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網路-


清雍正青花釉裏紅海水「太極八卦」圖三弦萊菔尊(高18cm)-


香港蘇富比「玲瓏八寶──歐洲私人清宮御瓷收藏專場」2009年4月11日成交價902萬港元



此三弦萊菔尊瓶口小,口緣為唇口,短頸、聳肩、腹下收,足下外撇。瓶頸及垂肩間堆貼三道纖幼「弦線」,瓶身以青花釉繪「八掛」及四個「太極陰陽」圖案,下方瓶腳則以釉裏紅釉繪饒富動感的水波紋飾。此尊造形始創於康熙一朝,當時只限施釉下彩及單色釉。它的紋飾主題極富道教色彩,彰顯雍正皇帝廣為人知的崇道思想及行習。與此成對的三弦萊菔尊現藏瑞士私人典藏「玫茵堂」内。





15-257.一件清康熙款釉裏紅海水太極八卦圖三弦萊菔尊的收藏(100.10.29)



此次賣家黃小姐夫婦為大陸人,其先生二十年前就從事大陸跑單幫找貨,專營瓷器,由黃小姐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當時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專營老瓷器的業者,不過大部分是屬清末民初民窯瓷器,偶爾才可看到一兩件清三代民窯瓷器,較高檔的瓷窯則較為罕見。



黃小姐為人隨和,其開價還算合理。認識近二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瀏覽,早中期我收藏的普通等級清末民窯瓷器及民初彩繪瓷器,大部分來自她。但近年來大陸收藏風氣興起購買力超過台灣,從大陸進貨不易,常連續幾個月沒看到攤位有進新的貨色,有時進的都是不到代的民國仿清瓷器,所以雖然每週六玉市都會照面,所以曾好幾年沒跟他買過東西了。後來聽她說也在網拍成立兩個賣場。



(100.10.29)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多數為之前擺過存貨,少數為新進貨色,但均看不中意。問其可有帶來較高檔貨色?她説瞞著老公,此次特地再帶來幾件較精緻的小品瓷器給您看,她表示現在景氣差,等級高的賣不到好的價位,老公將其中較精緻的瓷器留下自己收藏把玩,不讓她帶來賣。於是她逐拿出來鑑賞,都覺得是民國時期仿製品,未入清到落款年代。當秀出這件康熙款釉裏紅海水太極八卦圖三弦萊菔尊,才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我看造型相當典雅,線條優美,拿起來一上手有重量感,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釉色帶青白散發出柔和溫潤寶光,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釉裡紅呈粉紫色,色彩淡雅。瓶身上方畫八卦圖,中間畫四個太極圖,瓶底畫海水紋,畫工細緻流暢。再翻看底足規整,款識大清康熙年製兩行楷書標準款。初步判斷應為老件瓷器,有官窯氣象,至於是否為康熙到代?還要進一步研究。於是再仔細逐一檢視比對,根據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色彩及畫工紋飾合款式各方面逐項詳細檢視:


1.造型:


造型為萊菔尊,萊菔即蘿蔔,故又稱“蘿蔔尊”。清康熙朝獨特尊式之一,器呈小口外撇,細長頸下飾弦紋,圓肩,長腹肩下漸收、底內凹假圈足,足脊窄細,器形似羅卜,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多見燒造,以豇豆紅居多,也有天藍釉、豆青釉。清末民初倣品尤多。


此三弦萊菔尊高18 口外徑3.7 腹徑7 底徑3.7公分。瓶頸及垂肩間堆貼三道纖幼「弦線」,造型優雅圓潤,比例協調,線條優美。


2.胎土: 胎體堅細,重量適中,露胎土瑩白細潤,是有符合康熙時選料精細要求


3.器足: 底內凹假圈足,足脊窄細,旋削規整。


4.釉色釉面:釉色帶青白色,釉面平淨光潤,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以放大鏡檢視釉面,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底部因長期使用,不澀相當順手。


5.紋飾:


