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前輩所購進竹根圓雕人物


清初竹根雕劉海戲蟾











 





 


 


 


清中期竹根雕劉海戲蟾










 







 


 


 


清中期竹根雕劉海戲蟾











 



 


 


 


清中期竹根雕打哈欠羅漢











 



 


 


 


在玉市所購進竹根圓雕人物


明竹根雕劉海戲蟾









 



 


 


 


明竹根雕加灰彩異獸羅漢



 











 


 


 


清中期竹根雕壽星









 


 



幾件明末清早中期竹根圓雕人物的收藏經歷


 


          二十幾年前剛收藏入門就開始收竹雕,為甚麼收竹雕,因為它材質本身不值錢,不像犀角及象牙等稀有材料雕刻文物,材料本身貴重因而售價高昂,所以竹雕文物相對算是物美價廉,而且容易找到。而竹雕作品因為是昔日文人雅士所使用,甚至親自參與雕刻製作,更深具文人味及藝術性。


 


          當時竹雕文物屬於較冷門的雜項,甚至有同好知道我在收竹雕,還好意勸我不要收這種材料一文不值的竹雕,應收本身材質較貴重的文物,才有增值潛力。因為單價賣不高,利潤有限,當時一般骨董店也很少進竹雕文物販售,當時最熱門項目是清三代瓷器。而竹雕市場最主要在玉市逗售,項目以筆筒及臂擱為主,很奇怪當年卻從沒看過及買過竹根圓雕人物。


 


         到了十幾年臺北市骨董名店寒舍敝帚齋開始引進竹雕文物辦專題展活動以後,竹雕文物在台灣文物界開始受到重視,價格高漲,於是大陸跑單幫客帶入大量竹雕文物,其中高價質精的竹根圓雕人物,也出現在各地骨董店中。


 


         我收的這幾件竹根圓雕人物,最早收到才十餘年前,是竹雕文物在台灣文物界開始受到重視,價格已高漲時,其中前面四件是陸續由常讓給我高檔鼻煙壺的老前輩手上讓出,另外三件是後來在建國玉市及台中公園路玉市分別向不同攤位所購進,當時價位已沒有二十幾年前那麼價廉,但也沒有前幾年大陸竹雕拍賣因王式襄竹雕專拍引發熱潮那樣高,雕工比較精緻的約兩個多月薪水,較普通的半個月薪水就買到。


 


         個人始終認為寧可買貴,絕不能買錯,好的東西可遇不可求,當然要花較高代價,如果花的代價比行情高,因此種精品收藏家搶著要,當然會增值,不到幾年行情就會超過當初購買價。反之若買到不到代或者新仿,則血本無歸。


 


         竹雕文物作偽,古已有之,於今尤烈。近年來竹雕等雜項在文物市場高漲。但因竹雕文物傳世籌碼有限,於是見利忘義的不肖之徒,大肆造假竹雕文物充斥文物市場,收藏同好上當買到假貨也層出不窮,連我收藏竹雕二十餘年,日前都還曾買到染色做舊的新仿竹雕,更不用說是剛入門的同好。


 


         在此特別把二十餘年來收藏竹雕中,看到書上所寫或所聽到,以及個人經長期觀察比對發現的經驗,整理出來公諸於世,希望對竹雕同好在選購竹雕文物時有所幫助。


 


         收藏竹雕文物首在由各方面去辨別其新舊,不至於買到假骨董,然後能判斷其年代,不至以較高價位買到較低年代的,接下來要有鑑賞力能分辨作品的高下優劣,買到物超所值精品。最後有幸遇到落有名家款竹雕時,要能分辨其真偽,遇真品能當機立斷下手,不至事後懊惱不已。


 


如何鑑定分辨竹雕文物新舊?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則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老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的光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


 


2.看表面色澤


        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習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新仿的是新染上,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仿品一段時候後,外露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顏料不易附著,會被磨擦,逐漸退色變得比凹陷部分淡。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灑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5.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


      新仿斷面無污垢,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6.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7.竹根圓雕上手重量


        老件除了以上特徵外,因經百年以上脫水,上手時感覺重量輕,像脫胎漆器輕。新品感覺笨重,沒有輕巧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