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時期


 







 


 


 


漢代時期







 







 



 


 


 


 


六朝時期


 




 


 


 


 



唐代時期






 





 


 


 


 


宋代時期


 



 


 


 


遼金時期





 


 


 


 


元代時期





 





 



 



 


 


明代時期





 





 





 





 





 





 


 


 


 


清代時期




 


 





 





 





 





 






 





 





 




 






 


6B動物兇猛反惹人愛 穿越神話的瑞獸


 


        中國古代文獻資料中,有多處詳細記載了諸如饕餮、辟邪、麒麟、端、天馬、獬豸、狴犴、狻猊等異形動物的來源、形貌、性格及神奇能力,它們一般都具有神秘而兇猛的特點,並各自代表著某種特定的象徵,言之鑿鑿處,恍如真有其物。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最晚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神獸類的紋飾就大量出現在器物上,考古界普遍認為,它們除了具有辟邪與祥瑞的意義之外,很可能作為神徽或法器參與巫祭活動。到了殷商時期,真實與非真實的動物題材激增,虎、兔、牛、魚、鱉、蟬、蠶和鳥都被拿來入畫等,而非真實的動物形象則以龍和鳳為最常見,另外諸如怪鳥和神獸等異形動物也十分流行。


 


   商、周時期到春秋戰國時期,龍鳳紋飾愈見精美和崇高,至漢魏始,神獸題材的玉雕藝術很快迎來了再次大發展,這一波生命高潮盛于唐宋,風行元明清,影響直至今日,逐步形成了玉器家族中一個龐大而又十分有特色的體系,業內統一名之為瑞獸


 


  漢魏六朝玉器中的瑞獸形象,以辟邪、天馬和飛熊為多,其中圓雕玉辟邪尤為翹楚,一般造型誇張且富於變化,面容獰厲而勢態兇猛,肋生雙翅,翅分前後兩排羽,頭上有獨角或雙角,張口露齒,怒目前視,四肢粗壯有力,全身充斥著強烈的霸氣。


 


  唐代的瑞獸,基本繼承了漢魏的風格,但氣勢不夠兇猛而精美過之。宋代的琢玉技術,是傳統和出新的集大成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技法,這個時期的瑞獸,兼有漢魏六朝的神秘氣勢和唐五代的裝飾趣味,並且屢有新意。時而圓雕,時而鏤刻,時而浮雕、陰刻、鏤空三法並用,剛柔相濟、神韻兼備。其造型特點是于寫實中見誇張,往往綜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徵而四皆不像。遼金兩國的玉瑞獸,雕琢技法深受唐宋的影響,但風格氣息上卻可以獨樹一幟,具有強烈的民族個性,其比較流行的形象或源自於鹿,或取材于佛經。


 


  元代在大力壓制漢人的同時,卻積極的推廣漢人的文化,自然也就繼承了宋朝的琢玉技術。但元人疆域遼闊,視野寬廣,其勇於武力,叱吒戰場的性格對宋金玉器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氣勢第一,自然是元代審美的首要需求,在玉瑞獸這個特別能體現氣勢與力度的題材內,更顯造型誇張,刀法渾厚,個性張揚,其遒勁威猛之氣,充盈至極,幾已直追漢魏。


 


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在神話獸類中地位僅次於龍,


麒麟在民間則有豐年、福祿、美好之寓意


 


  明清兩代,瑞獸被人們賦予了更多吉祥和壓勝的意義,於是也更為流行,甚至深入到了政治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官服、建築、傢具、擺設、以至把玩件等,無不以瑞獸紋為主流。而這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麒麟。傳說麒麟為採天地之靈氣而生,雄性為麒,雌性是麟,世不恒有,可壽三千歲,每出必有嘉瑞,為王道中興的徵象,亦是明清時期一品武將的代表物。而明代風憲官的官服與清代御史的官服上,也都繡有獬豸的圖案,以表明其公正。玉辟邪,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內,重又流行,而神鹿、海狩、天馬、狴犴以及各種有名或無名的瑞獸等,亦為十分常見。因乾隆尚古,喜好以玉來摹制青銅器,於是饕餮紋復又大量重現。


 


  明代瑞獸的特點是刀法樸實,爽快有力,拋光強烈,但做工不甚講究,常常碾磨不夠平整,其器形多重大,以鎮和擺設為主流。而清代玉瑞獸多選料講究,造型富於想像力,注重細部表現,碾琢精緻,刀法多變,器表打磨圓潤光亮。而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吉祥意義,除了審美的情趣需求之外,祥瑞與壓勝的作用也更為明顯。如海馬負圖麒麟吐書麒麟送子狻猊呈瑞瑞獸銜葵等等,都是極為流行的題材。(來源:《藝術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