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3.7 底長3.2 底寬2.1cm)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1-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2-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3-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4-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5-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5-2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6-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7-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8-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9-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10-1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1.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2.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3.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4.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5.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6.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7.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8.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09.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0.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1-1.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1.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2.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3-1.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3.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4.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5.JPG

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爐頂16.JPG

 

13-5-1.一件J021遼金白玉鏤雕秋山春水圖爐()頂的收藏經歷(2009.6.30)

 

         收藏到此爐頂的過程是頗為漫長及波折。話說二十幾年前,結婚前想買給未婚妻一只翡翠鑽戒,於是到台中市珠寶店較密集的中山路尋找。逛到小雅珠寶店時發現櫥窗裡佈置不同於一般店面,裡面是以精緻的中國古董佈置,襯托出不俗的品味。在其中最引起我注目的就是這件爐頂了,當下要求店東取出欣賞一番。

   

        詳細觀察,此物雖小,但玉質為荔枝黃沒帶任何雜質及裂痕,應屬和闐籽料。其刻工流暢,形神兼備,有遼金風格神韻。心動問多少願割愛,不料店東回答這些中國古董是向其父親借來佈置,並不販售。我不死心要求其當即打電話向其父親游說,結果還是不願讓出,只好作罷。

 

         過十多年後,在十幾年前有一年過年後想買只鑽戒給老婆,又舊地重遊,發現此爐頂仍在櫥窗裡,於是進入再度取出欣賞。此次,恰巧店東父親在場,才知道其本人為中部骨董界老前輩吳森基先生,早年開知名的小雅畫廊,專營臺灣現代名家作品,私下喜好收藏中國古文物,常在中部文化中心展示藏品,並留下不少圖錄。老先生溫文儒雅,談吐不俗,經一番交談,雙方滿投緣,再度要求其讓給晚輩,一償心願。於是他才鬆口,表示此精品不容易找,當初購得並不便宜,若送拍賣場肯定拍得很高,最後開了一個六位數字才願割愛。我心想此爐頂雖然夠精,但如此小巧,此代價卻太高,但又想此爐頂玉質雕工均上乘,且一面雕秋山,另一面雕春水,此種題材未曾見過,一般所見均為單一題材。心想精品是可遇不可求,於是以苦肉計表示薪水階級沒多錢,最後就以所領的一個半月的年終獎金作為還價基準而成交。

 

         其後,曾有意以爐頂當作收藏的一個專題,收集遼金元不同題材的一系列爐頂。不過,難度甚高,一者不容易找,再者好不容易找到合乎玉質及雕工的爐頂,少則要價十幾萬,大一點多者要價二十幾萬,實在下不了手。收藏了幾年,僅買到一個一樣小巧,但題材為單純春水,青白玉質,代價七萬,眼見目標無法達成,於是將此次一級青白玉爐頂跟同好交流了----清中白玉淺浮雕鼻煙壺及清白玉子岡牌。

       後來告知建國玉市擺攤的謝先生,他表示要協助找尋,陸續收了幾件,二十幾年來好壞僅11件,後來就放棄這個收藏項目。20231028日到建國玉市文物之旅,在一年輕人攤位上看到一件白玉鏤雕庭園人物圖帽頂,玉質不錯刻工還可以,是老件為元代風格,沒有宋代庭園人物神韻。一問價格令人扎舌,竟然開價40萬元,放下玉件趕快離去。

 

個人歷年所收玉頂

J210金元青白玉鏤雕雲龍紋爐頂

J210金元青白玉鏤雕雲龍紋爐頂09.JPG

J210金元青白玉鏤雕雲龍紋爐頂10.JPG

 

 

J211遼金白玉鏤雕鹿秋山爐頂

J211遼金白玉鏤雕鹿秋山爐頂1.JPG

J211遼金白玉鏤雕鹿秋山爐頂3.JPG

 

 

J320灰白玉鏤雕鷺鷥春水圖爐頂

J320灰白玉鏤雕鷺鷥春水圖爐頂1.JPG

J320灰白玉鏤雕鷺鷥春水圖爐頂3.JPG

 

 

J323遼金青玉鏤雕群鹿秋山圖爐頂

J323遼金青玉鏤雕群鹿秋山圖爐頂1.JPG

J323遼金青玉鏤雕群鹿秋山圖爐頂4.JPG

 

 

J360遼金白玉鏤雕海東青捕雁春水圖爐頂

J360遼金白玉鏤雕海東青捕雁春水圖爐頂01.JPG

J360遼金白玉鏤雕海東青捕雁春水圖爐頂04.JPG

 

 

J392宋白玉鏤雕牡丹鵪鶉富貴平安圖山子

J392宋白玉鏤雕牡丹鵪鶉富貴平安圖山子 01.JPG

J392宋白玉鏤雕牡丹鵪鶉富貴平安圖山子 06.JPG

 

 

J402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

J402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01.JPG

J402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05.JPG

 

 

J431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

J431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01.JPG

J431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帽頂04.JPG

 

 

J445元水銀沁白玉鏤雕鴛鴦戲荷圖小帽頂

J445元水銀沁白玉鏤雕鴛鴦戲荷圖小帽頂1.JPG

J445元水銀沁白玉鏤雕鴛鴦戲荷圖小帽頂3.JPG

 

 

