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闐白玉帶皮籽料如意童子


 










 


 


 


清帶皮籽玉巧雕靈猴















 


 


早期帶皮籽玉持荷童子












 



15-75.一件和闐白玉帶皮籽料如意童子的收藏(99.1.23)


 


         小吳為高中教過的學生,其父親為熟識的資深藏家,以收藏清代瓷器及明清銅爐為主,小吳在耳濡目染下喜愛上古文物,不過他興趣以可隨身把玩、容易攜帶的古玉為主,退伍後就在北中南各玉市擺攤,除了傳世白玉外,也賣高古出土玉器,在網拍還成立一個” XX”賣場。因所賣古玉開門,開價實在,經營的有聲有色。偶爾向其購置一些雕工及玉質還不錯的老件小品玉器。


     


         (99.1.23)週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逛,小吳拿出此和闐白玉帶皮籽料如意童子來推薦,表示雕工流暢,和闐帶皮籽料玉質溫潤。上手一看相當眼熟,此件曾在其網拍賣場見過,標題標明為清,由照片看雕工還不錯,要價也不算高,但玉質偏黃不夠白,並未特別留意。於是上手詳加檢視:


.由工具痕跡:


        以放大鏡檢視其陰刻曲線條,古法是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近代所製用電鑽一氣到底連續長線。檢視陰線雕痕,古法是以砣輪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不會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現代工是以快速的電動機械工具所雕製,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此件曲線以古法砣輪分段線條連成,陰線雕痕邊緣打磨平光亮,未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


. 由皮殼包漿:


        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的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新製品表面拋光是過於平整,及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沒有新品的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但也沒有老件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老件歲月留下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雖有柔和寶光,但包漿並不濃厚明顯。


          綜合以上判斷,此件雖為清代童子風格,但清代童子一般是以邊料,以工就料雕製,少以籽料帶皮雕刻,再加上其皮殼包漿雖是老件,但不很明顯濃厚,由其仍以古法砣輪所雕製判斷,因此推斷其為民國早期製品應屬合理。


 


目前和闐玉料出產缺乏,帶皮籽料成為市場當紅炸仔雞,只要是帶皮玉雕反而比純白玉件價位高。收藏古玉20幾年來,從來對帶皮玉雕沒有好感­,而未納入收藏,總覺得能取得全白玉件才難得,僅收藏清帶皮籽玉巧雕靈猴及早期帶皮籽玉持荷童子,如今卻不可同日而語,只要帶皮要價即以倍計。聽業者說帶皮籽料玉雕,目前之所以高漲,是因市面青海料及俄料充斥,讓初收藏者難以分辨,而玉料帶皮情況,僅在和闐籽玉有,所以只要是帶皮籽料的玉雕就是和闐籽玉。


         告知其皮殼包漿不很明顯濃厚,年代最多為民國早期,但雕工還不錯,又為帶皮籽料,若要價不高,不妨買來玩玩。他表示自己老師要,當然要以最低價格優惠,所開價位果然比網拍起標價低,再稍議價成交。


 


 


 


和田玉比黃金還貴 籽玉價格已達每克萬元


     


2006.12月上旬,北京嘉信200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中一塊和田羊脂玉籽料以4500萬元的價格獲拍,創下和田玉的最高拍賣紀錄。


         玉器在近幾年市場行情持續走高,和田玉作為玉中精品,在玉器市場上大受追捧。上週末,舉行的“中國北京第二屆和田玉專場拍賣會”,成交額達720萬元,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寶玉石協會秘書長易爽庭介紹,和田玉價格的大幅走高,在近兩三年最為明顯,現在最好的和田籽玉價格能叫到每克萬元,比黃金要貴得多。


 


穩中攀升貴比黃金


         17日,“中國北京第二屆和田玉專場拍賣會”在北京愛家收藏品交流市場進行拍賣,拍品包括和田玉掛件、首飾、擺件等400餘件。據其主辦方之一北京中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這是在北京舉行的第二次新疆和田玉的專場拍賣,成交總額達到720萬元,成交率為63%,和田玉的需求市場呈現穩中走高的跡象,作為玉中精品,和田玉的整體行情依然被業內看好。


