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碧玉雕馬上封侯(5.6公分    3.8公分  2.3公分)





















 


 


 第二件白玉鏤雕年年有餘佩(長7.9公分  4.1公分  0.6公分)














 



15-197.兩件近日由不同網拍賣場所購得玉件的收藏(99.12.7-20)


 


         網拍特性無遠弗界,沒有時間及空間限制,買賣雙方交易可以不出門,就在家裡一手搞定,比實體店面實在方便。但網路有照片解像力不足、未拍攝到全部及重點部位放大和螢幕色差等限制。骨董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真假及行情,無異緣木求魚。所以在網拍購買文物要小心謹慎,若沒有十足把握,有任何一點疑問都寧可放棄。


如何來避免網拍文物風險?


1.首先選擇有主動提供鑑賞期的賣家:


         特別是高價文物,若賣家若沒有主動提供鑑賞期,一定要先透過問與答得到鑑賞期承諾,才能下標。而且對不熟識的賣家,要以實際購買價下標,才有保障,若改為較低結標價,遇到網路詐騙案,最後無法申請yahoo賠償。


2.接著要詳細檢視其評價:


         評價少的賣家,要避免向其購買高價文物,負評多的不應考慮購買。負評少的,則要詳細檢視其內容是何因素?若此賣家對買家持有正當理由要求退貨卻置之不理,若要購買的價格不低的也應放棄。


3.對於標題及敘述文字要詳加閱讀:


       有不懂或未說明清楚,一定要問清楚,下標前並要賣方確認文物品相完整。


4.照片拍不清楚,或未拍到部位,要求其補拍。


5.對於低價起標文物賣場,一律宣示不可退貨,初學者應避免涉足。


       對於網拍低價起標的賣場,我甚少參與下標,因為如發現是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還要等候漫長的時間結標,而好不容易等到結標前一刻才是行家決勝的關鍵點,多少能買到充滿未知數,到底是行家競標,還是護盤當時是很難判斷出來。除了幾個極少數風評不錯賣場,僅限於經判斷為純粹業餘賣家,或光明正大標明為骨董店業者,我偶爾會下標外,其他低價起標的賣場則敬謝不敏,在網拍市場有時的確可以物超所值的價位買到還可以的等級文物,但若要撿漏,以低價位能購得高等級文物的經歷,是鳳毛麟角。


 


        深怕新手誤以為網拍低價起標賣場都是寶,是撿到寶的好地方,記住連二十幾年經驗的老手,要找到物超所值的文物都有困難,這樣小心檢視照片,看文字說明,有不清楚還透過問與答問清楚,但下標後寄過來的文物,還約有1/3與原先預期不符合。網拍低價起標賣場最大的問題是不標示年代及不回答年代問題,又表明不退又不換,一切靠自己由照片判斷。但網路有照片解像力不足、未拍攝到全部及重點部位放大和螢幕色差等限制。骨董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真假及行情,無異緣木求魚。所以在低價起標網拍購買文物首先要慎選賣家,要觀察判斷是真正藏家或長輩所留下,還是掛羊頭賣狗肉,假晚輩真奸商,要瀏覽其負評內容,要留意是否護盤?要小心謹慎判斷年代,若沒有十足把握,有任何一點疑問都寧可放棄。


 


       縱然有眼力的同好也應避免追高,根據我長期觀察,若是較高檔文物低價起標,您若追則其價格將持續飆高,您永遠不可能低價得標,但若您沒有競標其得標價格往往出乎意料的低,讓人心動。但持續追蹤觀察賣家評價,則往往找不到此件高檔文物評價記錄,有時賣家又拿出重拍,說是被棄標,很明顯就是這賣場對於較高價文物有護盤情形,對這賣場下場競標就要慎重考慮了。


如何避免臨場競標追高情形?


         應事先判斷該件文物若是到代真品,其市場行情約多少到多少價錢?然後分析其真假到代機率有多高?若不到八九成以上,應選擇放棄,避免其風險。若有八九成以上把握,則不仿一試,可以市場行情的最低價,再打對折作為出價極限。


下場競標有兩種方式:


A.一種是直接把出價極限設定成自動出價方式,好處是不會忘記下標,而且不用臨場競標,患得患失,也不會臨時起意追高,壞處是若有賣家護盤,一定追到您出價極限,才可能停止。


B.另一種是到結標前下標,但一定要能沉住氣,觀察情況一步步慢慢追加,但若追到預定的出價極限,一定要斷然放棄停止追高。


     


