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潘主蘭(1909-2001)黃巴林凍瓦鈕方印







 


(印文翻轉-結山水緣)





 



15-68.一件1971年潘主蘭(1909-2001)黃巴林凍瓦鈕方印的收藏(99.1.2)


 


         詹先生原來從事禮品贈品行業,還擔任幾屆獅子會會長。在二十幾年前,當時台灣經濟已蓬勃發展,股市房地產熱絡,骨董藝術品收藏風氣開始興盛,大陸改革開放單幫客帶大量文物來台,開始收藏壽山印石及骨董文物。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後,直接前進大陸尋寶。10幾年前台灣景氣走下坡,本業漸難經營,開始將舊藏拿到玉市擺攤當副業,又到大陸跑單幫進貨,初期只在臺北市建國玉市擺,後來才南下到台中市公園路玉市設攤,以現代壽山印石、翠玉珠寶、玉石及雜項為主。


     


         我對印石篆刻素有興趣,是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認識,老實說他的印材都是現代製品,沒有篆刻,並不符合我的印石篆刻要求。詹先生知道我的嗜好,偶有收到早期印石篆刻作品會特地帶下來供我挑選,不過對於我的要求---石質好、名家落款、有年代、最好是閒章、品相完整、價格還要和藹可親。所帶來不是落款名不見經傳,就是非閒章,絕大部分純欣賞,只斷斷續續偶爾買過幾件,並沒有買過比較特別的藏品。但他為人隨和,未捧場也不以為意,所以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其攤位瀏覽一翻。


     


           (99.1.2)本週六到其攤位,他拿出幾件印石舊藏讓我鑑賞,大部分是未篆刻的印材,少數有篆刻的印石,不是落款名不見經傳,就是非閒章,不符合我的印石篆刻要求,後來看到此件1971年潘主蘭黃巴林凍瓦鈕方印,看主蘭落款有印象,應為近代篆刻名家潘主蘭,印文為結山水緣為閒章,石質通透應為高山凍,均符合我的印石篆刻要求。於是問其石質為何處出產?他表示為巴林凍石,我說既然是巴林石,那表示沒有年代,他說邊款有落年代1971年,已30幾年了,應算早期印石。再問其印文為何?他表示對篆刻沒有研究,應該是閒章非私家印,繼續追問落款是何許人也?他說沒有特地去查。我表示這件年代不久,不知是閒章還是私家印,落款又名不見經傳,已很久沒有捧場,這件就開個價,如可以就跟其開市討個吉利,開價果然和藹可親,於是再依慣例議價8折成交。


 


    


          潘主蘭(1909—2001),原名鼎,祖籍福建長樂,1909821(清宣統元年七月初六)生於福州。1928年肄業于福建經學會國文專修科。1929年一1937年以教書為業。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執教福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講授國文、書法、藝術理論等課程。 70年代末開始,歷任福州書法篆刻研究會副會長,福州畫院副院長,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顧問,福州市書法家協會顧問,福州書畫研究院首席學術顧問。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員,福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也是福建省詩詞學會副會長、顧問,中華詩詞學會顧問。198211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聘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893月,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潘主蘭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福州市第六、第七屆政協委員。潘主蘭著作有《潘主蘭印選》、《潘主蘭詩書畫印》、《近代印人錄》、《閩中畫人春秋》、《談刻印藝術》等。 潘主蘭是當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同時畢生致力於甲骨文字的研究,並運用於實踐。他創作了大量的甲骨文書法作品,解決了甲骨文書法創作中的用字疑難,拓寬了甲骨文書法創作的路子。


引自---中國書畫名人榜


 


 


   
  潘主蘭先生(19092001),祖籍福建長樂,1909年生於福州。1928年肄業于福建經學會國文專修科。 1937年以教書為業。1937年後任職于福建省會計處、稅務局等。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執教于福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講授國文、書法、藝術理論等課程,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歷任福州書法篆刻研究會副會長,福州畫院副院長,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顧問,福州市書法家協會顧問,福州書畫研究院首席學術顧問。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員,福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福建省詩詞學會副會長、顧問。1982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聘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893月,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潘主蘭先生是著名書畫篆刻家、詩人,是當代書法領域有巨大影響的書法家, 2001年潘主蘭獲得中國文聯與中國書協共同主辦的國家級書法專業學術獎——“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成就獎”(另一位獲獎者是啟功),這是建國以來書法界首次最具權威性的專業學術評獎活動,此項大獎被譽為八閩藝壇的殊榮。
 潘主蘭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被中國書法家協會稱為“占主導地位老書法家、代表著今日中國書法的最高水準、不愧為我國的書法大家”。他早在16歲前就開始了書畫印的創作。1947年,與同好共同創立福州金石書畫學會,大大推動了福州書畫藝術的發展。解放後,他的藝術造詣日臻精湛,成就卓著,享譽海內外。1953年加入中國金石篆刻研究社(上海)19965月舉辦平生以來第一次的個人書畫展覽,他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八十餘年,所留下的無數精品,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潘主蘭先生為二十世紀中國書畫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潘主蘭先生在詩書畫印、文字學以及壽山石文化等方面均有極高成就,潘主蘭先生畢生致力於甲骨文字的研究,創作了大量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其運筆如刀,典雅高古,造詣湛深。印風渾古渾逸,作蘭竹山水,格調淡雅.慘澹中見平易,自成一格。 


         潘主蘭先生在詩書畫印、文字學以及壽山石文化等方面均有極高成就,潘主蘭先生畢生致力於甲骨文字的研究,創作了大量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其運筆如刀,典雅高古,造詣湛深。印風渾古渾逸,作蘭竹山水,格調淡雅.慘澹中見平易,自成一格。
 潘主蘭先生又是著名的詩人。他年未弱冠就躋身詩壇。19436月,朱劍芒在福建永安成立南社閩集,潘先生即加人了這一組織,成為南社社員。他認為詩要流露真感情,要有思想性,能利世利民,他指出:“非關風化吟,雖工究何補?”他的詩篇飽含著愛國愛民的情感,為反映現實而寫作。
 潘主蘭先生治學嚴謹,著述甚富。其著作有《潘主蘭印選》、《潘主蘭詩書畫印》、《近代印人錄》、《閩中畫人春秋》、《談刻印藝術》、《壽山石刻史話》、《壽山石雕講授提綱》、《素心齋詩稿》、《淺談詩學入門講稿》及散見於各報刊、未刊學術文稿百多萬字。
 潘主蘭先生深受學界、藝界敬仰,他極重自身的道德修養,將人品置於學問之上,“士之致遠,先器識而後文藝”是他自勵律己的格言。他甘於淡泊,不慕榮利,好幽蘭不善交際,待人至誠,悔人不倦,生活儉樸,品格高潔。潘先生人生道路坎坷曲折,然而他藝術成就卻是永恆的。


引自---中國篆刻家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