瓶身上方以釉裏紅畫八卦圖,中間畫四個太極陰陽圖案,瓶底畫饒富動感的浪濤紋飾,畫波濤洶湧的巨浪為地,並有高浪頭激出浪花紋。紋飾主題極富道教色彩,畫工細緻流暢。


6.釉裡紅呈色:


釉裡紅是元代江西景德鎮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它以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色。但真正色彩鮮豔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它的製作過程複雜。古代瓷工在製作釉裡紅瓷器時,先要在瓷坯上描繪圖案,然後施上一層透明釉後,再進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中一次燒成。


清康熙釉里紅僅次於當時的青花瓷,色調艷,紋飾清楚。有的色較濃重,有的呈粉紫色。傳世的康熙釉里紅器,基本上都是官窯器,器型有盤、碗,梅瓶、油錘瓶,大缸,馬蹄尊,蘋果尊,搖鈴尊,洗、金鐘杯等。由於是官窯器,因此其圖案也主要是龍紋,獸紋、團龍,團鶴團花、朵花,纏枝蓮、三果等。


此瓶釉裡紅燒成良好,發色自然呈粉紫色,色彩淡雅,有幾處因釉厚及火焰的關係,有黑綠色斑斑點點閃於其中。此種夾雜少許綠色苔點,為柴窯燒成過程中才有的銅紅釉窯變特徵。


7.款識: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為六字兩行楷書款,字體工整秀麗,青花色調純正,與標準款近似。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康熙款釉裏紅海水太極八卦圖三弦萊菔尊,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釉色帶青白散發出柔和溫潤寶光,釉裡紅呈粉紫色,色彩淡雅,畫工細緻流暢。從造型、釉色釉面、胎土、底足、釉裡紅呈色及畫工紋飾和款式看,此康熙款釉裏紅海水太極八卦圖三弦萊菔尊似乎均符合清康熙釉裏紅瓷器特徵,有極大可能是真品。但市面上所能見到的釉裏紅官窯真品太少,無法上手感覺及比對,所以沒有把握。若要價合裡,應列入收藏。



於是問其年代及來源,她表示以此釉裏紅瓶各方面來看,有康熙風格,最少是入清以上年代,但售價並沒有要賣康熙價位。是十幾年前舊藏,現在找不到老件瓷器貨源,特別帶來變現。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並不算低,若是真品相對於要價而言算物超所值,若是入清舊仿,以古代柴窯燒成釉裏紅困難度及此等畫工,仍算合理,值得試試手氣。我表示現在兩岸瓷器市場相對冷清,且此釉裏紅瓶為小品,價位一向比擺設較大型的瓶罐類低,這價格偏高。他表示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少賠點錢就可以賣出。於是大幅下殺,她表示所出價位差太多不敢作主賣出,要先與其老公商量,於是打手機跟在大陸找貨的先生連絡,但一直連絡不上,最後同意成交。以清末民初價位,若能收到康熙到代釉裏紅精緻小品瓷器,算是中寶。其年代是否康熙到代?或是清末民初老件仿品?特就教於對清康熙釉裏紅瓷器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釉裡紅是指以銅紅釉料,在胎上繪畫紋飾後,罩上透明釉,在1,300℃以上的高溫下燒成,在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它是銅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作用的結果。



  釉裡紅雖然最早出現在元代,但元代釉裡紅器,其色調一般比較暗淡,沒有濃淡相間的色階區別,繪畫紋飾也比較簡單。傳世的元代釉裡紅器非常少,最早見於景德鎮至元四年(1267年)墓出土的四件器物。



  明初洪武時期,釉裡紅器較為盛行,以大盤、大碗及玉壺春瓶等器型多見,但此時釉裡紅的呈色也極不穩定,直至宣德時期,釉裡紅的燒製才達到成熟階段。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是釉裡紅極大發展時期,此時不僅紅色發色鮮豔、純正,而且紋飾細膩,層次鮮明,並且湧現出許多新品種,如青花釉裡紅、釉裡三色等。晚清時期釉裡紅的燒製再無精品問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