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





















 


 


下載網拍照片---清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未去除汙垢)












 


 


20幾年前所購清中早期竹淺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



















 



15-61.一件由低價起標網拍賣場所購得的清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的收藏(98.12.22)


       


         網拍文物有兩種類型,一種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最具風險。另一種是傳統正常經營方式,賣家直接定出希望的賣出價格,買家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提前結標成交。另外還有一種由賣家定出比市價稍低的基本的起標價,但不提前結標,標多少賣多少。


 


          此中部女性賣家自稱拍賣長輩所留下的收藏,幾年前就開始網拍文物,其賣場為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文房雜項、古玉、瓷器等,新舊優劣雜呈。其經營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近年來網拍中出現一窩蜂(xx的收藏)的低價起標賣場,其拍品良莠不齊,其身份是否真晚輩?還是骨董業者假冒,到底有無護盤實在很難分辨。此賣家經營兩年多,有買家揭發其根本不是藏家釋出藏品,而是業者所經營,為應付大量網拍需要,其進貨來源分別來自我玉市及骨董店同行,甚至有網友踢爆來自日本yahoo網拍剛結標,連照片都未更換。但其網拍生意興隆,也有不少爭議出現在評價上就有10幾個負評及20幾個商品被評極差。至於是否有護盤情形,若是較高檔文物低價起標,您若追則其價格將持續飆高,您永遠不可能低價得標,但若您沒有競標其得標價格往往出乎意料的低,讓人心動。但持續追蹤觀察賣家評價,則往往找不到此件高檔文物評價記錄,有時賣家又拿出重拍,說是被棄標,很明顯就是這賣場對於較高價文物有護盤情形,對這賣場下場競標就要慎重考慮了。根據我長期觀察,是有此疑慮,因此偶爾有看到心動文物在其賣場上拍,但只列入追蹤觀察,從未下手。


 


對於網拍低價起標的賣場,我甚少參與下標,因為如發現是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還要等候漫長的時間結標,而好不容易等到結標前一刻才是行家決勝的關鍵點,多少能買到充滿未知數,到底是行家競標,還是護盤當時是很難判斷出來。除了幾個極少數風評不錯賣場,僅限於經判斷為純粹業餘賣家,或光明正大標明為骨董店業者,我偶有會下標外,其他低價起標的賣場則敬謝不敏,在網拍市場有時的確可以物超所值的價位買到還可以的等級文物,但若要撿漏,以低價位能購得高等級文物的經歷,是鳳毛麟角。


       


 這件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98.12.15)晚上架後,翌日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文房百寶項目中,就發現其賣場這件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從照片看人物雕工細緻傳神,外表風化似乎是老件,但網拍照片解像力不足,無法由照片查看細部雕工風化情形,判斷其確切新舊及年代。但看人物雕刻流暢傳神,峭壁皴褶表現不錯。列入追蹤名單,終於等到 (98.12.22)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以入清行情2萬多的1/3預定價第一次試著標看看,此件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共有其他9人參與競標,於是結要標前3分鐘加價超越後,再以預定價位自動出價下標,最後無人加價得標,竟沒有人護盤,讓我低價得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匯款後翌日就收到。詳加檢視:


第一件酸枝雕螭龍紋束腰花瓣式筆筒


1.材質:經仔細檢視應為黃楊木材質。


2.造型:筆筒為束腰筆筒,是清中以上常見造型。


3.紋飾:人物雕刻流暢傳神,峭壁皴褶有力。


4.皮殼包漿:以放大鏡檢視表面皮殼,紋路有老舊收縮風化痕跡,柔和寶光色澤。以手摸過不礙手,表示經常年使用,已磨掉稜角,變得柔順,表面留下不規則深淺不一的長期使用自然磨擦痕跡,表面有自然黑色污垢堆積斑駁不一,應為入清老件。


         綜合以上判斷此筆筒為清中期黃楊木浮雕漁樵問對圖筆筒,造型典雅,雕工簡練,以此價位標得,算物超所值。


 


         經檢視其表面有黑色污垢斑駁不一,不甚美觀。於是以廚房廁所清潔馬筒及瓷磚,有除霉除菌效果的穩潔去霉劑,將其噴灑在竹雕表面,切勿將竹木製品浸泡水中,避免濕漲乾縮,造成竹木雕文物開裂。再以牙刷來回刷洗,發現流出褐黑色的水,再以鋼針將雕刻深處陳年污垢去除,最後以乾毛巾擦乾晾乾。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淡褐黃光澤。


    


 


 


         北宋一部奇書《漁樵問對》,試圖通過簡潔的對話對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學解釋。《漁樵問對》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學貫易理,儒道兼通,畢生致力於將天與人統一于一心,從而試圖把儒家的人本與道家的天道貫通起來。《漁樵問對》著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奧妙和哲理,通過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于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讓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漁樵問對》中的主角是漁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在書中,漁父已經成了的化身。

   漁父作為聖者的化身,由來已久。《莊子·雜篇·漁父》中曾記述了孔子和一個漁父的詳細對話,對話中漁父對孔子大段闡述了道家的無為之境,孔子嘆服,尊稱漁父為聖者。屈原所著《楚辭》中的《漁父》一章講了這麼一則故事,屈原被放逐後,游于江邊,看起來顏色憔悴,形容枯搞。漁父問屈原為何流落於此。屈原回答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因而被放逐到這裏。漁父勸屈原該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舉。屈原不聽,執意欲葬于江魚之腹中。漁父莞爾而笑,唱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子遠去。漁父在這裏已成為一個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歷史上最有名的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後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唐人李白曾有詩雲: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清人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雲: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舉重若輕,輕描淡寫便繪就一幅漁人秋江獨釣的勝景。歷史上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有人說有禪意,這種說法待考。

   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說法,民間年畫或屏風上常畫有漁樵耕讀四幅圖,漁圖和樵圖畫的分別是嚴子陵和朱買臣的故事,耕圖和讀圖畫的分別是舜教民眾耕種的場景和戰國時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其中漁為首,樵次之,如果說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蘊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麼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脫的意味。


 


琴箏藝術網---章華英《古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