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8.近來網拍購得的幾件玉件收藏-1.清黃玉獸紐長方印2.白玉子母獾3.白玉佛手4.白玉剛卯5.白玉勾雲紋束腰勒(101.2.3-17)



在現貨市場文物之旅常可看到明清傳世玉及高古玉器蹤影,但百分之99貨色,內行的玩家由造型及紋飾就可看出其破綻,根本不用上手,一眼看過去就可以看出是假貨,可說是低級仿品。至於高仿品,其造型、紋飾及沁色若仿製到位,就不易光憑肉眼一眼就看穿,而需借助放大鏡檢視刀工工具痕跡、皮殼包漿及沁色,才能判斷新舊真偽。



個人從退休開始學上網,從網拍購買文物,所購文物以竹木雜項及清瓷為主,較少涉及古玉這項目,我這類古玉收藏幾乎都從現貨市場購入。原因是網拍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加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要由幾張照片判斷文物新舊及年代是不可能任務。特別是鑑定古玉要由造型、紋飾、刀工工具痕跡、皮殼包漿及沁色多方面著手。這需要親自上手,以肉眼使用高倍放大鏡檢視微觀證據細節。網路照片並無法正確顯示出玉色、玉質好壞、沁色,另賣家受限拍攝器材及技術,也無法拍出鑑定所需要的重點,如鏤雕斷面痕跡、陰線雕痕及皮殼包漿的局部特寫照片,供買家參考。而古玉,特別是明清傳世玉的玉色及玉質好壞,品相好壞,是否有玉紋及雜質?縱然東西到代,但影響價位甚鉅。因此我對於起標價位較高古玉,除非賣家評價良好,且願給予鑑賞期,否則為避免風險,看造型、紋飾雖到位,價位也比行情低甚多,還是選擇放棄。至於起標價不高以及低價起標古玉,若看造型、紋飾有到位,則列入追蹤名單,近一步詢問是否優惠價提前結標? 低價起標古玉則於結標時間前一刻前往試標。但前提是下標價位不能太高,以避免買到為假貨,損失太慘重!



收到後再依鑑定玉器的特徵-玉種、造型及紋飾、工具痕跡、皮殼包漿及沁色質變多方面特徵著手來詳加檢視判斷。


首先判斷其玉種:


1.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表示密度較大。


2.再以美工刀在背面死角試劃,不入刀,表示硬度夠。


3.觀看玉佩表面為溫潤柔和的寶光,不是青海玉或俄玉,其經加工拋光完成後上蠟具有賊光,經盤玩反而帶澀,有久盤不潤情況。


4.青海玉過於通透,但密度小手頭較輕,硬度較低會入刀,久盤不潤。此件玉質溫潤,應為新疆和闐玉材質。


接著再詳加檢視,判斷新舊及年代:


二.由造型及紋飾:


三.由工具痕跡:


1.以放大鏡檢視其鏤雕斷面痕跡:


古法鏤空雕均先以鑽桿將粗胚在線條交會處穿透對鑽很多孔,然後以線鋸拉絲透雕輪廓線條,會有明顯拉絲痕跡,細節不會拋光,其拉絲痕跡為在鏤雕斷面上,會留下許多拉絲平行線,斷面不會平整。


近代所製用電鑽,只見鑽孔痕跡不見拉絲痕跡,有時會有明顯鋸齒狀,這是鑽孔磨掉一半所形成,鏤雕斷面上因以電動鑽頭打磨,所以較平滑有螺旋痕,沒有拉絲平行線痕跡。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俐落,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四.由皮殼包漿:


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


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五.沁色質變: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若為元代以上極可能為出土文物,會有入土受沁痕跡。




第一件清黃玉獸紐長方印(3.31.91.1公分)

























賣家為南部內行古玉玩家,1/31早上在每天搜尋和闐玉項目中發現此標題-入清老件和闐籽玉黃玉瑞獸印鈕在凌晨上架,直接購買價2萬,1元起標,列入追蹤名單,於2/3晚上結標時間前一刻前往下標,經58次競標得標。經檢視為和闐黃玉材質,玉質溫潤,皮殼包漿濃厚,獸紐古樸,印面為古法砣輪雕琢,應為清代老件。印文無法解讀,賣家稱是滿文,但不像滿文。




第二件白玉子母獾(6.33.21.9公分)


















2/4在每天搜尋白玉項目中發現此標題-白玉雙獾配飾在前一天上午上架,為北部專收古銀飾物藏家,僅少數幾件白玉器,只有這件看造型有入清風格。未標示材質,由照片看玉色白晰玉質通透,有像和闐水料,但也像地方玉-酥玉?


