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龍泉窯青釉浮雕纏枝蓮紋罐







 


 


元末明初?青花纏枝蓮紋梅瓶











 



15-31清龍泉窯青釉浮雕纏枝蓮紋罐及元末明初?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的收藏(98.10.16)


      


此賣家是住南部的骨董民藝藏家,近年來在網拍開設賣場斷斷續續拍賣其藏品。賣場東西多元性,有古民藝,也有骨董文物,骨董以中國古陶瓷及古玉為主。自稱古董之古,真假難辨,我連3分都不懂。其賣場上架之古玉,個人判斷為開門的仿古高古出土古玉,倒是中國古陶瓷有部分由照片看是老件。其定價方式大部分直接定出要賣售價,另外也有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觀察成交記錄還是陶瓷類佔多數。


    


      從每天上網拍搜尋中國古陶瓷項目中,在104看到其賣場這件瓷器老龍泉香爐上架後,從照片看其青釉顏色及浮雕纏枝蓮紋,初步判斷應是清龍泉製品,看其標題又為老龍泉香爐。於是列入追蹤名單,並透過問與答詢問其到底老件有多老?有無入清?其回覆可以確定是老件,但無法判斷是否入清?於是提出此瓷器您也無法確定其年代,而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特別是古瓷器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我由照片無法確定年代,要求能否給予鑑賞期?或者打9折含運費優惠,以降低風險。賣家回覆已以低價起標無法折扣,怕麻煩無法提供無鑑賞期。因判斷若入清其要價算低,但若新仿製品將損失慘重,賣家又堅持不折扣,如此充滿風險就不敢冒然下標。等候是否有買家下標?再決定是否加價下標,若沒人下標,第二輪賣家才可能有調降空間,追蹤後果然在第一輪結束前無人下標。而其賣場另一件我所追蹤的青花美人肩小口瓶,在兩天後結標,經六人競標出價40次由我得標後,於是提出若與老龍泉香爐兩件一起帶,老龍泉香爐能否9折優惠並併計運費,獲得同意成交。


    


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瓷器,檢視第一件老龍泉香爐,其正確專業名稱應為---清龍泉窯青釉浮雕纏枝蓮紋罐:


1.造型:為矮罐,應不是香爐,清龍泉窯青釉香爐高度較低且有三足。


2. 胎土: 宋元龍泉窯胎土為帶青灰色,凡露胎處均會有在燒火時自然形成的橙色胎皮,行話叫火石紅。而明清龍泉窯胎土沒有此特徵,是以褐色護胎水塗抹,此罐底符合清龍泉特徵。


3. 釉色及釉面: 明清龍泉窯青釉為偏黃青色。此罐底符合清龍泉特徵。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4. 紋飾: 清龍泉窯常浮雕繁複花草紋飾,此罐底浮雕浮雕纏枝蓮紋飾。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清龍泉窯青釉浮雕纏枝蓮紋罐均能符合清龍泉窯青釉特徵,此罐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釉色翠綠,浮雕流暢,以此價位算是物超所值。


     


     第二件青花美人肩小口瓶,其正確專業名稱應為---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經詳細檢視:


1. 造型: 造型典雅,線條優美,但找遍所有陶瓷書籍,找不到類似束腰如此小的梅瓶。在距底部17公分的腹部有一道明顯接坏痕跡,符合元瓷的罐子及瓶子,都用接坏法特徵。



2.釉色及釉面: 此瓶釉色為白中帶青色調,似元青花的透明釉為白中帶青色澤,符合元青花釉色。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釉面瑩潤,散發出柔和溫潤的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但卻沒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可能陪葬或窯址出土,未曾使用過。



3.胎土:厚重,帶灰白色,較像元及明早期胎土。


4.器足:旋削粗糙,似元修胎方式。


5.青花料: 元青花料著色劑---氧化鈷有兩種,一類國產青料含錳量高,如果用得少,燒成後會有藍中帶紫光效果,適宜用來劃線及勾勒圖形。若用多了,或類似寫意用墨法,會顯得灰暗而沉悶。而另一種為由中東進口鈷料,具有蘇麻離青的特色,由於含鐵量高,會使顏色顯得藍中帶黑,在有鐵點地方會產生暈散現象,不利細小線條,但這種暈散面濃重效果,反而有中國水墨的趣味,而且會形成一些凹入不平的鈷鐵結晶斑點。元代民窯青花使用的是國產青料所以呈色灰藍;官窯用的是進口鈷料,故色澤鮮艷散暈,有時會與國產青料混用,繪製線條邊框。此青花梅瓶為青花呈色為灰藍,應為民窯使用國產青料。


5. 紋飾: 元青花器紋飾特徵,為紋飾層次多,畫面滿工,但清楚嚴謹,多數繁而不亂,主次分明,有邊角紋飾、主題紋飾及次要紋飾之分,構圖豐滿。不論花草、山水或人物等,受當時文人畫的寫意手法影響,生動活潑,筆法流暢自由揮灑。此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紋飾多層次,符合以上元青花器紋飾特徵,但此瓶的纏枝蓮紋圖案較疏空,沒有元青花典型的纏枝蓮紋緊密布滿整個畫面。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青花纏枝蓮紋梅瓶雖與典型元代梅瓶雄偉,而較纖細,瓶口也不像典型元代梅瓶成圓璧狀,但均能符合鑑定元青花器的特徵,此青花梅瓶個人大膽判斷為使用國產青料的元末民窯器,雖沒有使用進口鈷料的官窯器,那樣大器,那麼豔麗,以及那麼高的身價,但其纏枝蓮紋畫工流暢,生動活潑,也值得收藏反覆欣賞。


以上純屬個人大膽臆測,就教於陶瓷先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