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菶褀款水晶內畫人物圖鼻煙壺















 


桂香谷款水晶內畫公母雞及鴛鴦圖鼻煙壺









 







15-101.兩件葉菶褀款水晶內畫人物圖鼻煙壺及桂香谷款水晶內畫公母雞及鴛鴦圖鼻煙壺的收藏(99.4.10)


 


         此次賣家溫先生大陸人,其父親二十年前就從事大陸跑單幫,在建國玉市擺攤,後來在台中定居,約十年前溫先生因取得在台身分服完兵役後,就改由年輕的溫先生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每週六固定擺攤,其父親則專門到大陸找貨,從初期到民家直接進貨,到透過文物販子及從文物市集找貨,甚至骨董民藝店都是進貨管道。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有賣老的文物,不過大部分是屬古民藝品,或等級較普通的骨董。


 


         溫先生為人隨和有禮貌,常叔叔長叔叔短招呼人,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認識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多少買些品相還可以的老件文房小品,不過均是物超所值的幾千元普通等級,未曾見過萬元以上較精文物。(99.1.2)向其購入一件葉曉峰款水晶內畫花鳥鼻煙壺後,雖每周玉市文物之旅,都到他攤位瀏覽,但轉眼已3個多月未跟其光顧捧場了。


 


         (99.4.10) 周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他表示其父親由剛由大陸帶回幾件老件水晶內畫鼻煙壺,造型不錯,畫工也很好。於是他從行李袋拿出一個多格大錦盒,裡面放近十個內畫鼻煙壺,初步看有老件內畫風格,畫工都算還可以,其中有未落款及所落款根本名不見經傳的,縱然畫工再好,當然也不會考慮收藏。後來在發現其中這兩件---葉菶褀款內畫人物圖鼻煙壺及桂香谷款內畫公母雞及鴛鴦圖鼻煙壺,先不論是否名家款?即以畫工來看,算其中比較細緻傳神,且以鼻煙壺的造型來論,較為小巧,線條較流暢。這件葉菶褀款內畫人物圖鼻煙壺,造型較修長,看其舟渡及騎驢圖畫工細緻流暢傳神,再看到葉菶褀的落款,心想怎麼可能遇到現代內畫大師王習三的師父作品?但看其畫工卻有名家格,此壺坏線條優美,以放大鏡詳細檢視外表皮殼為老件,其內部有明顯的天然雜質,能印證其材質為天然水晶。另一件桂香谷款內畫公母雞及鴛鴦圖鼻煙壺,造型特殊為扁平包袱,其公母雞及鴛鴦圖畫工也不俗,細緻流暢傳神,落款桂香谷,為清末民初內畫家,雖非內畫大家,但也算有相當水準的名家。在其內部找不到雜質能印證其材質為天然水晶,但也找不到氣泡確認為水晶玻璃。但外表只有霧狀沒有水晶玻璃容易磨損的痕跡,其材質應非水晶玻璃,應是較稀有的天然水晶材質。於是問其材質,他說是水晶不是玻璃,於是我表示水晶硬度較大,為7度不入刀,可否試刀?經其同意在底部死角試刀,確定不入刀,確認為水晶材質。再詢問這兩件價位,他表示這兩件是老件水晶材質,造型不錯,畫工算這批進貨中最好的,並不便宜,但並未強調是名家作品。可見他並知道其來歷,所開價位竟然比之前現代年輕名家的水晶內畫花鳥鼻煙壺還低,讓我不禁懷疑聽錯了?還是仿作?於是以8折議價成交。


 


          葉菶祺(又名小三)和葉曉峰是葉仲三的兩子。葉曉峰出生於1900年,葉菶祺出生於1908年。他們自小隨父親與長兄學藝,均得到父親的真傳,在早年葉氏兄弟的作品中,均由其父簽名題款,如此是很難分辨是誰的作品。葉曉峰擅長人物畫,他的作品也以人物作品居多,在題材方面一般是其父葉仲三創作的筆意,另外也作動物與草蟲。


 


