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1894)丁二仲款水晶內畫彌勒佛像圖鼻煙壺
15-110.一件甲午(1894)丁二仲款水晶內畫彌勒佛像圖鼻煙壺的收藏(99.4.24)
此次賣家溫先生大陸人,其父親二十年前就從事大陸跑單幫,在建國玉市擺攤,後來在台中定居。約十年前溫先生因取得在台身分服完兵役後,就改由年輕的溫先生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每週六固定擺攤,週日在台北建國玉市。其父親則專門到大陸找貨,從初期到民家直接進貨,到透過文物販子及從文物市集找貨,甚至骨董民藝店都是進貨管道。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有賣老的文物,不過大部分是屬古民藝品,或等級較普通的骨董。
溫先生為人隨和有禮貌,見面就叔叔長叔叔短熱絡招呼人,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認識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多少買些品相還可以的老件文房小品,不過均是物超所值的幾千元普通等級,未曾見過萬元以上較精文物。
(99.4.24) 周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他拿出4件其父親由大陸帶回的老件水晶內畫鼻煙壺,初步看有老件內畫風格,畫工都算還可以。其中兩件動物題材畫工傳神生動,一件孟子受款畫猴圖,另一件張葆田款花鳥圖鼻煙壺,都是民初小名家,但壺型較差及水晶瑕疵較多。後來看到的兩件造型較好,水晶較乾淨無瑕,此件丁二仲款彌勒佛像圖鼻煙壺,畫工較工整,非丁二仲擅長的山水圖,另一件落款名不見經傳的石川,畫山水圖卻是嫌匠氣。若不論名氣大小,以畫工來看,最細緻傳神的是孟子受款畫猴圖,及張葆田款花鳥圖鼻煙壺,可惜名氣較小,且壺型較差及水晶瑕疵較多,丁二仲款彌勒佛像圖只能排第三,石川款山水圖匠氣算最不討好。這4件各有其優缺點,到底應挑選那一件來收藏,真讓人難以抉擇。
就以名氣、畫工及壺型壺質三方面來評斷選擇:
1.丁二仲款彌勒佛像圖:1+0.5+1=2.5
2.孟子受款畫猴圖: 0.5+1+0=1.5
3.張葆田款花鳥圖: 0.5+1+0=1.5
4.石川款山水圖:0+0+1=1
評斷結果以丁二仲款彌勒佛像圖最高,就當成選購目標。
以放大鏡詳細檢視外表皮殼為老件,其中兩件內部有明顯的天然雜質,能印證其材質為天然水晶。另兩件無瑕在其內部找不到雜質能印證其材質為天然水晶,但也找不到氣泡確認為水晶玻璃。但外表沒有水晶玻璃容易磨損的痕跡,其材質應非水晶玻璃,應是較稀有的天然水晶材質。於是問其材質,他說是水晶不是玻璃,於是我表示水晶硬度較大,為7度不入刀,可否試刀?經其同意在底部死角試刀,確定不入刀,確認為水晶材質。
再逐一詢問價格,其開價分成兩種,價差約兩成,這件丁二仲款水晶內畫彌勒佛像圖屬於較高價位,他表示價格是依進價高低來開價。我說這4件水晶內畫鼻煙壺,都不是很完美,有兩件動物圖畫工較好的,壺型較差及水晶瑕疵較多;另外兩件造型較好,水晶較乾淨無瑕,畫工都較匠氣。我表示這4件以我挑選內畫鼻煙壺的標準都不符合,這件丁二仲款水晶內畫彌勒佛像圖鼻煙壺,勉強還可以接受,就給您捧場開市討個好彩頭,若8折優惠價我就可以接受。他表示開價已很實在8折無法賣,您是老顧客知道能打九折已是最低極限,於是加到8.5折價成交。
清末民初書畫篆刻及鼻煙壺內繪名家丁二仲生平
丁二仲(一八六八——一九三五),原名尚庾,亦作上庾,藝作均署二仲,遂以此行。祖籍浙江紹興。
其父為小吏於河北通州,幼隨任所。稍長嗜書畫文藝,通州距北京密邇,乃往求師,以家境非裕,尋且靠畫鼻煙壺為業。余友鄧仲安醫生以藏鼻煙壺名著香島,藏有丁二仲料質內畫壺一,一側畫人物,—側繪山水,署款日:『歲在光緒甲午(一八九四)仿伯虎畫法於都門客次』(載《可安居藏中國鼻煙壺》),用知丁氏二十六歲已鬻藝京華矣。
庚子(一九○○)之歲,八國聯軍大舉侵我中華,二仲之父奉命參與抗擊敵軍,於鏖戰中以身殉國。父既歿,經此一役,而北京亦百業蕭條,遂侍母南下金陵,寄居舅氏家,另謀出路。時紙捲煙已漸盛行,鼻煙不為時尚所喜,二仲乃以畫壺之藝轉而畫扇,為謀生計,特致力書法,使扇面之—畫—書能兩相輝映。餘嘗見其所作便面數品,花卉山水皆備,類皆寫意一路;書則篆隸居多,喜臨兩周彝銘,波磔昭然,筆意近於李梅庵,以梅庵在清季曾在南京任兩江優級師範監督,兼江寧提學使,書名影響較大故也。後復習刻扇骨,俾廣營生。
二仲既曾習篆,又諳雕鏤之技,刻竹檀扇骨尚需順其紋理,而繡花乳石為印,則不必拘此,故又展其藝於治印,競能於書畫及刻制扇骨之外,異軍突起,以篆刻名噪一時。人譽之者,以為奔放奇崛,蒼勁渾穆,異態新姿,前所罕覯。一九四四年郭楓穀在其《楓谷語印》一文中則以『偶涉狂肆,鮮有可取』為評。五十年代初,鄧散木先生曾撰《齊白石輿丁二仲》一文,自謂一生最佩服之印人有四,除吳缶翁、趙古泥外,乃齊、丁二家,並雲二家皆取法自然,無落古人窠臼,亦不曾師承過二剛輩,故其所作,無—點人為跡象。且指丁氏於廢銅爛鐵中悟得天然之凹凸縱橫苔銹剝蝕形象,以之移入刻印之中,乃成自己家數。鄧散老此說,餘以為未確。試觀附刊之『金石書畫巢』、『種桃仟館』兩印,切刀斬截,圭角分明,的是浙派後學。然學而能變,時亦沖刀披削,以不衫不履之宛轉體勢出之。至其用刀,究如鄧公所雲『從空白處埋刀街刺』,抑若一般印家習慣之『就著篆好印文邊沿下刀』,因無緣親睹,則不敢妄下斷語矣。要之,二仲能大膽破碎而雄渾自然,固有其藝術特色者在;唯以獨樹風格言,當遜白石山翁。丁氏出身民間藝人,於六書之學未嘗深究,故對篆籀之屈伸變化,難免有近俗之處,此不能為賢者諱也。
