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高6.8 印面2.1公分見方) (印文-春不老) -2014.10.18購自玉市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1.JPG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2.JPG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3.JPG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4.JPG

 

(印文-春不老)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5.JPG 385甲午(1954) 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6.JPG  

 

 

385甲午(1954)散木款(1898-1963)紅花壽山辟邪鈕方印(6.8 印面2.1公分見方) (印文-春不老) -2014.10.18購自玉市

 

 

 

     鄧散木(1898-1963),現代書法、篆刻家。1898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別號蘆中人、無恙、糞翁。一足等。1960年因動脈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齋館名有廁簡樓,三長兩短齋(三長者,篆刻、作詩、書法;兩短者,繪畫、填詞,這是散木先生對自己藝術的評價)。實際上,他長於詩文、書刻,也能作畫。精於四體書,行草書集二王、張旭、懷素之長,旁參明末清初王覺斯、黃道周兩家。隸書曾遍臨漢碑。篆書初學《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學浙派,後師秦漢璽印。早年得李肅之先生發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兩位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從封泥、古陶文、磚文中吸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章法多變,雄奇樸茂的風格。1931年至1949年之間,曾在江南一帶連開十二次展覽,藝壇矚目,有書壇的江南祭酒之稱,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稱。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鄧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藝事,幾十年間,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才進早餐,曾手臨《說文》十遍,《蘭亭》也臨過幾十遍,去世前幾天還在伏案工作。1963年逝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