         第一件碧玉雕馬上封侯,為中部女性賣家自稱拍賣長輩所留下的收藏,幾年前就開始網拍文物,其賣場為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文房雜項、古玉、瓷器等,新舊優劣雜呈。其經營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近年來網拍中出現一窩蜂(xx的收藏)的低價起標賣場,其拍品良莠不齊,其身份是否真晚輩?還是骨董業者假冒,到底有無護盤實在很難分辨。此賣家經營三年多,有買家揭發其根本不是藏家釋出藏品,而是業者所經營,為應付大量網拍需要,其進貨來源分別來自我玉市及骨董店同行,甚至有網友踢爆來自日本yahoo網拍剛結標,連照片都未更換。但其網拍生意興隆,也有不少爭議出現在評價上就有10幾個負評及20幾個商品被評極差。至於是否有護盤情形,若是較高檔文物低價起標,您若追則其價格將持續飆高,您永遠不可能低價得標,但若您沒有競標其得標價格往往出乎意料的低,讓人心動。但持續追蹤觀察賣家評價,則往往找不到此件高檔文物評價記錄,有時賣家又拿出重拍,說是被棄標,很明顯就是這賣場對於較高價文物有護盤情形,對這賣場下場競標就要慎重考慮了。根據我長期觀察,是有此疑慮,因此偶爾有看到心動文物在其賣場上拍,但只列入追蹤觀察,一直未下手,直到(98.12.22)才試探下標,以低價位標得一件老件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覺得物超所值,後來又陸續標得清末牙雕庭院人物圖圓盒及清牙製煙碟。


 


        這件標題---和闐碧玉 馬上封侯在(99.11.29)下午上架後,翌日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和闐玉項目中就發現。從照片看雕工還算不錯,玉質為碧玉,但無法由照片斷新舊。將其列入追蹤名單,終於等到 (99.12.7)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試著標看看,此件共有其他9人參與競標,在結標前3分鐘加價超越後,再經共27次出價後得標。當晚匯款後第三日就收到。


上手加以仔細檢視:


1.先看玉種:


      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再看玉色菠菜綠,玉質通透溫潤,,為不錯的和闐碧玉材質。


2.造型:


       此馬上封侯,長5.6公分    3.8公分  2.3公分。為傳統馬上封侯造型,姿態自然,雕工還算不錯。


3.再以放大鏡檢視工具痕跡,判斷新舊及年代: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流暢,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4.檢視皮殼包漿,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


        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有老件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包漿光澤並不濃厚。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並沒有明顯有入清老件應有的,長期使用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整體評估:


      此件碧玉雕馬上封侯,姿態自然,雕工不錯,玉質溫潤,依皮殼包漿判斷可能未入清,為民國早期製品。在目前和闐玉高漲年代,質佳工好的老件和闐玉飛漲難找下,以此幾千元價位購得,還算物超所值。


 


 第二件標題---早期收藏和闐玉年年有魚鏤空佩帶掛件 (99.12.20)上午在每天例行搜尋白玉項目中找到。為一北部藏家,上月底才開始網拍,賣場以玉石為主,所拍玉件多數為玉質白淨,雕工不錯的近現代玉件。其定價方式,大多數為直接定出要賣售價,但要價並不比市價低;少數檔次較低玉件,則以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這件白玉鏤雕年年有餘佩,由照片看雕工還算不錯,玉質也不錯,照片拍得算清楚,可以由紋飾陰刻線條及皮殼包漿看出是老件。若為老件,起標價定的算和藹可親,於是透過問與答提問---您好!請問內部有無玉痕或明顯玉花及雜質?外表是否完整,有無磕傷缺損? 若完整,能否以優惠價去尾數含運元割愛結緣?謝謝!獲得賣家爽快答應。當晚結標匯款後第三日就收到。


上手加以仔細檢視:


1.先看玉種:


      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再看玉色白中稍帶青,玉質通透溫潤,為不錯的和闐玉材質。


2.造型:


       此白玉鏤雕年年有餘佩,長7.9公分  4.1公分  0.6公分。鏤空雕鱖魚穿梭荷蓮中,為明清傳統玉佩,取其年年有餘吉祥語。鱖魚又名桂花魚、季花魚等,是淡水魚類中的名貴魚類,肉質純白細嫩,味道鮮美可口。



3.由工具痕跡:


(1)以放大鏡檢視其鏤雕斷面痕跡:


古法鏤空雕均先以鑽桿將粗胚在線條交會處穿透對鑽很多孔,然後以線鋸拉絲透雕輪廓線條,會有明顯拉絲痕跡,其拉絲痕跡為在鏤雕斷面上,會留下許多拉絲平行線,斷面不會平整。


近代所製用電鑽,只見鑽孔痕跡不見拉絲痕跡,有時會有明顯鋸齒狀,這是鑽孔磨掉一半所形成,鏤雕斷面上因以電動鑽頭打磨,所以較平滑有螺旋痕,沒有拉絲平行線痕跡。


        檢視此件,除角落有鑽孔外,鏤空線條斷面上,均可見拉絲痕跡。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俐落,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4.檢視皮殼包漿,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


        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有老件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有些微有傳世老件應有的,長期使用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但不是非常明顯。


5.由玉的顏色及沁色: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玉佩帶青白,還沒有帶黃汗沁。


 


整體評估:


        此件白玉鏤雕年年有餘佩,鏤雕細緻,玉質通透溫潤。依玉件表面,只有些微使用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判斷,應為清末民初製品。在目前和闐玉高漲年代,質佳工好的老件和闐白玉飛漲難找下,以此低價位購得,算物超所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