         12月上旬,北京嘉信200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中一塊重達130公斤的和田羊脂玉籽料以4500萬元的價格,創下和田玉的最高拍賣紀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寶玉石協會秘書長易爽庭介紹,和田玉價格的大幅走高,在近兩三年最為明顯,現在最好的和田籽玉價格能叫到每克萬元,比黃金要貴得多,而一般的也在每公斤幾十萬不等,而這在上世紀80年代末,每公斤僅為幾十元。


 


 開採受新政策限制 市場走高


         在市場上受到熱捧,和田玉被持續進行開採,尤其在近年內,開採速度大大加快。據烏魯木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註冊處的統計,今年111月間,烏魯木齊新註冊的涉及經營寶玉石的企業就多達369家。


        目前,烏魯木齊兩個玉石鑒定站,今年1月至9月僅送檢的玉石交易額就達10億元,另外“地下”交易的原料買賣也可達5億元,因此今年烏魯木齊玉石市場交易額至少超過15億元。易爽庭表示,這個數字在近兩年內增長過快。


         但是現在和田玉採挖越來越困難,雖籽玉在品質上要比山料好得多,但山料處在昆侖山雪線上,開採極為不易,且好礦點也少。物以稀為貴,量少了價格自然就高。


         另外,今年8月,國土資源相關部門出於對土地礦產資源保護的考慮,對和田玉河料籽玉開採在政策上做出限制。此後,河料的開採受到限制,原本就稀缺的資源,更提升了其價值。易爽庭介紹,8月該政策實行之後,和田玉產地新疆當地的價格就上漲了3倍。


 


籽料成硬通貨但不具文化價值


         在和田玉受到熱捧過程中,還產生了一個現象就是直接進行籽料的交易。在剛剛結束的和田玉專場拍賣中,其中籽料的拍賣就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且近年來直接參與籽料交易的人越來越多。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文保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專家古方介紹,2000年以來,這種情況更加普遍。


       “籽料因為其自身的價值就比較高,已經成為一種硬通貨。”古方介紹,籽料現在在獲取上也越來越困難,而一件玉器的價值,原料是一方面,工藝也非常重要,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但現在對於題材和器型的價值界定上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籽料自身升值的空間也非常大,所以其成為一種更容易被接受的“藏”玉形式。


         但古方表示,嚴格地說,這種只能說是收藏稀有礦產,沒有結合玉自身的文化,因此沒有文化價值,這只是當前玉器受到追捧後一種經濟現象,不值得提倡。


         專家提醒收藏愛好者,正因為和田玉的行情持續走高,而且在當前原料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和田玉市場持續走高是必然的,玉器贗品受到利益驅動更容易滋生,而玉本身在鑒定上專業性更強,因此借助業內人士的幫助是必須的。


    


和田玉的鑒賞


           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5000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每年58月份,待昆侖山上的雪水融化以及下雨產生流水,將這些碎料沖刷入河水之中。


         首先從原料上區分籽玉和山料。一般說來,籽玉因被水長泡侵蝕,質地細密滋潤,呈半透明狀,紋路少,緊密度高;山料是直接從山上開採出來的,質地較幹,較粗糙,呈不透明狀,紋路偏多,因系炸藥炸開之故。


         據專家介紹,比較好的籽料外覆蓋著一層氧化層的“皮子”,有淺黃、紅黃以及紅色、褐色等多種,其中金黃的皮子最好,因此也可從皮子進行簡單區分。但是和田玉最重要的是要看質地,從質地上進行分辨,一塊好的和田玉,其具體標準是:一是要體如凝脂,二是要精光內蘊,三是要質厚溫潤,四是要堅硬細密,具備這四個要素的就是好玉;反之,質地粗糙的,乾乾的,內裏不蘊含一種精光,外表不細膩溫潤,便是劣質玉。


         另外和田玉因顏色不同,有白玉、黃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其中,羊脂白玉是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閃透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于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代都極推崇羊脂白玉。


