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

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1.JPG 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2.JPG 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3.JPG 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4.JPG W6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共讀香筒5.JPG  

 

 

 

清中期竹雕名家莊綬綸生平與活動情形

 

    

 

     莊綬綸,字印若。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乾隆至嘉慶(1736–1820)年間。莊綬綸與金元鈺是同時代的人。

 

 

 

金元鈺撰《竹人錄》書中有關莊綬綸之記載:

 

    綬綸,字印若。碩身而癯,年四十餘不娶,絕無豔冶之好,而偏喜與美人寫照,所製香筒如:四美圖、楊妃春睡圖、紅葉題詩圖,霧鬢雲鬟,蜂腰秀削,黛痕一蹙,更阿堵傳神。余戲之曰:亞字闌干拍肩誰共子果,從何處得粉本耶,印若笑曰:周昉仇英是我師也。世無王鄭拚為齊處士老矣,若對龐廉嫫母自誇,室有姬姜豈僅腕底無靈益,使我胸中作惡耳,余曰:善。

 

 

 

    莊綬綸年四十餘不娶,絕無豔冶之好。擅於雕刻美人仕女,所作「四美圖」、「楊妃春睡圖」、「紅葉題詩圖」等香筒作品,皆得周昉、仇英粉本之妙。

 

 

 

傳世及著錄作品

 

    莊綬綸傳世作品有: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藏「竹雕仕女共讀圖香筒」,高:17.7 公分,筒徑:4.6 公分。筆筒採用深浮雕兼透雕技法,雕刻庭園內假山湖石,梧桐松樹。濃密的樹蔭下,兩女子霧鬢雲鬟,蜂腰秀削,長裙曳地。對坐於石桌,其中一人指書論談,另一人則悉心聆聽,神情專注。構圖極富層次感與立體感,背陰刻行書款「甲午春仲,綬綸製」。「甲午」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文獻著錄莊綬綸款識作品有:金元鈺撰《竹人錄》書中記載,「四美圖」香筒、「楊妃春睡圖」香筒、「紅葉題詩圖」香筒。從傳世作品與文獻著錄分析,馬國珍擅於運用深浮雕兼透雕技法,在香筒上雕刻美人仕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