於是提問---您好!是和闐玉質嗎?謝謝!


賣家回覆---你好! 對白玉研究淺,所以不確定喔。


再提問---您好!感謝回覆。是否入刀?只要以美工刀在背面死角試劃,不留下切割痕跡為不入刀,表示硬度夠。謝謝!


賣家回覆---你好! 謝謝指導。試過了,不入刀喔!


再度提問---您好!上手有重量感?玉質溫潤?


賣家回覆---你好!了解 ~~此玉上手有重量感,也算溫潤。


再度提問---您好!感謝回覆。能否以8折優惠價含運割愛結緣。


賣家回覆---你好!此件已開實價,只能以含運價優惠。


最後以賣家所開價位成交。2/8下午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玉件。經檢視,造型為清代傳統子母獾風格,看雕刻工具痕跡及皮殼包漿,也為老件,部分表面留有紅色沁點。上手的確有重量感,玉質也還算溫潤,但玉色白中帶黃偏紅,玉質過於通透,不像和闐水料-雖半透欲看不透感,但也不像地方玉-酥玉-手頭較輕。後來拿給幾位玩玉一、二十年同好研究,均表示太通透不像和闐水料,手頭較重也不像酥玉,更不像白玉瓍-較輕更透明,其中有一同好表示可能是俄玉,另一同好則認為韓國玉。其玉質為何?莫衷一是,無法確認其材質。




白玉子母獾-和闐玉鑑定書





後記:


(101.3.3)週六趁到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文物之旅之便,就近到國際珠寶鑑定中心(臺灣銀行大樓-中正路142404-22231930),以科學儀器鑑定其材質,經各種儀器測量,硬度6.5 折光率1.62 比重3.02,鑑定結果為天然和闐白玉,跌破眾古玉同好的眼鏡。鑑定後,再回到玉市將鑑定書拿出來給之前看過的同好觀看,部分原先說看不懂材質的同好改口表示,原來看也認為是和闐水料白玉,大家對我能收到如此完美無瑕的和闐水料白玉子母獾,都羨慕不已!個人收藏古玉近30年,也看過不少和闐水料白玉,一般水料玉質當然較為通透,但內部多少會有一些內含物及結構肌理。此件白玉子母獾玉質除較通透外,在透光下檢視,其內部竟然乾淨到看不到任何內含物,其組織竟細緻到看不出結構肌理,以致讓我及眾資深古玉玩家看不懂其是何種材質?如今以科學儀器鑑定終於還原其本來身分-罕見完美無瑕和闐水料白玉。











第三件白玉佛手(52.81.4公分)





















賣家為中部藏家,賣場主要以紫砂壺為主,少數幾件玉器。此件很久之外就搜尋看過,標題-和闐玉佛手,看雕工細緻流暢生動,玉色白淨玉質溫潤,留下印象,但未標明入清老件,因設定直接購買價6800元,且無鑑賞期,若為現代製品,個人認為並不值得收藏。直到1/30在每天搜尋和闐玉項目中發現此佛手改為1元起標,於是列入追蹤名單,於2/8晚上結標時間前一刻前往下標,經15次競標得標。當晚匯款後,第三天收到玉件。經檢視為和闐籽玉材質,玉質溫潤,但有色差,實物偏灰白,沒有照片中的白度。工具痕跡為電動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表面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為近現代製品。



2/17在每天搜尋和闐項目中發現標題-和田玉剛卯在前一天上架,為南部藏家,瀏覽其賣場以古錢及古民藝為主,玉器則均為由造型及紋飾就可看出是假貨的低級仿品。倒是這件白玉剛卯及另一對帶沁鈣化雲紋玉勒,由造型及紋飾看,有點漢代剛卯及春秋勾雲紋束腰勒味道,因要價不高,縱然是仿品,損失也不大,於是以問與答提出兩件合購含運8折議價,下午獲得成交回覆,下標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玉件。







