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筆洗


   筆洗是毛筆在使用後,裝水用以洗筆的器具。用毛筆書畫所使用的材料墨含有膠質,墨乾後會凝結,筆毫將易受損,所以毛筆在使用之後,必須以清水洗淨,古人乃以「筆洗」裝水洗筆。


    有關筆洗出土與傳世文物有:1973 年湖南省湘陰窯址出土,隋「青瓷印花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汝窯三足洗與鈞窯玫瑰紫釉鼓釘三足洗;北京順義天竺樓臺村出土,宋定窯白釉荷葉柄印花小洗……等等。明清的筆洗傳世數量較多,多見植物造型,如荷葉形、桃形、瓜形、蟠松形等,以荷葉形筆洗最具典型。


    明高濂撰《遵生八牋》〈燕閑清賞牋〉「論文房器具筆洗」條:


銅有古鏒金小洗、有青綠小盂、有古小釜、有小卮、匜。其五物,原非此製,今用作洗。玉有鉢盂洗、長方洗、玉環洗,或素或花,工巧擬古。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磬口元肚洗、有四捲荷葉洗、有捲口蔗叚洗、有縧環洗、有長方洗,類多,但以粉青紋片朗者為貴。古龍泉有雙魚洗、有菊瓣洗、有鉢盂洗、百折洗。定窑有三箍元桶洗、梅花洗、有中盞作洗,邊盤作筆覘者、有縧環洗、有方池洗、有柳斗元洗、有元口瓜稜洗、菊瓣洗,惟定洗多甚。宣窑有魚藻洗、有葵瓣洗、有磬口洗、有鼓樣青剔白螭洗。近人多以洗為杯,孰知厚捲口而匾淺者,洗也,豈杯有此製?外此新作商銀流金銅洗。諸窑假均州紫綠二


色洗,與水中丞,多甚,製亦可觀,俱不入格。


    明屠隆撰《考槃餘事》〈文房器具箋〉「筆洗」條、明文震亨撰《長物志》〈器具〉「筆洗」條中記載,與明高濂撰《遵生八牋》中「筆洗」條記載內容很類似。明高濂撰《遵生八牋》記載各種水丞有:銅筆洗,原先並不作為筆洗用;玉筆洗有鉢盂洗、長方洗、玉環洗,有素面或者有雕工的;瓷筆洗有官窯、哥窯、龍泉窯、定窯、宣窯所生產的各種筆洗。


    筆洗造型特徵為厚捲口或折沿口,器型扁淺小巧的盛水用具。筆洗較常用的材質,有金銅、陶瓷、玉石、象牙、竹木等。竹筆洗大部份採用竹根立體雕,造型以荷葉洗與蟠松洗較多。明清時期的竹筆洗,常作為案頭文玩,日夕摩挲,很少用來裝水洗筆,一般而言,陳列賞玩性質大於實質功用。其中又以明朱稚征「竹雕殘荷洗」最具代表性,王世襄評述:


名雖曰「洗」,但難以貯水,實為案頭文玩。意匠鐫鏤,並臻佳妙,三松竹根製器,未見更勝此者。洗以深秋荷葉為主體,邊卷欲枯,蟲蝕透漏,筋脈葉內淺鏤,葉外隱起,無不逼真。旁側凹下處,著一小蟹,彷彿郭索有聲。葉底盤梗,斜出一花,紅衣零落,蕊老菂成。花瓣肥短,與「窺簡圖筆筒」瓶中所插者十分相似。二器乃出一手,可以為證。款識「三松製」陰文行書,刻在葉底。


    竹筆洗的傳世品,大都是圓雕無款作品,目前博物館藏有兩件嘉定派竹人款識之竹雕刻筆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明朱稚征「竹雕殘荷洗」,與上海博物館藏清鄧孚嘉「竹根雕蟠松洗」。


 


此文引用好友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