J446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長方帽頂

J446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長方帽頂01.JPG

J446元白玉鏤雕荷塘鷺鷥圖長方帽頂05.JPG

 

 

  

      這種鏤雕的玉件到底是爐頂還是帽頂?從明末萬曆時期學者就有兩派看法,迄今據專家考據見仁見智見解仍分歧。一派認為傳世玉爐頂是由元代玉帽頂,至明中期在古物新用的風潮下,選用傳世元代玉帽頂嵌在木製爐蓋上作為蓋鈕之用。另外有一派則認為爐頂本來就是嵌在木製爐蓋上作為蓋鈕之用,從遼金元一脈相傳,因年代久遠木蓋皆腐壞,以至出土玉爐頂到目前仍未發現連木蓋,到明中期因好古之風,將市面上傳世玉爐頂再度嵌在木製爐蓋上作為蓋鈕,配置在宋瓷爐及三代銅鼎頂。因骨董市場需求量大,遼金元爐頂不足,所以到明末開始有仿古製作,然雕工較為笨拙。此說獲得較多古玉同好認同,因此古玉界稱此為”爐頂”,而不稱其”帽頂”。至於清代時期是否有仿造?則沒有記載或發現有可靠之實物,到民初時期好古興起,則出現以古法砣輪雕製仿古爐頂,但年代近尚未形成較厚皮殼及包漿。二十幾年前大陸開放,為應付臺灣市場需求,開始以電動工具大量雕製仿古爐頂。

     

    根據專家研究,從清宮遺存的許多帶有入藏時黃紙登記的“漢玉爐頂”中,不難看出諸如松靈老人、五禽秋葵、雙螭抱石、鶴鹿仙人玉頂飾,無論從題材上還是雕刻工藝上,多與兩宋時期的玉雕山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具有濃厚北方民族生活氣息的鶻捉天鵝,山林群鹿玉頂飾,則多為遼金遺物。鴛鴦臥蓮、鷺鷥荷葉、龍穿牡丹等玉頂飾,如結合元青花瓷器上的圖案和元代青瓷荷葉蓋罐的卷邊藝術造型特徵,則可視為同屬一個時代藝術範疇的作品。宋元時期的銅爐受金石學復古影響,實為仿古型藝術,反映在玉爐上其紋樣多仿製商周青銅器的紋飾,以減地淺浮雕技法為主。而傳世所見的鴛鷺紋玉頂飾的風格,多為仿生型鏤空玉雕琢,極具生活氣息,應屬兩個不同的表現藝術範疇。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風格,如果強糅合在一個以仿古風格為主的器物上,實在無法找到藝術的內在傳承聯繫。

    目前考古出土者最早為元代,而在傳世品中被認定為宋代玉紐的那些作品,與元代的這些作品形狀又有不同,例如宋玉樹下嬰戲圖紐、青玉人物紐,它們的不同主要在於形狀,宋代玉紐呈立的鴨蛋狀,上大下小,上部也是鏤雕、立體圓雕,底部扁平,底中間有一孔洞,似插在什麼東西上。元代玉紐呈饅頭狀,下部為一或圓或橢圓的底盤,底中間是成對的直穿孔或象鼻穿。所以專家認為宋代玉紐與元代玉紐用於兩種不同的器物上,分屬兩種不同的體系,但不排除元代玉紐製作受到宋玉紐影響的可能性。

  如果從各代玉材的特徵看,宋代玉料雖然主要來自新疆和田,但此時期玉材的來源並不通暢,所以好玉材並不多。遼金的玉材從出土資料看,主要為地方玉材,多玉璞留皮巧色。而元代朝廷免去淘戶差役,玉產地有和田及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匪力沙。“淘戶”採集的玉石,由多種途徑入內地,保證了元代官辦玉有足夠的用材。元朝初建,一切建制沿襲唐宋,尊禮守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我們從傳世品中所能見到的鴛鴦臥蓮、鷺鷥荷葉、龍穿牡丹等玉頂飾,其玉質都佳,結合紋樣、形制、琢工等方面分析,定為元代之作確實不無道理。

  

    2001年湖北明早期梁莊王墓發掘出土金帽頂共6件(金鑲玉龍帽頂2件、金鑲寶石帽頂4件),而金鑲寶石帽頂與元成宗、元文宗畫像所繪帽頂一致,應為元代皇室之物,現在此類器物是“帽頂”而非“爐頂”便可成為定論。

    但宋代玉紐呈立的鴨蛋狀,上大下小,底部扁平,沒有象鼻穿排除帽頂可能,其原先用途是爐頂,還是純粹是當山子擺飾?從宋代銅爐來看,多為仿古樣式,紋飾也以獸面、雲紋為多,而這類宋代玉紐器物的總體風格是仿生型,多雕刻山石、樹木、花鳥式樣,與爐體本身的仿古型藝術,應屬兩個不同的藝術體系,目前也還無法從考古出土品中證實是爐頂用途。

    另傳世大批被認為是爐頂的玉紐中,有一些題材為鶻捉天鵝、山林群鹿等的作品其內容多為北方民族的生活寫照,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極有可能是遼金時期的作品。但目前還無法從考古出土品中證實是遼金年代,因其造型及底部鼻穿孔也與元代玉帽頂類似,所以有專家暫時將此類玉器的製作年代歸之為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