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頓丁款(丁敬1695-1765)黃壽山雕雙螭紐方印






 


(翻轉印文-天驚地怪見落筆)




 


 


敬叟款(丁敬1695-1765)高山花凍雕子母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蔣仁款(1743-1795)黃壽山雕辟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壽昌)




 


 


 


小松款(黃易1744--1802)白壽山雕麒麟紐方印






 


(翻轉印文-顧景獨醉)




 


 


 


黃易款(1744--1802)黃高山凍雕辟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越不聰明越快活)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雕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抱琴臥香)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素頂方印




 


(翻轉印文-出入大吉)




 


 


 


小松款(黃易1744-1802)豆耿平頂方印




 


(翻轉印文)




 


 


 


秋盦款(黃易1744--1802)豆耿雕異獸紐方印






 


(翻轉印文-心不貪榮身不辱)




 


 


 


奚岡款(1746-1803)白壽山素頂方印




 


(翻轉印文-平地家居仙)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黃壽山雕羅漢紐方印






 


(翻轉印文-作偽心勞日拙)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黃壽山雕辟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借我逍遙過十年)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褐黃壽山薄意雕山水圖隨形印





 


(翻轉印文-延年)





 


 


 


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壽山淺浮雕山水人物圖方印





 


(翻轉印文-可意湖山留我住斷腸煙水送君歸)





 


 


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高山凍雕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談閒飛白酒半淖紅)


 



 


       在漫長的篆刻發展過程中,各種風格各異的流派以及為數眾多的篆刻家層出不窮。


        印學到了丁敬的時代,有不得不變的趨勢,印壇中『江和日下』的狀況,隨著丁敬的出現重獲生機。他和他領導的『浙派』開創了新的風格,一改當時的陋習。丁敬博學好古,精于鑒賞,尤精金石文字考據。在篆刻上,他吸收各代的精華,以碎刀治印,于漢印基礎上,借鑒明代諸家長處,自辟蹊徑,創造出一種高古、雄健的印風。于文彭、何震外別樹一幟,成為浙派開山祖,西泠八家之首。蔣仁篆刻宗法丁敬又有所發展,作品蒼勁簡拙,自有創格。而且西泠四家中,惟有蔣仁的做人風格可與丁敬相頡頑。黃易篆刻受業于丁敬,且專研金石之學,所作閒雅遒勁,有濃郁的金石味,深得丁敬賞識。他有一句刻印心得『小心落墨,大膽奏刀』被篆刻界奉為名言。奚岡及侍丁敬,治印得丁敬之傳,具體而微,無丁敬之豪健,秀逸之氣躍於紙上,風格與黃小松接近。



         中國篆刻藝術,發展到清代乾嘉年間,出現了西冷八家:丁敬(西元1695—1765年)、蔣仁(西元1743—1795年)、黃易(西元1744—1802年)、奚岡(西元1746—1803年)、陳豫鐘(西元1762—1806年)、陳鴻壽(西元1768—1822年)趙之琛(西元1781—1852年)和錢松(西元1818—1860年)。他們以丁敬為代表,又分為前、後四家,二百餘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外印壇。


 


   西冷八家曾是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是浙派的代表。興起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由丁敬創始,繼起的有蔣仁、黃易、奚岡等人。黃易是丁敬的學生,蔣仁和奚岡也都師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風格比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蔣仁以樸拙取勝,黃易和奚岡則以秀逸著稱。因為他們都是杭州人,所以後世合稱為西冷四家。又有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繼之而起,由於他們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後人就把他們連同效法他們藝術風格的印家,總稱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稱西冷八家


  


          浙派崇尚秦漢璽印,刀法上成功地應用澀堅挺的切刀,來表現秦漢風貌,以其古樸雄健的風格有別於皖派諸家的柔美流暢,所以有(皖派)陰柔而浙()陽剛的評論。浙派藝術支配清代印壇這一個多世紀,影響極深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莊的敝帚 的頭像
    老莊的敝帚

    老莊的敝帚-中國骨董文物專業收藏部落格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