陸維釗教授昔年曾語吾友林君雲:民國九年(一九二○)彼人南京高等師範攻讀時,丁氏受學校之聘,課餘為諸生指導琴藝;學生中有慕其印,亦叩以篆刻者。二仲之於藝,可謂博矣。晚歲嗜酒,不幸於繪製《歲寒圖》時突患腦溢血,遽爾辭世。歿後,朱喬岳、朱華岳昆仲廣搜遺印,為刊《□園印譜》八卷行世。(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馬國權)
張之洞之生平介紹
張之洞(1837-1909),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 一甲 三名進士,授編修。
1880年授翰林院侍讀。次年擢內閣學士。又任山西巡撫。1889年8月,調署湖廣總督。
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戰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鑒於"倭勢日?,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軍強渡鴨綠江后,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立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于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槍支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后,他曾建議將駐紮台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台。當張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說,於2月28日致電朝廷,瀝陳利害,極力反對割台。並提出保台的「權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國借巨款,「以台灣作保」,英必以軍艦保衛台灣;二、除借巨款外,「許英在台灣開礦一、二十年」,對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張之洞致電唐景崧,一方面鼓勵御倭;一方面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同時致電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馬關條約》簽訂后,張之洞於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廢約辦法「惟有乞援強國一策」。5月20日,清廷諭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唐景崧 令陸續內渡」。張之洞認為「此時為台之計,只有憑台民為戰守,早遣無用客勇,以免耗餉,禁運銀錢內渡,以充軍實」。24日,張之洞從唐景崧來電中得悉「日內台民即立為民主國」之事,27日上奏,認為台灣「現自改為民主之國,以後籌械等事,自未便再為接濟,以免枝節」。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台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台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只剩劉永福在台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
1898年,張之洞作《勸學篇》反對變法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張之洞參与"東南互保",鎮壓兩湖群眾鬥爭,並鎮壓唐才常自立軍起義。1906年晉協辦大學士,有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
取自http://027.jamesqi.com/%E5%BC%A0%E4%B9%8B%E6%B4%9E
水晶鼻煙壺水晶在鼻煙壺上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內畫鼻煙壺上最為普遍。水晶分天然水晶,人工水晶。
1.天然水晶
