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陳設器是以圓雕與鏤雕技法爲主。這種以圓雕技法刻製的器物,大多是取竹根或連莖爲材料,根據竹的自然形狀,進行構思和設計,略施雕琢竹器成爲或巧妙、或古樸、或精緻,供人觀賞的藝術品。這種因材施藝的創意,看似簡單實極難施工。不僅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獨創性,還要有極爲高超的雕刻技術,兩者之間必須緊密配合,才能製出藝術價值很高的器物。


   


    本單元主要研究嘉定派竹根雕陳設器造型內容有:人物動物造型、植物造型、仿青銅器造型、竹槎、竹山子等器皿。部份文房器具如水丞、筆洗、筆格等往往做爲案頭或博古架中陳設之用,是審美賞玩的功用大於實際的功用。


 


1、人物動物造型


  


   人物動物造型較常用的材質有:竹根、銅塑、玉器、陶瓷、紫檀與黃楊等木雕、象牙等。人物動物造型題材,有民間宗教信仰;有祈福避邪,隱喻福祿壽喜吉祥如意;有文翫雅緻審美藝術風格;有象徵高風亮節隱逸生活等多層含意;動物造型大部份象徵吉祥幸運題材的陳設器。


   


    早期小件人物動物造型出土文物有:1973 年遼寧省阜新縣石戈鄉臺吉營子村出土,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鳥」、「玉鱉」;安徽省含山縣長崗鄉凌家灘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玉人」、「玉龜」、「玉鷹」;浙江省餘杭縣反山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鳥」、「玉龜」、「玉魚」、「玉蟬」; 1976 年甘肅省廣河縣出土,……等玉器。宋龍大淵撰《古玉圖譜》,收錄有:「古玉蟠獅書鎮」、「古玉天祿書鎮」、「古玉辟邪書鎮」……等宋代以前動物造型古玉作為書鎮。


   


    竹根雕人物造型內容有:歷史人物、童叟仕女與仙佛道釋等題材。歷史人物的題材主要造型有:太白(李白)醉酒、東方朔、淵明採菊……等等;仙佛道釋的題材主要造型有散花天女、採藥仙翁、南極仙翁、壽星、松下列仙、五鬼鍾馗、八仙、布袋和尚、送子觀音、觀音、彌勒佛、達摩、羅漢……等等;童叟高士的題材主要造型有漁翁、醉翁、採藥老人、吸煙老人、披掛老人、松蔭高士、石巖高士、童子摔交、持杖童子、漁家嬰戲……等等。竹根雕人物以羅漢、達摩、東方朔、漁翁等造型較多。


   


    竹根雕動物造型內容有:麒麟、魚化龍、螭龍、龍、鳳、馬上封侯(猴子立於馬背)、獅子(祥獅戲球)、太師少師(大獅與小獅)、飛熊、三陽開泰(三隻羊)、臥牛異獸、牛、孔雀、蟾蜍、鯉魚、螃蟹……等等。竹根雕動物以蟾蜍、螃蟹、獅子(祥獅戲球)、太師少師(大獅與小獅)等造型較多。


   


    清張宏裕「竹根雕壽星」,「壽星」是常見人物造型,多以頭長額高的白眉老翁,拄著一根掛著丹藥葫蘆的長杖,具有長壽的象徵意義。清施天章「圓雕東方朔坐像」與清蔡時敏「圓雕東方朔」,「東方朔」相傳西漢武帝時,在天上恰逢王母蟠桃盛會,偷吃蟠桃被擒,然因東方朔言語詼諧,深得西王母所喜,反賜瓊漿玉液暢飲而歸,是一具有喜感及吉慶長壽之意。明朱纓「竹根雕張果老騎驢」與清蔡時敏「竹根雕八仙」作品,「八仙」一般民間信仰指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人,所持葫蘆、扇子、玉板、荷花、寶劍、簫管、花籃、魚鼓等器物為「暗八仙」,常代八仙傳達祝頌之意。


   


