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玉鼻紐橢圓印(印面長2.8   1.6    紐通高1.3公分)













 


 


(印文翻轉-潔清自持)


 


 


(印文翻轉反白-潔清自持)


 



15-170.一件清白玉鼻紐橢圓印的收藏(99.9.28)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為南部的業餘網拍賣家,原是收藏白玉、水晶礦石、翠玉飾品十幾年的藏家。近年來調整收藏品項,將早期所購藏的物品,陸續在網拍釋出。已累積一千個評價,沒有任何負評,算優質賣家。其賣場主要為白玉、水晶礦石、翠玉飾品。經營形態多數以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網頁標明標多少賣多少。少數較高檔則以賣家自己珍藏為特拍,直接定出要賣售價,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提前結標成交,觀察其成交記錄仍以低價起標競標為多。 (99.9.3)向其議價購得一件老三彩翠玉巧雕女媧補天擺件, (99.9.18)參與競標購得一件清末民初白底青翠玉雕如意觀音像擺件。


 


           (99.9.18)每天上網拍搜尋網拍珍玩-和闐玉項目中,看到這件凌晨上架標題為---珍藏真品老件和闐白玉紐,為一元起標,看印章表面有實際使用磨損痕跡,應是老件,印文---潔清自持,為閒章,在玉印中算相當少見,其篆刻的筆法、章法及雕刻,雖是玉印,仍無匠氣。於是列入追蹤名單,準備屆時參與競標。好不容易等到927晚上拍賣結束時間前一刻,結標前3分鐘進入其賣場,此物有其他6人參與競標,於是加價競標,經35次出價最後得標。當晚匯款後,第三日就收到此玉印。上手詳細檢視:


1.先看玉種:


        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再看玉色白中帶黃,玉質溫潤,應為和闐玉材質。


2.造型:


         鼻紐橢圓印,印面長2.81.6紐通高1.3公分,相當小巧,但玉印表面拋光不夠平整,判斷製作玉印年代是在朝代更替晚期,其工藝水準較差,以其老舊情況看應有清末以上,可能到明末。


3.檢視皮殼,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


         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有老件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濃厚包漿,且有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


4.由玉的顏色: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玉色白中帶黃,應是傳世玉長期使用所帶黃汗沁。


5.印文:


          以放大鏡檢視印面為老皮殼,再檢視印文陰雕線條痕跡,是細緻流暢,線條邊緣光滑,其曲線由短線條連成,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具雕琢,應是舊刻印文。印文---潔清自持,為閒章,在玉印中算相當少見。此玉印印文陰刻篆字,文字佈局嚴謹,筆劃琢磨仔細,筆道粗細一致,文字結構有婉轉之感。雖是玉印,仍有篆刻的筆法及章法,毫無匠氣,應經懂得篆刻的文人雅士佈下印稿,再由玉匠以砣具雕琢。只可惜印面在"自持右側交接處有碰損一塊,此缺損在網拍照片中以印泥掩蓋致無法看出。


 


整體評估:


         此清白玉鼻紐橢圓印,小巧可人,印文---潔清自持,為閒章,在玉印中算相當少見。此玉印印文陰刻篆字,文字佈局嚴謹,筆劃琢磨仔細,筆道粗細一致,文字結構有婉轉之感,雖是玉印,仍有篆刻的筆法及章法,毫無匠氣。只可惜印面有缺損,此種缺損瑕疵會影響其價值,照理賣家應主動以局部特寫放大照片來顯示,並以文字加以說明,以避免買賣爭議發生。但此印缺損在網拍照片中以印泥掩蓋致無法看出,收到才發現此印面碰損,已是事實。經評估此件為老閒章玉印,屬於較少件,因標得價位不算太高,雖不滿意,但還勉強可以接受,就留下來。


          


         不論何種材質古印章的收藏,都以印文為閒章為上,任何人收到都可以沿用,行情也最高,但也最難找;其次是原刻姓名或堂號章,最好是名家或名人章;再次是未刻仍保持原皮殼素面章;較差為生意人為賣好價格,擅自在原來素面上新刻名人或閒章;最嚴重者為印面重新拋光,沒有老舊皮殼,判斷可能原印面損傷,或是原印文是祖先私章,後代子孫要賣掉怕對祖先不敬,賣掉前乾脆把印文磨掉,這種無知的外行行為,破壞古文物的完整性,是相當可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