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便宜又實用,簍、籮、簸箕以及室內用的竹席等竹工藝品,迄今尚見使用竹製品,以竹作為藝術表現媒材,仍是雕刻工藝項目之一。明代中葉,文人與藝術家們致力於竹器雕刻之發展,終於把竹器物從比較簡單的、以實用為主的竹工藝品,提高到比較精緻,以欣賞為主的竹雕刻藝術品,使之形成為一種專門藝術。從此以後便名家輩出,窮工殫巧蔚為大觀,成為中國雕刻史上特有的一朵藝苑奇葩異卉。


   


        傳統竹雕刻工藝發展歷史悠久,竹材使用起源甚早,但成為專門藝術,卻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1990 年蕭山市文物管理委會,浙江省蕭山市西南約四公里,發現的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在考古報告之「二、遺跡:(一)建築遺跡及房屋中」記述「該層面南部有竹質席紋編織物」。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竹器的使用頗為普遍,有大批竹編織用具出土,計有簍、篷蓋、倒梢、籃、箄、穀籮、簸箕等,其編織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春秋戰國時期楚墓出土大量的竹編織物,內容包括喪葬用具:竹席、竹簾、竹網等;日常用具:竹笥、竹扁、竹簍、竹籃、竹席等;生產用具:竹筐、竹提簍等。從出土資料瞭解早於河姆渡時期的跨湖橋文化已有竹器的使用,可見竹工藝的運用歷史,可說是淵遠流長延續至今。


   


         1975 1978 年湖北博物館等單位,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發現M11 號墓出土總數多達1155 支墨書竹簡,大量的竹簡文書記載秦王朝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等珍貴史料。


    


         1930 年中瑞西北考察團的貝格曼等人,在甘肅居延漢代遺址,發掘一萬餘枚漢竹簡,又於1972 1976 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復查,發掘出土漢竹簡近二萬枚,為漢武帝中期邊塞屯戍檔案、書籍、歷譜和私人信件,並有出土竹梭等竹製的生活用具。


    


        1972 年山東省博物館等單位,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西漢墓,發掘大批竹簡,內容為先秦古籍及古佚書,主要包括孫子兵法和失傳一千七百多年的孫臏兵法,孫武和孫臏其人其書的千年疑團得已釋解。1997 年銀雀山考古發掘隊,又發掘七座西漢墓,出土竹劍一件、笄一件、笥三件等五件竹器。


   


        1972 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發掘三座墓葬,墓主分別為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倉及其妻、子。一號利倉夫人漢墓出土有竹簡、竹雕、竹樂器、竹笥等分述如下:一號利倉夫人漢墓出土竹簡,發掘三百十二枚竹簡遺策,《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記述摘錄如下:「長均為27.6 厘米左右,約合漢尺一尺二寸。寬0.7 厘米左右,約合漢尺三分,厚約1 毫米。係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具一定強度。」;「三百一十二簡,共二千零六十三字。每簡字數,少者二字,多者達二十五字,有的在一些文字中間有句讀符號。文字多可辨識,係一冊隨葬器物清單,……」。


   


        一號利倉夫人漢墓出土,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兩件彩漆龍紋勺竹雕,為現今所見到的出土年代較早的竹雕刻件,一器兼備浮雕、透空兩種技法,考古報告描述記錄兩件竹雕刻彩漆龍紋勺甚詳,摘錄如下:「二件。出土於北邊箱。竹胎。斗以竹節為底,成筒狀;柄為長竹條製成,接榫處用竹釘與斗相聯結。斗內紅漆無紋飾,外壁及底部黑漆地,分別繪紅色幾何紋和柿蒂紋。柄的花紋分三段。近斗一段為一條形透雕,上為浮雕編辮紋,髹紅漆。中部一段為三條形透雕,上有浮雕編辮紋三個。柄端一段紅漆地,上面浮雕龍紋;龍身繪黑漆,鱗爪描紅,作奔騰狀」。


  


        一號利倉夫人漢墓出土樂器,二十二管竽一具以及一套竽律,考古報告如下:「竽一具,通長78 厘米。用竹、木製成,包括竽斗、竽嘴和二十二根竽管,另在第六管上插有一塞。竽斗和竽嘴均用木製成。並髹以絳色漆。……二十二根竽管,用徑約8 毫米的竹管製成。竹管刮去表皮,中通,最長78 厘米,最短14厘米。……但其內部結構很不完備,如嘴與管不能通氣,斗內無氣槽,竽管下端無簧,上端無氣眼,都表明它是一件明器」。「竽律一套,共十二管。同竽管一樣,也是用刮去表皮的竹管製成。各管均中空無底,製作較粗糙,壁厚約1.2 毫米,下部有墨書十二律呂名稱」。


  


        一號利倉夫人漢墓出土竹笥,四十八個竹笥,「竹笥作長方箱形。一般長4850 厘米,寬2830 厘米,高1516 厘米。由相套合的蓋和底兩部分組成,形制與我國南方城鄉現代所用竹箱相似」、「竹笥的製作較精,用細竹篾採取人字形編製成的。……」、「笥內部都放有隨葬的物品,主要為衣物和絲織品、食品、中草藥和其他植物,以及模型明器等類。盛放食品的竹笥都用茅草墊底」。另外三號利倉子之漢墓也出土四百一十枚遺策,與醫書簡二百枚。


   


        綜觀秦漢時期竹工藝特色,是文書記載用大量竹簡、竹樂器和生活用具竹笥等,出土兩件彩漆龍紋勺竹雕,仍屬漆器的一部份。


   