水晶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矽占地球地殼約65% 以上。矽含有各種微量元素時,會形成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晶。水晶和自然界中的各種礦物共生,如雲母、長石、方解石、電氣石、金紅石、花崗岩等等。水晶和這些元素共生會出現含有各種包裹體的水晶,例如各種髮晶。天然水晶的生長多是在地下岩洞中,形成條件需含有飽和二氧化矽的水,同時,洞中壓力約需大氣壓力的二至三倍左右,溫度需在550-600℃之間。在一定的時間內,矽會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用偏光晶檢查,可以見到天然水晶一明一暗的光學現象。
2.人工水晶
人工水晶要類比自然界中水晶生長的過程,人為地控制生成水晶的各種條件。通常將切割成薄片的水晶用鐵絲懸掛在鋼制的高壓釜中,高壓釜下部裝滿含二氧化矽的水,然後用電爐絲將高壓釜的下部加溫到600度左右,同時加壓,此時飽含二氧化矽的水成為蒸汽上升到高壓釜的頂部,二氧化矽分子開始在晶片上生長結晶,水蒸汽往復迴圈,上面的水晶就會漸漸長大。在人為控制的理想環境中,水晶的生長速度約每天0.8公分(MM),這是許多人造水晶實驗室和工廠的標準生產速度,由此所培養出來的水晶,就是人造水晶了。人造水晶主要供電子工業使用,部分用作工藝品的材料,如果採用這種水晶製作工藝品,應該是非常好的材料了。要生長100MM厚度人工水晶,通常需要120~180 天時間。這是在人為控制最理想的環境下才可能有的成長速度。在自然界中,因為原料、水、溫度、壓力等條件在變化中,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況,水晶晶體通常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體積,這就是天然水晶的珍貴之處。
上述的人工水晶實際上是真正的水晶,他和天然水晶的物理光學效應幾乎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工業上需要的人工水晶是純淨無暇的,天然水晶多含有其他元素,總是包含一些"雜質",人們將這些“雜質”稱作“包裹體”。優美的“包裹體”能將水晶的品位大大提高。
如何鑒別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
這裏所說的人工水晶是指人工晶體水晶,正如上面已指出的,天然水晶由於在自然條件下會混進各種雜質,所以純淨的天然水晶極少,純白的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相比較也會看出其差別,人工水晶顯得晶瑩透亮,而天然水晶多數顯得昏暗一些。
天然水晶的晶體呈六角柱型,而人工水晶由於結晶時受母體的限制(子晶體薄片,用來發育生長水晶的基礎),結晶的形狀受到影響,一般呈帶角的塊狀,上面有蜂房狀的突起,這是和天然水晶的重要曲別。其他方面的差別例如硬度、折光率、光學效應、導電性、導熱性和天然水晶相差無幾。由於人工晶體的成本比較高,工藝品中所用的人工水晶並不多。
3.熔煉水晶(光學玻璃)
所謂的熔煉水晶實際上是純粹的玻璃,只不過所用的原料是選用比較好的石英或水晶的碎塊。天然或人工水晶和玻璃的重要區別,是由於水晶的物理光學結構和玻璃大不相同,水晶的分子結構是按照一定的排列形成的結晶,但任何水晶經過高溫融蝕後就徹底改變了它的物理結構,所產生的物理光學效應就不同了。水晶是結晶狀態,光線通過時會出現雙折射現象,而玻璃就沒有這種效應。水晶能透過大部分紫外線,玻璃就差很多。用某些儀器很容易鑒別水晶和玻璃。
水晶和熔煉水晶(光學玻璃)的區別
熔煉水晶實際上就是較高檔的玻璃,和天然水晶、人工晶體水晶的差別極大。水晶是結晶狀態,具有雙折射現象,這兩種特性熔煉水晶都沒有。另外,水晶的斷面呈貝殼狀。沒有尖利的鋒芒,玻璃的斷面呈尖利的鋒芒。也有部分高檔玻璃由於製作過程中加入了某些材料,同時延長退火的時間,這樣的玻璃產生的斷面有時也像水晶,但這種玻璃多數可見微小分散的氣泡。水晶中的氣泡一般呈雲霧狀,很少有分散成獨立的氣泡。另外,多數水晶的硬度比玻璃高,可以用水晶在玻璃表面輕易的刻劃出痕跡。
4.鉛玻璃
普通玻璃添加一定量的鉛,稱為鉛玻璃,也稱“料器”,這種鉛玻璃的鼻煙壺很多,和普通玻璃相比,這種玻璃比重較大。鉛玻璃加上適量的失透劑、著色劑可以呈現出各種顏色,這種玻璃熔點較低,“琺瑯”也屬於這種玻璃。購買水晶鼻煙壺一定要問清是天然水晶或人工水晶,對方如果稱是人工水晶就應該問他是人工晶體水晶還是熔煉水晶,如果對方稱是熔煉水晶實際上就是玻璃,這兩者的價值相差極大,一定要注意。天然水晶及K9人造水晶鼻煙壺需掏膛,唯普通玻璃注模而成,無須掏膛,但這種鼻煙壺收藏久了之後會變黃。
玻璃的物理、光學、導電、折光等性質和水晶的差別很大,可以直接用手觸摸,水晶通常感覺很涼。外觀上,玻璃很少有天然水晶的“綿、柳”狀痕跡。市場上出售的所謂水晶玻璃、人造水晶多數是光學玻璃製品,有的工藝品或者內畫鼻煙壺含糊其詞的稱為“水晶",這是一種誤導,實際上絕大多數是較高級的玻璃而已。目前,市場上一些普通玻璃工藝品和內畫鼻煙壺多數標榜人造水晶。為了特殊需要經過複雜配方製作的光學玻璃,有的品種製作成本很高,價值差別極大,有的比天然水晶都高,但這是指工業上用的,如果你購買的只是工藝品和鼻煙壺,使用一般的光學玻璃材料足夠了。
引自---新浪博網---冀派內畫傳承人王自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