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1939)王步畫青花花鳥圖小天球瓶


(6.3  口徑1.2  腹徑4.8 底徑2.3公分)















 












 



15-381.一件己卯(1939)王步畫青花花鳥圖小天球瓶的收藏(102.8.10)


   


    此賣家為四十歲左右男士,相當斯文客氣,幾個月前才在玉市擺攤販售大陸各地熟茶,並在攤位另一角落擺一些瓷器、雜項及玉件。據他說是幾個喜歡收藏的朋友知道他來玉市設攤,拿出來請他代售。他表示他對古文物完全不懂,不知新舊及年代和行情價位,朋友委託他賣多少,就開多少,並未加價,若賣出後朋友再給他一點佣金。其攤位上所陳列的文物,個人判斷瓷器部分有少數幾件是高古但粗糙的民窯瓷器,其餘是近代早期仿清製品;玉件除少數幾件為雕工差、玉質不佳的開門入清老件外,其他多數是低仿高古品;而雜項部分,除少數是雕工粗糙或品相差的開門老件,其他多數是早期工藝品。因此雖然每周會經過瀏覽其攤位貨色,從未跟其交易過。但最近發現有幾個古玉的同好常在我到之前在其攤位尋寶,我判斷可能這些同好要求他跟托售朋友帶來級數較高的玉件。因此幾次順勢在旁觀看,發現其放在後面盒內的玉件,等級是有比桌面的高些,也只屬中級,但聽所開價位卻相當高,讓在場同好知難而退。但我想不排除有少部分老玉件開不到應有的價位,讓其他同好撿到便宜的可能,這些古玉的同好才會經常去找他看貨。


 


    (102.8.10)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上,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詢問其價位的。於是問其還有沒有擺出來的?他拿後面塑膠盒內玉件供鑑賞,並沒有中意的。後來拿出這件青花花鳥圖小天球瓶,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看其尺寸相當小巧,造型為天球瓶,青花呈色豔麗,花鳥畫工流暢,底款竹溪為民國有青花大王美譽的王步款識。


 


    鑑定民初名家瓷器作品,要從以下幾個的特徵著手,要從造型、胎土底足、釉色釉面、色彩畫工及落款底款多方面來判斷,於是上手詳加檢視:


1.造型:6.3 口徑1.2 腹徑4.8底徑2.3公分,造型為天球瓶,線條優雅穩重,雖小器卻有大樣。一度認為可能是鼻煙壺,但此瓶為天球瓶,下半部為圓球形,不利隨身攜帶,清代任何材質的鼻煙壺都沒有此種造型;另外此瓶身落款己卯春月為 (1939)當時吸食鼻煙習慣已沒落,應不會再製作鼻煙壺,因此個人判斷此件為賞玩擺設小品,而非鼻煙壺。


   “小器大樣”是骨董界評價一件器物的通俗說法。所謂“小器”,是指適合手頭把玩的小玩意,而“大樣”則指物件雖小但氣度不凡,有大器氣勢。這樣的器物,其器型往往是從大器化身而來,雖小巧精緻,卻不失莊嚴大氣。“小器大樣”的作品通常是專為手頭把玩而製,因此更加注重工藝和質地,追求各方面的完美,再加上長久的摩挲把玩,使器物形成特有的“包漿”,韻味十足,所以很受藏家青睞。因此在拍賣市場上,買家並不以其小而視其低,相反成交價格常常出人意料,甚至高於大型器物。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中收藏有幾十個清代乾隆皇帝藏寶的“玩具箱”,其正式的名稱是“多寶格”。它由乾隆皇帝親自下旨工匠照樣仿製出袖珍品放在身旁的小型寶盒中,方便皇帝隨時把玩,這就是多寶格,意謂收納許多寶物的小櫃。這些多寶格中的超迷你縮小版器物,鬼斧神工,小中見大,是“小器大樣”極致,讓參觀看過的觀眾驚嘆不已!