第四件白玉剛卯(3.31.21.1公分)

























下載網路-漢嚴卯2.1-1.0cm
















下載網路-漢嚴卯
















為和闐白玉,玉質溫潤,檢視此件文字陰刻線條,雕工俐落,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應是入清老件。


但經查劉如水所著-中國古玉年代鑑別,書中191-194頁提到後漢書-輿服志記載佩帶剛卯及嚴卯主要驅鬼避邪,長寸二,方六分,漢尺約合今22公分,根據可靠的出土真品為1公分見方,2.2公分高,正好為漢尺一寸,廣五分與古籍記載接近。且出土真品文字為殳文,文字缺筆少劃,很難辨識,每一筆都由玉工用金剛石刻玉刀靠手工反覆來回刻劃出來,看起來為急就章,而非砣具雕琢。因用手工製作孔洞經常不在正中央,孔洞內壁有粗糙玄鏇痕。在北宋初期因文人尚古,剛卯及嚴卯就開始出現仿古製品,到明清則出現大量仿品。此件白玉剛卯文字陰刻線條,雕工過於工整,為砣具所雕琢,判斷應為明清仿品。



岡卯乃漢三寶之一,俗稱漢三壓也,故宮文獻:「其卯如岡、刀刻不入、上有銘文,用以壓勝也」。可知岡卯乃漢代用以壓勝辟邪之用也,岡卯上刻有古殳文,殳文乃秦書八體之一。故宮文獻記載:「古殳文已消失二千年,幸有岡卯,尚可知古殳文之精妙也」。後漢書王莽傳:「岡卯、長一寸、寬五分、上下有對穿之孔、四面有銘、每面二行每行四字、四面共三十二字也」。銘文曰:「正月岡卯、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足當、帝令祝戎、以教燮龍、庶役岡癉、莫我敢當」。這是岡卯之銘全文,另有一三十二字嚴銘也。可知岡卯寶器在漢代之重寶地位也。古玉名人李更夫書上曾言「漢代岡卯,人見人愛,市價十萬八萬也不止」。可見岡卯之地位也。現今存世正一吋西漢岡卯,已如鳳毛麟角,異常珍貴。


岡卯與嚴卯是漢代用以去除疫鬼的吉祥用玉,正方柱體,中心貫孔,以穿赤、青、白、黃四種顏色的絲帶,四面有銘,一般每面8 ,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餘面共8字的,文字的意思是祈求神靈保佑,薜除不詳,字體筆道直硬,推測是用利器反範覆刻劃上的。


剛卯,古玉器名。又稱玉嚴卯,長方體,中有孔,可穿繩佩掛,器面刻吉祥語句,用以驅邪,是古代的護身符。漢代流行,一般長約2釐米,寬約1釐米,後世有仿品,但於漢代風格迥然不同。玉剛卯是用玉製成的長方柱狀物玉護符,中有貫孔。因製於正月卯日,故稱剛卯,掛在革帶上佩用,是護符的一種。剛卯的四面各有八個字,作兩行書寫。剛卯大約開始出現於西漢後期,王莽時曾一度廢止,東漢時又恢復使用,漢以後又廢除不用。







第五件白玉勾雲紋束腰勒(3.11.1公分)


































一為和闐白玉,另一件偏黃,全器雕勾雲紋,雕工細緻,線條流暢,有春秋戰國風格。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有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原來為生坑帶灰皮,經一週日夜不斷把持,灰皮已蛻去,留下沁蝕小坑洞痕跡。


玉勒子由玉管飾演化而來的獨立玉佩飾,一般就是一塊雕磨好的玉,帶穿孔有圓柱形、紡鐘形、扁圓形、方柱形、束腰形、橄欖形等多種,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



我這幾件玉器是近來在網拍賣場所看到合意的,以個人對古玉淺薄的鑑定知識,按圖索驥判斷是否符合其時期玉器造型及紋飾的特徵,經過以上思維程序所購得。收到後再從玉種、工具痕跡、皮殼包漿及沁色質變多方面特徵研判。以上純屬個人淺見,尚請對古玉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