          葉仲三晚期因盛名,產品供不應求,常由其代筆畫製,再由葉仲三細部修飾落款賣出,因此葉仲三在世時,落葉曉峰款及葉菶祺甚少,等到葉仲三卒於1945年後,又遇上國共內戰及中共建國不穩定,直到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才請出了被迫改行的葉曉峰、葉菶褀兄弟,使其重操舊業,培養學員,傳授技藝。但後來1966年又遇到文革停頓,所以直到1976去世前,繪製內畫鼻煙壺時間斷斷續續並不長,從1945-19491954-1966,文革後期至逝世,因此傳世落葉菶祺款之內畫鼻煙壺並不多,可供比對的也相對少,因此此壺真假也就不敢論斷。


   


 


 


 


         葉奉祺(1908.2—1976)別名小三,北京人。葉仲三的後代,擅長內畫壺工藝。北京市工藝美術工廠內畫壺藝人。七歲時開始跟父親學畫,二十歲開始製作內畫壺。以花鳥見長,對於傳統畫法一般不用起稿就能在壺內繪畫,章法疏密得體,色彩豔麗,觀賞似聞鳥語花香。葉奉祺還精通古月軒技藝,所製作品頗受中外人士的喜愛。他的學生王習三、劉守本,都已成為近年來中外聞名的內畫藝術家。


引自---百度百科


 


    


         北京是中國明清兩代皇都,百業興旺,人才咸集,經濟文化發達。內畫鼻煙壺就是清代中後期京城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當今,內畫各派均起源於北京,其中京派的歷史也最為久遠。


  20世紀50年代,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塵封多年的內畫壺工藝也成為出口創匯的一員。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請出了被迫改行的著名內畫家 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菶褀,使其重操舊業,培養學員,傳授技藝。1957年葉菶褀之女葉澍英跟隨其父學習內畫,1958年王習三作為第一個外姓弟子拜葉曉 峰、葉菶褀為師學習內畫。1960年劉守本和丁桂玲拜葉曉峰、葉菶褀為師學習內畫。而後確定由葉曉峰主要教授王習三、劉守本,葉澍英和丁桂玲則隨葉菶褀學 藝,當時的北京內畫只有六個人。60年代後期,由於政治運動,王習三被迫到河北發展。70年代初期,葉曉峰、葉菶褀相繼去世,以後北京的內畫主要由劉守本 主持。70年代發展了張玉華、鄭旭曄、姚桂新、劉大勝等一大批學員,現在這些人基本上已經退休或從事其他工作。目前,以劉守本大師為首,孫寶才、高洪民、 楊志剛、王博文、金鴻珊、張寶華、曹永泉、海芳等一批工藝美術師,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新的京派內畫。新京派內畫強調:繼承傳統,接收前輩藝術家獨特的 內畫技法與古樸的畫風,在努力創新的基礎上,形成自己區別於其他派別獨立的內畫風格。新京派內畫的特點是:用料講究、壺型美觀、畫工精細、題材生動、色澤 古樸、雅俗共賞。特別是最近幾年,反映京城市井文化和皇室生活的題材相繼出現,為內畫題材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好評。


   今後,京派內畫藝術必定會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邁出更大的步伐。


來源:中國內畫圖典


 


 


作品雅俗共賞之葉派內畫


     


          葉仲三於1869年出生於北京。葉摹祺對 許謨士 先生說過,葉家的內畫藝術起源于葉仲三的曾祖父。但是許謨士根據七百五十件記錄和照片,在進行了十五年的研究之後指出:葉家的內畫史不可能這麼久遠,迄今為止,沒有正當的理由可以認為在葉仲三最早的煙壺(作於1892)之前還出現過葉家的其他作品。


 


         葉仲三於1892年開始作內畫,他的初期作品以仿周樂元的作品為主,稍後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山水畫近似宋代夏圭與馬遠,以濃郁的墨色作畫。我個人認為其作品的畫意不及周樂元的作品那樣柔和與濃厚,草蟲亦比周氏遜色。在花鳥人物方面,葉仲三用較鮮豔的顏色,對人物神態刻意求工。他選用的題材是多為人們所熟識的歷史人物與民間故事。如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之《踏雪尋梅》、三國演義之《劉關張三顧草廬》,晉代名學者之《竹林七賢士》等。他取材聊齋故事人物的壺有近二十款之多。他善畫童子,其《童戲圖》與《百子圖》均極生動而引人人勝。最受人歡迎的題材為《鍾馗嫁妹》。畫中鍾馗騎驢搖扇,其妹坐于車上,小鬼為他撐傘引路、推車及抬嫁妝,新郎杜平參花帶彩與書童迎于門外。人物眾多但構圖有序,是很有趣味的佳作。至今此壺傳世近百個,可見當時這是一個很熱門的題材。葉氏之荷塘金魚或鯉魚、花鳥、松鶴、駿馬及《狩獵圖》也極出色。由於色彩鮮豔而題材通俗,水準亦高,故大受歡迎。