2.胎土底足:胎土白細,器足為臥足,底部曾經使用磨擦,不澀相當順手。


3.釉色釉面:釉色稍微帶青白鴨蛋色,為柴窯燒成特徵。釉面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放大鏡檢視釉面,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4.青花呈色及畫工:青花發色鮮艷亮麗,繪牡丹花鳥圖,細緻生動傳神。整體有名家格,符合王步青花風格,運用水墨分水技法和潑墨筆法繪製青花山水、人物、花鳥。


5.落款及底款:瓶身以行書落款” 疏石最耐存霜圃,晚節偏宜映月意。己卯春月竹溪道人王步寫意珠山客次”, 印文“長湖”,書法俐落流暢,起頓有致,流轉振颤,別有韻味,己卯為(1939)。底款“竹溪”,為王步別號,落款及底款均符合王步風格。


 


綜合研判:


     由以上各項綜合判斷,這件青花花鳥圖小天球瓶,釉色稍微帶青白鴨蛋色,釉面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青花發色鮮艷亮麗,繪牡丹花鳥圖,畫工細緻生動傳神,符合王步青花風格。行草書落款書法俐落流暢,整體具名家格。此件極為可能是民初青花名家王步之作品,若價格合理,應值得列入收藏。


 


    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為小幾千元,若為王步作品,當然物超所值;若為近代所仿就不值得。但整體評估還是覺得值得一搏,於是提出八折議價。不料他表示已開實價,所有朋友委託他賣多少,他就開多少,並沒有加價,若賣出後朋友再給他一點佣金當攤位租金費用,報歉所開價位無法給予任何折扣!最後只好破例不還價,依其開價付款。


 




 王步生平介紹


  


   王步(1898-1968),江西豐城人,字仁元,別號竹溪,晚年其作品常署陶青老人。他以青花繪瓷著稱,運用水墨分水技法和潑墨筆法繪製青花山水、人物、花鳥。在諸多瓷繪作品中,寓意吉祥喜慶的動植物組合是其最常見的題材。1907年王步從9歲進入景德鎮學藝到病逝,從事陶瓷藝術創作達60年之久。以擅長青花著稱(其父王秀春1851-1904年精於青花,是當時繪製青花高手),創作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作品無以計數,尤其精于青花瓷的繪製,借鑒水墨畫技法創作青花,享有“青花大王”之稱。為陶瓷青花藝術開拓了新的途徑。


   王步的青花藝術對後人影響甚大。他的畫派,已成為當今陶瓷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繪畫佈局細密有致,紋飾多集中於整幅繪畫的左下方,留白頗多,力求畫面清爽。


 


   根據專家分析指出, 1939年正值國難當頭,戰亂不斷,中國製瓷業十分蕭條,青花瓷器也陷入民國以來最嚴重的衰落期,而此時王步孤軍獨守的青花瓷繪更是舉步維艱,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為了生計他只好捨去心愛的青花而改畫釉上粉彩,以順應大眾對豔麗時尚的新粉彩的審美需求。從這一時期直到1949年的10多年中,王步創作的青花瓷繪作品非常稀少,這也是他這一時期青花作品異常珍貴的原因。王步青花作品在當前國內拍賣市場上多次刷新高價紀錄。200512月,王步早期創作的一對青花歲寒三友觀音瓶以176萬元高價拍出,另一件青花蔬菜紋四方筒瓶拍出了264萬元高價,創民國青花瓷器的最高成交價紀錄。


 


 


宋詩-方九功-菊花


露冷江蘋雁度時,蕭蕭黃菊滿疏籬。


寒枝帶雨開仍豔,晚節淩霜賞未遲。


移傍小簷承綺席,從觀深夜倒金戶。


摘來冉冉香盈把,共泛西風醉莫辭。


莫惜寒花開太晚,孤懷深喜客來雙。


疏枝最耐存霜圃,晚節偏宜映月窗。


同調自應蘭是籍,濁醪何有玉為缸。


籬邊無限陶潛興,倒著綸巾醉未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