    明沈大生「圓雕子母蟾蜍」,蟾蜍即癩蛤蟆,寓意長壽,蟾蜍因多子而象徵子孫繁盛。麒麟並以其形象象徵文士,民間傳說有麒麟送子,有天上麒麟兒人間狀元郎之說。猴與侯同音,故取其諧音,以侯為象徵,猴騎馬被稱作「馬上封侯」,


 


    母猴背小猴被稱作「輩輩封侯」等。獅與師諧音,古官制有大師、少師,俱是輔佐天子的高官,民間常以大小兩隻獅子作「太師少師」,祝人官運亨通。清時其吉「圓雕獅子滾球」,雙獅戲球的題材,在活潑中表達出吉祥的趣味。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目前博物館藏嘉定派竹人款識之竹根雕人物造型作品有:明朱鶴「圓雕五子戲彌勒」、明朱纓「竹根雕戲猴人」……等作品。


 


 


2、植物造型


   


    植物造型較常用的材質有:竹根、玉器、象牙、紫檀與黃楊木、紫砂器等。竹根雕蔬果花卉造型內容有:佛手柑、白菜、葫蘆瓜、苦瓜、靈芝、蓮花、茡薺、橘子、石榴、葡萄、桃子……等等。竹根雕蔬果花卉以佛手瓜、白菜、靈芝等蔬果器型較多。


   


    早期小件植物造型出土文物有:1974 年北京市房山縣長溝峪煤礦工地石椁墓出土,北宋「鏤雕折枝花青玉珮」、「鏤雕竹枝青玉珮」與「透雕折枝花青玉鎖」; 1950 年遼寧省辛新縣清河門出土,遼「白玉牡丹花形冠飾」; 1960 江蘇省無


錫市大浮鄉錢裕墓出土,元「青玉桃形洗」……等圓雕玉器。


 


     植物造型大部份作為觀賞用陳設器,有象徵吉祥幸運的造型,有栩栩如生如實物高雅傳神的造型。明末朱纓「竹根雕佛手」,佛手也稱佛手柑,因佛手的「佛」與福同音,象徵多福。桃寓意長壽。石榴多子。三者組合在一起,即比喻多福、多壽、多子孫,表現人們祈求家族繁榮昌盛的傳統吉祥造型。


   


    靈芝古傳說食之可保長生不老,被視為吉祥之物。如鹿口啣靈芝表示長壽,如意的頭部取靈芝之形以示吉祥。葡萄枝葉蔓延,果實累累,民間常以葡萄紋作為豐收和富貴、長壽的象徵。蓮花則常是花、果()、種子(蓮子)並存的,作為美、愛、長壽、聖潔的綜合體的象徵。清封錫爵「竹根雕晚菘形筆筒」,白菜又名菘,葉青莖白隱喻清白,作為清高純潔的象徵。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博物館藏植物造型竹根雕,目前所見大都是圓雕無款作品,嘉定派竹人款識作品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末朱纓「竹根雕佛手」與清封錫爵「竹根雕晚菘形筆筒」。「竹根雕佛手」,高:11 公分。佛手呈深褐色。雙佛手折枝式,仰立一高一低,基部為圓形,上部分裂如掌,張開如指。佛手下部葉互生,長橢圓形,紋理清楚,有微鋸齒,葉腋有刺。枝端刻有楷書款識「小松」二字。


 


 


3、仿青銅器造型


   


    仿青銅器造型較常用的材質有:玉器、紫檀、竹根與竹黃器(文竹)。竹根雕器型有:夔紋獸首壺、饕餮紋獸耳帶鍊壺、獸面紋扁壺、獸面啣環扁壺、饕餮紋活環提梁執壺、夔龍紋活環提梁扁壺、龍柄匜、龍紋尊、幾何紋獸耳瓶、夔紋乳紐鐘、提梁卣、三足鼎……等等。    竹黃器型有:文竹博古紋扁壺、文竹蟬紋方鼎、文竹蕉葉饕餮紋瓶、文竹方觚……等等。


   