        如前述使用竹子來製作器物或雕以圖文,從出土文物可知最晚在西漢已完備。竹製器物文獻史料於六朝時期,蕭子顯(487537)撰《南齊書》記載,齊高帝蕭道成賜給僧紹竹根如意,僧紹仍隱退不求高官厚爵,乃高風亮節之士。由使用竹根作為如意造型,顯示竹根雕在當時已有所發展。


   


        唐代有一件保留至今的留青傳世竹雕器物,現收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時由中國帶去的雕竹「人物花鳥紋尺八」竹樂器。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嵇若昕撰《明清竹刻藝術》書中考據,在原獻物帳上記為「刻雕尺八一管」。長:436 公分,吹口徑:232 公分,三節,擫孔正面五,背面一,遍佈文飾,孔之四周及節之上下均有圖案花紋。笛上分佈仕女、樹木、花草、禽蝶諸形象,純是唐代風格。其雕刻採用留青技法,保留青筠作為物象的呈現。


   


        北宋郭若虛撰《圖畫見聞志》〈盧氏宅〉條記載:「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筆一管,稍粗於常用筆管,兩頭各出半寸已來。中間刻《從軍行》一鋪,人馬毛髮、亭臺遠水,無不精絕。每一事刻從軍行詩兩句,若『庭前琪樹巳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是也,似非人功,其畫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雕刻。……」。這是竹刻見於著錄之始。


   


        元末明初陶宗儀(1360 前後)《南村輟耕錄》記載過宋代詹成刻竹:「詹成者,宋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無比,嘗見所造鳥籠,四面花版,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細具備,其細若縷,而且玲瓏活動。求之二百餘年來,無復此一人矣」。這是見於文獻著錄最早的一位竹刻家,但有關詹成的事跡卻無詳細記述。


   


        雕刻的體制和規模,雕刻的題材內容與技法,到了元明時期大為改變,開始朝小型雕刻的文翫器物方面發展。可以陳置几案的小件雕刻品,異彩紛呈粲然奪目。例如琢玉、鏤牙、刻犀、範銅、塑瓷,乃至於鐫硯、模墨蓬勃發展。明代竹雕刻就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發展,因為各種工藝必然互相影響,息息相通。


   


        明清時期最能代表雕塑藝術的新成就,是各種小型賞玩和裝飾性的雕刻藝術品。這類小型雕刻品的產生,與工匠和知識份子階層有著密切聯繫性,嘉定派竹雕刻先驅者朱鶴,就曾為陸深的門客,陸深(14771544)是明弘治十八(1505)年進士。這類小型雕刻品因其取材廣泛,小巧有趣而受到各階層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以富有生氣、有創造性的藝術形象,體現了大眾的生活理想和審美好尚,從而多少顯現了這一時代的精神特徵。而且這類雕刻藝術品,以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風格面貌和出色的成就,形成了馳譽國內外的不同流派,從而使雕塑藝術史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花似綿、生氣勃勃的景象,湧現出一大批雕刻名匠。


   


        竹雕刻自明代正德、嘉靖時形成專門藝術後,又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即明代、清代前期、清代後期和現代。


   


        明代約從明正德至崇禎(15061644),這一階段竹雕刻名家集中在嘉定(今上海市及其鄰近地區)和金陵(今南京市及其鄰近地區)兩地,有嘉定朱鶴的寫實派與金陵濮仲謙的自然派兩種風格。故後世評論者按作家地域,有嘉定派、金陵派之分。雕刻技法有:嘉定派深刻兼及透雕、減地鏤雕的高浮雕和圓雕等雕刻技法,金陵派的淺刻技法,這是竹雕刻工藝的初步發展時期。


  


        在清代前期,指清順治至乾隆年間(16441795)。清早期盛行以減地鏤雕法的淺浮雕、高浮雕和圓雕等雕刻技法等為主,到巓峰期約在清康熙至乾隆期間,由深刻兼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和圓雕技法個別的運用,到三者融合於一體的兼容並施與靈活運用,雕刻技法異彩紛呈。這是竹雕刻鼎盛時期,技法精湛而又啟迪於後者,有吳之璠、封錫祿、周顥、潘西鳳四人。湧現的竹雕刻名家最多,而且絕大部分為嘉定人。一地薈萃,嘉定堪稱竹雕刻之鄉。此是竹雕刻技法完備時期。


   


        清代後期,指清嘉慶至宣統年間(17961911)。這期間竹人更多,而且不再限於嘉定、金陵兩地,東南各省都有名工,如尚勛與張希黃等人之留青技法,方絜陰刻人物肖像的技法,……等等,各地都有竹雕刻名家。竹雕刻技法致力於表現書畫之筆情墨趣,都趨向淺刻與留青,高浮雕、透雕漸少,圓雕則瀕臨絕跡,故稱此為以雕刻再現書畫時期。


   


        嘉定派竹雕刻,在清末開始朝竹黃工藝方面發展,傳統竹雕刻技法有漸漸凋零趨勢。民國時期竹雕刻技藝在上海及附近地區再度興起,湧現了一批留青竹雕刻名家,在徐素白與徐秉方父子積極推動下,與時代審美品味風潮之影響,留青技法已成為現在竹雕刻技藝的主流。


   


        自明中葉至迄今,竹雕刻藝術風格的變化,可概括為由明中葉之質拙渾樸,發展為清前期之繁綺多姿,再嬗變為清後期迄今之平淺單一。中國竹器在雕刻技法上從古代到現代,經歷了一個由淺到深,又由深復淺的過程。深指高浮雕、透雕和深刻之類的技法﹔淺即淺陰刻、淺浮雕、留青之類的技法。


 


 


 


此文引用好友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