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31唐代玉雕象鼻異獸(高3.6長5.3寬2.6公分71.4克) - 2024.12.03以新單眼相機重新拍攝
J031唐玉雕象鼻異獸(高3.6長5.3寬2.6公分71.4克)
中古中期(西元7-10世紀)玉象(長2 15/16吋)-藝術圖書公司出版,許燕貞編譯-“中國玉” 圖版32 第73頁
ㄧ件30年前舊藏J031唐玉雕象鼻異獸(高3.6長5.3寬2.6公分71.4克)的收藏經歷(2024.12.3)
這件是30年前在台中公園路玉市,向一位本地中年男子藏家業餘擺攤時購入,與之前J025元代白玉中穿螭虎為同來源,他在當時聯美戲院左前方擺攤,只擺了幾個月就收攤了。當時玉市多數賣明清玉件,他卻在小桌面擺十幾件中高古玉件,與玉市有點違和感,顯得特立獨行!檯面上的玉件都屬大開門貨色,但一問價位,開價都偏高,讓人下不了手。
乍看這件玉象造型實在怪異,象牙不是傳統現實上大象的向前,而是像牛角往後長,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怪異造型。看其玉色青白偏灰不算太好,但皮殼包漿濃厚溫潤,為大開門好幾百年傳世老件,根本不用再用放大鏡加以檢視。詢問價位?開價竟然大幾萬元,令我扎舌!這玉象若以這玉色青白偏灰,這大小若為清中期,行情應不過萬。問為何開價如此高?他說這件不是清代,而是唐代的中古玉,問何以見得?他表示在藝術圖書公司出版的”中國玉”書中,有件相同造型玉象,書中斷代為7-10世紀,也就是唐代。我說這本書我有購買,這件玉象請暫時替我保留,待我回去看完書,下周再來談。
回家後立即拿出1989年藝術圖書公司出版,許燕貞編譯-“中國玉”一書來翻閱,果然在第73頁圖版32看到相同造型玉象。其文字說明:
玉象,中古中期(西元7-10世紀)長2 15/16吋。
全器結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徵,如貼身的牛角和牛尾,綿羊般豐碩柔軟的四肢和短壯的象鼻。這些奇怪的組合融合在平滑細潤的玉質,輪廓簡潔流暢和象身光素無紋的一致特色中,形成一種特異的美感。
但書中說明卻沒有任何岀處,全書所挑選收錄各朝代玉件圖片,都是那朝代的開門經典代表作精品,判斷應是博物館藏品,也都沒有標示任何岀處,令人不解! 這本書是翻譯外國著作,原書不可考,書中標示年代採西元,日本對於中國古文物向來高度興趣而有專門研究,原書應為日文版。原著要介紹中國各朝代玉器製作特色,理應挑選收錄各博物館藏中各朝代經典具代表性玉件。能被收錄在其書中,應是代表性精品才是。這件玉件雖沒有任何穿孔,可以穿過佩戴把玩,若做擺件則又嫌太小,個人判斷當時應是筆架及文鎮用,若如此則為文房器物,路份更高,更應列入收藏,於是事先想好還價對策。
終於等到周六玉市見面,告知是有找到這玉象資料,但書中卻沒有任何岀處,若是來自民間藏品,就沒有參考價值。此件玉色青白偏灰不算太好,加上此件沒有任何穿孔可以穿過佩戴把玩,若做擺件則又嫌太小,加上現代玉市場主流是明清玉件,您這中高古玉比明清件貴上好幾倍,市場不好脫手。經一番議價,最後以比8折行情價還低價位成交。
這件玉象購入30年來一直深鎖保險櫃中,今日為了寫這篇文章才再度重見天日。這種特殊造型玉象,收藏40年以來,除了那本書外,在現貨市場及網路搜尋資料,迄今從未曾再見過類似款,至於那本書中玉象的岀處,迄今仍無所獲。古玉同好若有此怪異造型玉象訊息,煩請不吝告知。
至於這位不知名賣家從此未再來擺攤,在玉市也從未再出現過,從頭至尾,只短短擺了幾個月,從此銷聲匿跡,音訊全無,不知是何原因?可能自覺曲高和寡,知難而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