    早期仿青銅器造型出土與傳世文物有:1952 年,安徽省休寧縣南宋朱晞顏夫婦合葬墓出土,南宋「青玉獸面紋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元「青玉龍紋雙耳活環樽」……等圓雕玉器。


   


    仿青銅器主要作為文房案頭觀賞的陳設品,這類仿青銅器造型的竹根雕器物與竹黃器物,大多出自清宮造辦處工匠之手的無款作品,清乾隆帝嗜好古器,於是各種質地的仿古器皿,相繼製作出來,而專以新奇爲主,越刻越奇,越奇越精,奇妙之處更勝清早期。清康熙乾隆年間,嘉定派竹人封錫祿、封錫璋、施天章、封始鎬、封始岐等竹根雕名家,均曾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當差,這類竹根雕仿青銅器作品,可能與嘉定派竹人有密切關連。


 


 


4、竹槎


   


    槎為水上用的木筏。槎形器較常用的材質有:竹器、犀角、象牙等。竹根雕槎形器內容有:仙女泛槎、仙女乘桃槎、仙人乘三多(佛手柑、桃子、石榴)槎、群仙祝壽泛槎、麻姑獻壽仙槎、八仙泛槎、八仙過海仙槎、張騫乘槎……等作品。傳世品以仙人乘槎與八仙泛槎較多見。


   


    槎形器傳世文物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明晚期尤通「犀角雕帶流仙人乘槎杯」……等數件犀角槎形器。博物館藏竹根雕仙槎,目前所見大多是圓雕無款作品,圓雕是嘉定派竹人代表性雕刻技法之一,這類作品可能與嘉定派竹人有密切關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竹根雕麻姑獻壽仙槎」,高:13 公分,長:30 公分。槎以竹根隨形雕成,首尾上翹。一根側枝分成兩權,一權伸向舟底,一權伸向舟中,彎曲盤結。舟首置兩個酒壇和一盤仙桃。麻姑頭綰雙髻,身穿葉裙坐在船舷右側扳槳。另一女仙懷抱酒壇,坐在船尾的樹幹之上。麻姑是傳說中的長壽仙人,每當蟠桃盛會時,均以靈芝醱酒作為壽禮,向西王母進獻,後世多以「麻姑獻壽」作為祝壽題材。在西王母蟠桃盛會時,群仙向西王母祝壽後,各顯神通過海,故而常被取作祝壽題材,諸如八仙泛槎、仙女泛槎、仙女乘桃槎、仙人乘三多槎、群仙祝壽泛槎、麻姑獻壽槎等。槎有作為觀賞用擺件,有作為祝壽饋贈禮。《西遊記》中第七回描寫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辦的「蟠桃會」,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傳說中王母娘娘所居住的崑崙山上,有座瑤池聖宮,西王母便是住在這座宮殿,庭院裏有座蟠桃園,園中的蟠桃三千年結一次果,凡人只要吃一顆便可長生不老,吃兩顆便可成仙,除了三千年節的蟠桃外,另有六千、九千年結一次的蟠桃樹,西王母每年選在 三月初三 這天,舉行天界的蟠桃盛會,宴請所有的仙人,群仙會來向西王母祝壽。


 


5、竹山子


   


    山的模型稱作山子。山子較常用的材質有:竹根、紫檀與黃楊等木雕、玉器等。山子與槎相似有作為觀賞用陳設品,也有做為祝壽饋贈禮。竹根雕山子有:群仙祝壽山子、瑤臺祝壽山子、八仙山子、十六羅漢山子、臺閣人物山子、大嶺山子、攜琴訪友山子、王羲之愛鵝山子、靜聽松風山子……等等。傳世品以祝壽山子較多。


   


