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年款(任頤1840-1895)黃高山凍雕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不求甚解)




 


     


        任頤(1840-1895),初名潤,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蕭山城廂鎮人。其父善畫肖像,任頤自幼隨之習畫。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均有扎實功底,尤以人物畫見長,他在十余歲時即能勾勒出來訪者容貌,使人見其畫如見其人。


  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佔領杭州、紹興,任頤即投筆從戎,參加太平軍,掌軍旗,為前驅。同治二年(1863),太平軍撤離浙江,任留居家鄉;次年,移居寧波,得到任熊、任薰悉心指導。同治七年(1868)春,隨任薰去蘇州,是年冬,轉至上海定居。從此,任頤步入新興的上海畫派之列。


  任頤畫路寬拓,所畫人物具有獨特的風韻,更以描寫風俗人情、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中人物見長,如《女媧》、《鐘 馗》、《八仙》、《群仙祝壽》等作品,將藝術與現實巧妙地容貫於畫面。其人物肖像畫既有深厚的傳統基礎,又注重寫生,每次外出,備有速寫本,隨時勾錄。寓居上海後,以賣畫為生,創作甚富。《鍾馗》、《關河一望蕭索》、《蘇武牧羊》、《野塘雨後》和《三友圖》等為其代表作。且其參用畫意的書法亦奇驚不凡,光緒二十二年(1896)逝世。


  任伯年因是浙江山陰人,故畫面署款多寫"山陰任頤"。兒時隨父學畫,十四歲到上海,在扇莊當學徒,後以賣畫為生。所畫題材,極為廣泛,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無不精妙。他的畫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圖新巧,創造了一種清新流暢的獨特風格,在"正統派"外別樹一幟。


   任頤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他的傑出藝術成就受到世人矚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