15-116.一件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高山凍雕瓦紐方印的收藏(99.5.8)


 


         網拍文物有兩種類型,一種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最具風險。另一種是傳統正常經營方式,賣家直接定出希望的賣出價格,買家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提前結標成交。另外還有一種由賣家定出比市價稍低的基本的起標價,但不提前結標,標多少賣多少。


 


         此中部賣家自稱釋出昔日十幾年前舊藏,去年四月份開始網拍。其賣場為各式各樣開門的古文物,有文房雜項、古玉、瓷器及日本精緻的茶道文物等,有較開門等級較中上的,但所定起標價位高,偶爾有開價尚稱合理。另外少數為等級較低的文物,則以比市價稍低的基本的起標價招攬人氣,但不提前結標,標多少賣多少。觀察其成交記錄較高起標價及低價起標賣場所標出都有。這一年來陸續買過幾件文物,東西都是開門老件,符合預期。


      


         這件次閑款黃高山凍雕瓦紐方印(99.5.1)上架後,從照片看邊款以單刀雕刻,流暢俐落,落款次閑,應為清代西冷八家之一篆刻名家趙之琛,陰刻印文雲深無路,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不錯有名家格,經比對其印譜風格接近。石質為黃高山凍,覺得印紐瓦形造型怪異,且凸出部不工整對稱。因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和未以反光角度拍攝到重點的局部特寫放大照片,因此無從判斷是否改件。而其起標價並不高,也就沒有特地再提問此疑問,就列入追蹤,準備屆時下標。等到(99.5.8)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此件老壽山石印僅有1人下標,於是在3分鐘前加價下標,對方沒有加價競標而得標。翌日匯款後,隔天就收到,詳加檢視:


1.石質:為黃高山凍材質,通透有溫潤感。


2.印石皮殼包漿:以放大鏡觀察印邊表面,有老件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且有柔和寶光之包漿,以及老件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沒有新件只有的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3.邊款:邊款以單刀雕刻,流暢俐落,落款次閑,以放大鏡仔細觀察雕刻痕跡,為舊刻非新刻。經比對趙之琛印譜的邊款風格接近。


4.看印面:陽刻印文雲深無路為陰刻文,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俐落都不錯有名家格,經比對其印譜風格接近。以放大鏡仔細觀察印面雕刻深處,有印泥油沁入石質內,及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判斷為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


5.看印紐:原覺得印紐瓦形造型怪異,收到後檢視印紐的雕工粗糙不工整,且瓦紐下底部平台凸出部四周不對稱,經以放大鏡檢視印紐皮殼包漿與印石下半部不同,有規則行拋光痕跡,應為上半紐部碰損,經非專業雕刻將就改件。


 


           綜合以上判斷,此印石質黃高山凍材質,通透有溫潤感,印文雲深無路為閒章,其印文之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不錯,應為清代西冷八家之一篆刻名家趙之琛的作品,但可惜印紐碰損經改件。


 


         後來將此印紐改件問題告知賣家,獲得回覆---不滿意歡迎退回,在下拍前問清楚,就不會有問題了。還算是負責任的賣家,不過我雖然在下標前對印紐有疑問,因起標價不高,而未提問,是太大意。但賣家若事先知悉所拍文物有瑕疵,負責任的賣家是應以局部特寫放大照片來顯示,並以文字加以說明,來避免爭議,而非賣出後,買家發現其瑕疵才接受退貨才對‧


 


         此印還好落款及印面尚保持完整,因要價不高,不滿意還可以接受,所以就留下來。因覺得瓦形印紐兩側下半部有唐突的凸出,瓦紐下底部平台凸出部四周不對稱,有一邊特別凸出,另一邊成斜角。於是先以挫刀修成粗胚,再以較粗砂紙磨平,最後再以水磨細砂紙沾水加以細部拋光,整體印紐造型看起來似乎比之前較為順眼多了!


 


 


 


西冷八家趙之琛生平介紹


 


         趙之琛(1781-1852),乾隆四十六年生,咸豐二年卒,字次閑,號獻父、亦作獻甫,又號靜觀、寶月山人、寶月居士、南屏隱君、穆生、披香弟子等。浙江錢塘(杭州)人,為西泠八家之一。一生未入仕途,布衣而終。以詩文金石書畫自給自娛,自成一家:精研金石文字及考據之學,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之古器銘文多半為之手摹;亦工書善畫,花卉筆意瀟灑,媲美奚岡.書工篆、行、楷,極為工整,金文書法尤獨樹一幟;著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


  


         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又師事陳豫鐘。學而能將其師清秀雅逸的風格發揚光大,乃秋堂得意門生。又不為師門所囿,另闢蹊徑,兼取黃易、奚岡等各家之長,功力極深,成為浙派之集大成者。晚年神與古化,鋒鍔所至,無不如志,實為四家後一大家。他一生刻印較多,終老刀耕不輟,乃八家之最。作品形式多樣,除創始人丁敬之外屬最多,攝取古文字較廣泛,尤其在本派風格外,又不斷多方面探索,如仿漢鑿銅印、玉印一路,代表作漢瓦當硯齋印:頗得漢鑄印法,章法工穩,端莊大度;字法簡約;刀法爽快銳利;筆意挺健有力,以鑿參筆意,石崩處更顯古拙韻味。還博采秦漢、明清印之長。趙之琛篆刻藝術主要特點表現在章法上:仍沿用漢印模式,純正穩健、端莊純樸、結構秀美、極盡分朱布白之能事、以巧見長、又發展了丁敬的仿古璽朱文印(主要長腳篆入印)。刀法爽利堅勁、簡捷老辣、用刀縱心所欲有蒼茫、磅礴之氣,在保持浙派碎切刀法中又有古拙渾樸之美,朱白文印沖中帶切,切中有碎,用刀精確細膩,把碎切變長切,注重氣韻和寫意趣味成為典範。使刀法推向的境界。筆法挺健有力,以鑿法參入,用筆用刀剛中見柔,變鋒芒外露為勁爽含蓄。字法進一步完善陳鴻壽的長腳篆,只要章法合適無書體之區別都可入印。邊款秀勁澀辣而精緻,內容多釋印:字源字義風貌出處印語出處等,亦有題跋及論印。次閑雖晚年刻印逐走向定式,少質樸生氣,有人卻說是浙派的末流而致衰亡,而事實證明並未如此,錢松、趙懿及門生陳祖望、江尊、楊與泰等享譽於世,其浙派薪火生機勃勃,所以說是浙派之集大成者,是一大家。嘉慶至道光年間時人唯見陳(曼生)趙(次閑)印,是學習浙派的門徑,陳趙中尤獨趙名聲最大,影響整個印壇,連鄧派趙之謙、徐三庚等也受其影響。趙之琛其篆刻藝術把浙派傳統的碎切刀澀進的風格推向了一個蘊藉淵雅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