    山子傳世文物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青玉人物山子」,首都博物館藏明「青白玉仙人出行山子擺件」……等。博物館藏竹根雕仙槎,目前所見大多是圓雕無款作品,嘉定派竹人款識作品有:香港藝術館展品明朱稚征款「圓雕劉阮入天台山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竹根雕十六羅漢山子」,高:30 公分,寬:17.2 公分。高浮雕,以十六羅漢修煉為題材。仙山岩壑層疊,古木郁郁葱蔥。十六羅漢分別在山崖上、松樹下和岩洞中,或坐禪修煉,或論經交談,或心不在焉,或視而不見。三猴獻桃,雙鶴起舞,兩鹿鳴叫點綴其間。典故起源於玄奘《法住記》,釋迦牟尼曾令十六大弟子常住人間,濟渡眾生,稱十六羅漢。


 


 


陳設器結語:


    


    竹根雕與玉器圓雕文房用具與陳設品,有著非常相似的器型,年代越接近,相似度越高。明清嘉定派竹根雕中的文房用具與陳設品,除槎形器外,大多在傳承圓雕玉器器型的基礎上,不斷的開發與創新,器物種類繁多,各式各樣造型,粲然奪目異彩紛呈。


   


    竹根雕立體陳設器種類繁多主要有:隱逸山林類如松蔭高士,佛道神仙類如降龍羅漢,詩情畫意類如踏雪尋梅,民俗吉祥類如劉海戲蟾,摹仿寫生類如蠶和桑葉,雅緻趣聞類如羲之愛鵝等。竹根立體圓雕器物種類很多,除上述器型外,還有傳世較少的器物,例如竹根雕仿宣德爐、竹根雕松樹形各形壺(茶壺)、竹根雕碗、圓雕竹根印章、竹根雕花瓶、竹根雕花插……等等。


   


    嘉定派擅於竹根雕者人才濟濟,最具代表性人物是「嘉定三朱」與「封氏一門」。金元鈺(1807 前後)撰《竹人錄》中記載朱纓所製仙佛人物:「刻竹木爲古仙佛像,鑒者比於吳道子所繪」;清初陸廷燦(1735 前後)撰《南村隨筆》記載朱稚征善製竹器:「所刻筆筒及人物、秘閣、香筒、或蟹或蟾之類,在明末即已寶重,至今日則可遇而不可求矣」。嘉定三朱開始製作竹根圓雕作品,在明中後期朱鶴(松鄰)就以雕刻圓雕佛像著名,傳至朱鶴之子朱纓(小松)更是超越前輩所雕刻的仙佛神像。到了朱鶴之孫朱稚征(三松)圓雕作品巧奪天工,技藝更是高於祖輩與父輩。


   


    金元鈺撰《竹人錄》中記載封鍚祿所製仙佛人物:「吾疁竹根人物,盛於封氏而精於義侯。其摹擬梵僧佛像,奇蹤異狀,詭怪離奇,見者毛髮竦立,至若採藥仙翁、散花天女,則又軒軒霞舉,超然有出塵之想」。王鳴韶撰《嘉定三藝人傳》中記載施天章善製竹根圓雕:「天章自幼習為之,最工竹根人物,手足之位置,衣服之瀟洒,面目之神理,皆極生動。老則雞皮鶴髮,脅肋之骨結喉露齒,悉可指數,笑語喜慍若有聲響。果實花卉,皆如新摘」。金元鈺著《竹人錄》中記載 封 小姐、朱雪松善製蟾蜍:「 封 小姐工刻蟾蜍,當時以一蟾蜍易銀一兩」,「吳人朱雪松,善取老竹蟠曲根鞭,琢為蟾蜍,摩弄如玉與真者無二」。封氏擅長圓雕,善爲竹根人物。金元鈺認為嘉定竹根雕人物,盛於封氏而精於封錫祿(字義侯),「封氏一門」繼承了「嘉定三朱」竹雕中的圓雕技藝,以竹根爲原料,摹仿現實寫生,所製作的器物多以新奇致勝。封錫祿的竹根人物,朱雪 松和封 小姐的竹根蟾蜍等,在當時已頗負盛名,都是足堪玩味的藝術品。封錫祿弟子施天章,竹根雕巧若神工,人物傳神生動,果實花卉皆如新摘,為竹根雕之佼佼者。


 


 



 


此文引用好友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