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4.55.2 1.1公分)

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1.JPG

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2.JPG

 

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3.JPG

 

 

 

 

明金鑲玉團龍嵌寶石帶飾(通長9.75.1公分)-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北京定陵博物館藏

 

J129明白玉團龍嵌寶石帶飾(通長9.7寬5.1公分)-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北京明定陵博物館藏1.jpg

J129明白玉團龍嵌寶石帶飾(通長9.7寬5.1公分)-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昌平區明定陵博物館 藏2.jpg


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高4.5寬5.2 厚1.1公分)

    此器出自萬曆棺內,雲頭形金托,正面中心嵌白玉團龍,透雕降龍造型,龍身盤繞成一團,龍首居中昂起,張口吐舌,毛髮飄於腦後,一只前爪抓住多重卷草,呈飛舞狀,既增添了氛圍,又富有動感。龍頸、尾部位較細,體現了龍的獨特氣勢。

    帶飾兩端嵌紅,藍寶石及珍珠背面兩端有兩個四合如意雲紋方形紐。底部為花絲雲形紋,四壁在花絲上嵌金錠、古錢、雲頭形等「八寶」花紋。下面是花絲底托,上面兩端為雲頭形,上飾珍珠寶石。造型新穎,做工精緻,華貴富麗,此帶飾設計奇特,在出土玉飾中雕琢難度高。

 

明代白玉團龍紋帶飾(外徑6.7內徑6公分)- 19942月上海市松江縣西林塔地宮出土,上海博物館藏

J129明代白玉團龍紋帶飾(外徑6.7內徑6公分)- 1994年2月上海市松江縣西林塔地宮出土,上海博物館藏1.jpg

J129明代白玉團龍紋帶飾(外徑6.7內徑6公分)- 1994年2月上海市松江縣西林塔地宮出土,上海博物館藏2.jpg

 玉質團龍鑲嵌在銅鎏金帶扣內。降龍造型,龍身以陰刻線作脊柱,腹甲細如繩索。通體光滑圓潤。用以襯托的雲紋細若草莖,已失去祥雲托龍的神韻。此件可看出明代的玉雕龍紋,在形式上還有一種仿古的痕跡,形似宋而實為明。

   這件明代白玉團龍紋帶飾,抛光精致,表面光澤感強。帶飾中心透雕蛟龍,龍身盤繞成一團,龍首居中昂起,張口吐舌,毛髮飄於腦後,一只前爪抓住多重卷草,呈飛舞狀,既增添了氛圍,又富有動感。龍頸、尾部位較細,體現了龍的獨特氣勢。外環帶是以銅質鎏金製作,金光燦爛,爲此器倍增富貴豪華之態。

 

以上這兩件出土白玉團龍紋帶飾,均為團龍造型類似,但定陵這件相較,明顯較為立體粗獷,兇猛生動,繁複生動,上下翻騰,動感氣勢,個人認為應屬較早的元代風格,不知古玉同好先進以為然否?

 

 

 

ㄧ件20幾年前舊藏J129元白玉鏤雕降龍佩(4.55.2 1.1公分)與明白玉團龍嵌寶石帶飾(通長9.75.1公分)-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北京明定陵博物館藏類似

   

      明晚期玉器製作漸趨繁瑣,帝王使用的玉器多與金銀組合、鑲嵌寶石,以顯示豪華富貴。定陵地宮這件帶飾因出土於明代萬曆棺內,所以被定為明代。但依所鑲玉器團龍造型及雕工,較為立體粗獷,翻轉較靈動,應為元代時期產品,為明代將前朝元代白玉鏤雕降龍佩,以黃金改鑲玉件帶寶石做為帶扣使用。

      個人這件20幾年前賣家就斷代為元代,我也認同。當時並沒有相關書籍圖錄相片可以參考,也沒有個人電腦能上網查詢,這明白玉團龍嵌寶石帶飾-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是在退休後買了電腦才上網查到。個人這件為帶金黃皮籽料,當初還被我嫌棄為何不去除金黃色皮瑕疵?因為個人收藏元明清玉件最重視玉質白淨度。賣家表示遼金元時期,因和闐玉材料取得不易,玉工會惜料,保留最大重量,予以巧雕,這是當時雕刻的時代風格。不料10幾年前大陸收藏明清古玉興起,反而這種帶金黃皮籽料雕刻玉件,比乾淨全白價位高。問起原因,說是這帶皮的才能證明是籽料所雕,而且這灑金皮因為漂亮,更是被買家追捧標的,真是無語!這件是個人收藏8百餘件玉件中,少數帶有金黃皮的玉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莊的敝帚 的頭像
    老莊的敝帚

    老莊的敝帚-中國骨董文物專業收藏部落格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