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盦款(趙之謙1829-1884)紅花芙蓉雕辟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山水之間)




 


 


 


撝叔款(趙之謙1829-1884)黃壽山雕虎紐圖方印



 


(翻轉印文-真水無香)



 


 


 


撝叔款(趙之謙1829-1884)紅高山硃砂薄意山水圖方印






 


(翻轉印文-李正本印)




 


 


 


悲盦款(趙之謙1829-1884)黃高山凍平頂方印




 


(翻轉印文-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無悶款(趙之謙1829-1884)昌化雞血平頂方印




 


(翻轉印文-結習未盡)





        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叔,號鐵三、 冷 君,憨寮、悲庵、梅庵、無悶等,清紹興會稽人。天賦聰穎,好學深思,凡經史百家,無不博覽旁通,少年即補博士子弟。家貧不能自給,開館授徒,為童子師。 豐三年(1853)入紹興知府繆梓幕府,司文案箋奏之事。


        豐九年(1859)中舉,五應部試不第。同治十一年,以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分發江西。巡撫劉坤一命修《江西通志》,謙總司編輯之事,凡例、選舉表、經政前事皆出其手。通志成,時人譽為文省事增、援據精確、肂雅,轉勝前人。旋署鄱陽縣事,又署奉新、南城諸縣事。任上,清積案、簡訟牘,修文廟,葺城池,多有作為。光緒十年(1884),為接待過南城縣援閩兵官,多所齟齬,積勞成疾,十月卒於任。年五十有六。


      學專訓詁,尤好《公羊》,多明微言大義之學。師法謹嚴,論說精美,所撰金石、目錄、圖經、字說之屬, 有條理。工詩、古文辭,尤擅書畫篆刻,初師丁敬,繼學鄧石如,取法秦漢,揉合浙派皖派之長,運用精篆八分之技,入於畫,通於篆刻,融篆刻、書法、繪畫三者之技於一體,而自成一家。著有《六朝別字記》、《悲隘居士詩剩》、《悲隘居士文存》、《四書文》、《補寰宇訪碑錄》、《江西通志》等存世。《紹興縣志資料》第一輯有載。


 


  他的篆刻開始學浙派,後來又學鄧石如一派,由於寫得一手好篆書,又擅長繪畫,在北京又致力於文字訓詁和金石書畫考證,所見極廣,篆刻突飛猛進,創造了自己的風格。
  他在我國篆刻藝術發展史上,貢獻很大,一是開闢了新的摹漢印道路。以漢印作為學習目標,是明清以來篆刻家所走的道路。趙之謙悟出了"漢印之妙,不在斑駁,而在於渾厚"。他就在"渾厚"二字上下功夫,不求"斑駁",而取光潔,突出個性。二是擴拓了印章文字的廣闊前景。無論是白文印或朱文印,在文字的取材上大膽吸取漢鏡、錢幣、權、詔、漢器銘文、磚瓦以及碑額等文字入印,使篆刻藝術更豐富了金石的內涵。三是大膽探索邊欄的藝術。白文印的四周出較寬的地位,以作邊欄;朱文印的邊欄或破或曲,或一邊無欄,形式不一。四是開創了印章邊款藝術的新紀元。他的邊款,有顏體,有一般行書,後來大量用魏體書法,或用生動的圖畫,有陰的、有陽的。邊款的文字有筆墨有刀,金石味很濃。
  他的篆刻不但對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對日本也有重大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