 


         葉氏有三子,長子奉禎(筱三)、次子奉禧(曉峯)、三子奉祺(曉三)均得其父之真傳。而三子的作品均由葉仲三落款簽名,因此葉仲三也被稱為作品最多之內畫名家。綜合各方的考證,長子奉禎最為聰敏,自幼即喜讀古詩書,繪畫及習字,他是一個不重錢財也不願結婚的人,十五歲開始協助父親繪內畫,幾年後除創作以外,他的繪畫水準已與其父十分接近。可惜英年早喪,三十三歲便去世。1974年許謨士到北京訪問了葉奉祺,當奉祺談到他的長兄時充滿熱愛與敬重。奉禎去世後,曉峯與奉祺則漸漸成為葉氏作品的主要製作者,但他倆的水準比其父、兄稍為遜色。一般收藏家認為自1892年至1912年的作品都是葉仲三的真筆,以後則難以斷定是誰的作品。不過許多專家一致認為1930年以後,葉氏作品之水準已稍為降低,那時葉仲三年事已高而奉禎亦於1929年去世,因此以後的作品就應是曉峯與奉祺的。收藏家都喜歡購買葉仲三的早期作品,這也是很自然的心理。葉仲三享高夀至1945年方去世。


 


        在抗日戰爭以及連年內戰時期,內畫藝人無以為生,極度困苦,內畫藝術瀕於失傳之危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3年葉派的嫡傳人葉曉峯與葉奉祺才得以在北京重操舊業。1957年以後,又先後培養了葉樹英、王習三、劉守本、丁桂玲四個弟子。七十年代初,葉奉祺又指點了張玉華、鄭旭曄、姚桂新、劉大勝、習佳、王嗣敏、褚秀英、陳學豔、杜風朶和樂同可等十名內畫新人,可見葉派對中國內畫貢獻甚大。


---梁知行


 


 

     水晶鼻煙壺水晶在鼻煙壺上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內畫鼻煙壺上最為普遍。水晶分天然水晶,人工水晶。
1.
天然水晶
    
水晶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矽占地球地殼約65% 以上。矽含有各種微量元素時,會形成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晶。水晶和自然界中的各種礦物共生,如雲母、長石、方解石、電氣石、金紅石、花崗岩等等。水晶和這些元素共生會出現含有各種包裹體的水晶,例如各種髮晶。天然水晶的生長多是在地下岩洞中,形成條件需含有飽和二氧化矽的水,同時,洞中壓力約需大氣壓力的二至三倍左右,溫度需在550600之間。在一定的時間內,矽會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用偏光晶檢查,可以見到天然水晶一明一暗的光學現象。
2.
人工水晶
    
人工水晶要類比自然界中水晶生長的過程,人為地控制生成水晶的各種條件。通常將切割成薄片的水晶用鐵絲懸掛在鋼制的高壓釜中,高壓釜下部裝滿含二氧化矽的水,然後用電爐絲將高壓釜的下部加溫到600度左右,同時加壓,此時飽含二氧化矽的水成為蒸汽上升到高壓釜的頂部,二氧化矽分子開始在晶片上生長結晶,水蒸汽往復迴圈,上面的水晶就會漸漸長大。在人為控制的理想環境中,水晶的生長速度約每天0.8公分(MM),這是許多人造水晶實驗室和工廠的標準生產速度,由此所培養出來的水晶,就是人造水晶了。人造水晶主要供電子工業使用,部分用作工藝品的材料,如果採用這種水晶製作工藝品,應該是非常好的材料了。要生長100MM厚度人工水晶,通常需要120180 天時間。這是在人為控制最理想的環境下才可能有的成長速度。在自然界中,因為原料、水、溫度、壓力等條件在變化中,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況,水晶晶體通常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體積,這就是天然水晶的珍貴之處。


