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雕螭龍紐方印















































 


 


白玉雕螭龍紐方印(印文)





印面 25m m* 25m m


 


 


 



 


白玉雕螭龍紐方印(印文翻轉---含各??)



 




找到幾件經考證為戰國覆斗玉印,其印面同樣是2.5公分及陰刻印文外加四方外框,但此印為螭龍紋紐不對,其皮殼風化也不可能到戰國,且印面皮殼包漿較不足,此印文應是後代仿戰國玉印風格加刻。


 


 


 


 


 


 


網路下載---戰國 凶奴相邦--上海博物館藏



 



印面 25m m* 25m m


此璽系青玉,方形,覆鬥鈕。鑿白文"匈奴相邦"四字,是戰國時代晉系的璽印,對研究戰國時代匈奴與中原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一件白玉雕螭龍紐方印的收藏(98.9.5)


 


          近二十年來每週六都會去玉市閒逛,二十多年前收藏初期,我的收藏均來自熟識骨董店,後來光華玉市及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成立後,我的收藏很多來自玉市。


 


         在二十幾年前還未開放大陸探親,當時台灣經濟已蓬勃發展,股市房地產熱絡,骨董藝術品收藏風氣開使興盛,大陸單幫客帶大量文物來台,最大集散地就是光華玉市。那時候滿地都是古文物,老木雕、老佛像、老銅爐,那裏有新仿品,您要在意的是其等級、品項及價格。不過大部分為古民藝,及等級較低骨董,偶而才有中上等級文物。


 


         目前的玉市龍蛇雜處,好幾百攤位中,有老件的可說找不出幾攤。當初這些大陸單幫客有的賺到錢,大部分因再找老件已不易而收山當寓公了,少數仍作骨董的也早已轉型形開骨董店。如今擺攤已換人,不是當年那一批了,攤主更多元,多數仍是大陸跑單幫,不過多數的大陸跑單幫賣的全是假貨,要從其中找到一件老的都很難。少數幾攤大陸跑單幫有賣老的文物,不過大部分是屬古民藝品,或等級較低的骨董,偶而還可以從中找到物超所值的普通級骨董,要從其中中寶找到精品,就甭想了


 


          還有一批本土單幫客,原先從大陸進貨到臺灣賣,因近年來臺灣不景氣,進貨無法在臺灣賣出,也同時帶臺灣收藏家釋出的文物到大陸求售。但最近全球金融風暴,大陸股市、房地產狂跌,大陸骨董市場買氣也受影響,因此轉向回台求售。一般為收藏家所寄賣,偶爾有高檔貨,但因藏加當初收藏價高,所以開價亦高。不過議價空間大,要看收藏賣方是否急需錢而定?此途徑是目前我收藏精品最重要管道。


 


          也有部分骨董店因臺灣景氣差,店面門可羅雀等無人,乾脆到玉市擺攤,找到新客源,所擺出大部分是低價位要出清的貨色,除非是熟客預約,才可能帶來精品,不過是不曝光,擺在行李箱中,等待熟客及可能購買的行家出現,才拿出來。


 


          另外也有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一定時間想脫手變現,不過也是一般等級,除非約下次帶更高檔來,才有東西看。


 


           我為何這麼喜歡每週固定到玉市逛,也極力推薦同好有空多到玉市文物之旅。原因除了可以尋寶外,玉市所販賣文物新舊雜呈,可以當作很好的免費教材,來練就眼力,縱然是新仿品對於老手也有參考價值,因為您才可以了解目前大陸仿古技術到達什麼程度。而且利用每週與同好及熟識業者見面,聽骨董界小道消息,或是了解最近什麼文物較好賣等骨董喜好趨勢資訊。


 


           目前就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此次白玉雕螭龍紐方印的賣家,原先就是古玉藏家,十幾年來就是玉市常客,常在玉市見到其身影,不過雖常見面,只是點頭之交,並沒有深交。今年年初他從電信局科長職務退休,開始其玉市擺攤玩票性質。每週六上午我到其攤位,他還未擺設完玉件,就聚了很多同好及同業在其攤位周邊看貨。由於目前文物市場白玉價位高漲,而他從20幾年前就開始收藏古玉小品,當時進價相對較低,所以有不少同業當場跟他買進有價差利潤的生意貨。其所展示以古玉小品為主,有玉佩及玉印等,不過等級大部分是屬中下,偶爾有中上等級,經詢問價位後,都覺得是收藏價,不得不放棄,迄今只買過幾件古玉小品,未曾見過較精等級古玉。他為人隨和有禮貌,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這幾個月來,每週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曾私下詢問過其收藏近20年,手上應有等級較高古玉,他並未否認,還表示總要留下幾件自己把玩吧!現在景氣差,等級高是賣不出好的價位,而且目前剛退休並不缺錢。因見其攤位擺放不少玉印,心想玉印應是其收藏項目之一,但等級均不高,不是玉質較差,就是雕工不夠細緻,就是沒有印文,詢問其玉印是否還有等級更高的?答覆是肯定的,只是不想釋出,就是要釋出當初進價相當高,在玉市連回本都困難,所以就不帶來玉市。於是掏出我預先準備的幾件玉質雕工較得意的玉印收藏,現場秀一秀。我請其能帶 一兩 件來欣賞,就算不賣,大家同好互相鑑賞也好。


 


         後來他就帶來此件白玉雕螭龍紋紐方印,詳細加以檢視,玉質白潤通透,螭龍紋紐透雕細緻流暢,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以放大鏡觀察印文陰刻線條,邊緣光滑應是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詢問其價位為一萬多,玉質及雕工都佳,但覺得印台高度似乎太低些,且印文內容又一時無法譯出,到底是閒章?還是私印?所以就沒有進一步議價,只拓印其印文,準備找資料譯出印文。


 


         回來後翻遍璽印資料,經過一個多月仍無法譯出印文,倒是找到幾件戰國覆斗玉印,其印面同樣是2.5公分及陰刻印文加四方外框,但此印為螭龍紋紐不對,其皮殼風化也不可能到戰國,且印面皮殼包漿較不足,印文應是後代加刻。心想若是閒章則物超所值,若私印相對其要價雖不算貴,但並沒有物超所值之感,頂多是物恰其值。其間也曾跟其議過價,但他還是堅持9折價,連尾數也不願去掉,所以一直都無法成交。


 


        後來因始終未曾找到其他質工俱佳的玉印,覺得以此價購得此印仍算合理。於是要求其(98.9.5)再度將此白玉雕螭龍紐方印帶來鑑賞,最後成交。


 


          此白玉雕螭龍紐方印,玉質白潤通透無暇,應為新疆和闐玉,而且是水料,才能如此通透。螭龍紐透雕雕工是細緻流暢。此玉印賣家表示年代為明代,個人認為絕非明代,若明代玉質沒這麼好、雕工也沒如此細緻流暢。我看螭龍紐透雕及邊面表面皮殼及包漿較為濃厚,至於印面及陰刻印文雖為老件皮殼,但包漿較不足,判斷為舊加刻仿戰國玉印風格的印文。而由螭龍紐透雕雕工風格判斷,上限可到元代,下限則為清中期乾隆年代,才可能擁有此上等玉質及細緻雕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