          成品的玉器,雕工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紋飾、造型和做工,它們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有時要超過玉本身的價值。


20061220來源:新京報(作者:胡紅偉)


 


 


如何識別新疆和闐籽玉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我國的玉石在形成過程中擁有三大板塊:東北.西北.東南。和田玉的產出地位於三大板塊的西北丘陵地區,具有先天優勢,其透閃石含量很高〔主要是由鎂和矽形成,人們把它稱為真玉〕。 就拿最常見的和田白玉或者青白玉來說,透閃石的含量都在90%以上。其中,玉中之王--和田羊脂玉的透閃石含量竟達到了99%以上,難怪其如油似脂,價值連城。羊脂玉是上品中的上品,目前世界上只有新疆有此品種,產出十分稀少,極其名貴。子玉是山上的原生礦隨著雨雪水和山洪的沖刷,滾入玉龍喀什河(漢名白玉河)、喀什喀拉河等,經過幾萬年甚至上億萬年的自然滾動和篩選,棱角磨圓,雜質擠掉,結構緻密,形成了類似鵝卵石狀的優質和田玉。它是原生礦經剝蝕後被流水沖到河流中的玉石,它經常分佈在河床附近,或者裸露,或者被淹埋在地下。籽玉經常是卵形,表面光滑,因為它經受了自然界長期的搬用 .沖刷.分選才形成的。這種因特殊的生成條件所決定的子玉兼純白和油性的優點,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尚未發現,也是我國其他地方的玉種和礦物所不可比的。和田玉的投資潛力很大,而風險相對較小,主要是由於優質和田玉產量日趨減少,由於和田玉玉料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惟一性,正印了一句俗話:物以稀為貴。能夠擁有者當以奇貨居之! 其次和田玉屬於中國文化的精髓,隨著中國文化的再次崛起,使它又重新獲得了世人的青睞。


 


          皮色子玉一般采於河床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為久遠,一些名貴的皮色籽玉品種如:棗皮紅、黑皮子、秋梨黃、黃蠟皮、灑金黃、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它是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次生色,其顏色有黑、紅、黃、栗……多種多樣。而實際上絕大部分帶有輕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許的雜質,故而玉器行內稱裂或綹,均屬於正常範圍。正因為皮色是風化外皮的遺留物,在仔細觀賞中可以看到,它的色澤是由外向裏的,而且在皮殼上留下了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印記,和田玉本身具有非凡的魅力,那種光澤\質地\皮色\.......假如您有一塊那就是天下獨有,決無相同,真是鬼斧神工...........


 


    現代玉的作用首先是用於鑒賞,人們把玉的種種美妙特性人格化後而引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因此自古就有君子必佩玉之鳳。 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子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仔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誌。但假皮色的帶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見,色多附著於表面,外表沒有油分比較乾澀,需要注意區分。 人工作色屬玉的人為次生色,同時也被製假者利用造假製假。也許人們從俏色中體會到美,從而想到人工作色,雖然作色也是從皮殼開始,沿綹裂、玉質薄弱處滲入玉肌,但它的顏色呆板、層次不清,反而不如伸入玉肌內的顏色厚重,這種現象真正的皮色絕對沒有。這是短期行為,它們不可能長久。另外,假皮玉雖然上了色,可它的皮殼其光澤、潤色無根。人工作色用燒、煮、染、化學腐蝕等手段,做成之後,皮殼上會留下黯然受損的作色部位,或顏色只是浮在表面,仔細端詳也就會明白分辨.............


   裸體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給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空間,也給了人們五彩斑斕的藝術享受。所以收藏愛好者應學會鑒別玉的質地,例如:溫潤縝密、光澤如脂肪,半透明而顯得敦厚拙樸的玉件,為上品。若粗糙乾澀無光澤,豪不透明或太透明又有瑕玷,為下品。 崇玉、愛玉是東方人的傳統,有些事很簡單,卻被人為的複雜化.也不要認為辨識和田玉有多麼難,其實只要見得多,看得多自然就能悟出點什麼,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借用一位玉友的話說:很多時候需要的就是一種感悟!


引自淘寶網---購物指南---老新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