      上述的人工水晶實際上是真正的水晶,他和天然水晶的物理光學效應幾乎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工業上需要的人工水晶是純淨無暇的,天然水晶多含有其他元素,總是包含一些"雜質",人們將這些“雜質”稱作“包裹體”。優美的“包裹體”能將水晶的品位大大提高。


如何鑒別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
       
這裏所說的人工水晶是指人工晶體水晶,正如上面已指出的,天然水晶由於在自然條件下會混進各種雜質,所以純淨的天然水晶極少,純白的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相比較也會看出其差別,人工水晶顯得晶瑩透亮,而天然水晶多數顯得昏暗一些。


         天然水晶的晶體呈六角柱型,而人工水晶由於結晶時受母體的限制(子晶體薄片,用來發育生長水晶的基礎),結晶的形狀受到影響,一般呈帶角的塊狀,上面有蜂房狀的突起,這是和天然水晶的重要曲別。其他方面的差別例如硬度、折光率、光學效應、導電性、導熱性和天然水晶相差無幾。由於人工晶體的成本比較高,工藝品中所用的人工水晶並不多。


 


 


3.熔煉水晶(光學玻璃)
       
所謂的熔煉水晶實際上是純粹的玻璃,只不過所用的原料是選用比較好的石英或水晶的碎塊。天然或人工水晶和玻璃的重要區別,是由於水晶的物理光學結構和玻璃大不相同,水晶的分子結構是按照一定的排列形成的結晶,但任何水晶經過高溫融蝕後就徹底改變了它的物理結構,所產生的物理光學效應就不同了。水晶是結晶狀態,光線通過時會出現雙折射現象,而玻璃就沒有這種效應。水晶能透過大部分紫外線,玻璃就差很多。用某些儀器很容易鑒別水晶和玻璃。


 


 


水晶和熔煉水晶(光學玻璃)的區別
        
熔煉水晶實際上就是較高檔的玻璃,和天然水晶、人工晶體水晶的差別極大。水晶是結晶狀態,具有雙折射現象,這兩種特性熔煉水晶都沒有。另外,水晶的斷面呈貝殼狀。沒有尖利的鋒芒,玻璃的斷面呈尖利的鋒芒。也有部分高檔玻璃由於製作過程中加入了某些材料,同時延長退火的時間,這樣的玻璃產生的斷面有時也像水晶,但這種玻璃多數可見微小分散的氣泡。水晶中的氣泡一般呈雲霧狀,很少有分散成獨立的氣泡。另外,多數水晶的硬度比玻璃高,可以用水晶在玻璃表面輕易的刻劃出痕跡。


    
4.
鉛玻璃
      
    普通玻璃添加一定量的鉛,稱為鉛玻璃,也稱“料器”,這種鉛玻璃的鼻煙壺很多,和普通玻璃相比,這種玻璃比重較大。鉛玻璃加上適量的失透劑、著色劑可以呈現出各種顏色,這種玻璃熔點較低,“琺瑯”也屬於這種玻璃。購買水晶鼻煙壺一定要問清是天然水晶或人工水晶,對方如果稱是人工水晶就應該問他是人工晶體水晶還是熔煉水晶,如果對方稱是熔煉水晶實際上就是玻璃,這兩者的價值相差極大,一定要注意。天然水晶及K9人造水晶鼻煙壺需掏膛,唯普通玻璃注模而成,無須掏膛,但這種鼻煙壺收藏久了之後會變黃。


         玻璃的物理、光學、導電、折光等性質和水晶的差別很大,可以直接用手觸摸,水晶通常感覺很涼。外觀上,玻璃很少有天然水晶的“綿、柳”狀痕跡。市場上出售的所謂水晶玻璃、人造水晶多數是光學玻璃製品,有的工藝品或者內畫鼻煙壺含糊其詞的稱為“水晶",這是一種誤導,實際上絕大多數是較高級的玻璃而已。目前,市場上一些普通玻璃工藝品和內畫鼻煙壺多數標榜人造水晶。為了特殊需要經過複雜配方製作的光學玻璃,有的品種製作成本很高,價值差別極大,有的比天然水晶都高,但這是指工業上用的,如果你購買的只是工藝品和鼻煙壺,使用一般的光學玻璃材料足夠了。


引自---新浪博網---冀派內畫傳承人王自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