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款瓷胎開光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


(正面)




 



 


(背面)



 


(左側面)



 


(右側面)




 


(正面局部特寫)




 




 


(正面局部特寫放大)




 


 



 



 


 (背面局部特寫)




 


 (背面局部特寫放大)




 


 



 



 


 


(底部)



 


 


(底部特寫)




 


 (底部特寫放大)




 


(正楷藍色琺瑯彩堆料款式)



 


1987.10.12蘇富比倫敦拍賣目錄封面





 


 


 


 


清乾隆款銅胎鎏金鑲嵌畫琺瑯鼻煙壺---翻拍自拍賣圖錄


 



 


 


 


 


清乾隆款銅胎鎏金鑲嵌畫琺瑯鼻煙壺底款---翻拍拍賣圖錄


 







     



一件乾隆款瓷胎開光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收藏經歷


 


         我的鼻煙壺收藏中,較精緻的幾乎均來自一位老前輩,此前輩原收藏清三代瓷器,二十幾年前改收鼻煙壺,後來又迷上琺瑯器擺件,逐漸放出手上鼻煙壺。此前輩所收藏文物等級,在中部骨董界頗受肯定,但很有個性,好面子,喜怒常形於色,老人卻小孩性。


 


          在與其交往20餘年來,均依循敬老尊賢原則,得到其信任。當其收到新藏品現寶時,是精品就不吝讚賞,並順便問問進價多少?價位還可以接受,就請其玩膩了日後要讓再告知;若覺得不是很好,就閉口不予置評。


 


          等過一陣子他來電詢問,我對他那一件文物是否有興趣時?就有機會了,若是平日心儀對象,便馬上趕過去。有時可能是他找到同材質更精的鼻煙壺,要把二軍脫手;或某件把玩過一陣子膩了;或者又看上那件文物想買錢還不足;還是當月買超了,支票到期要籌錢,各種狀況都曾發生。前面兩種狀況,他會在電話中指定我曾現寶過,為他內心已有譜的喜愛文物,要我帶去互相交流;要是他堅持一要現金,則是跑三點半,那就是我主動挑選其精品標的的機會了。


 


         這時我會挑其平日最珍愛的雞胗頭,他會捨不得割愛,我會表示前輩已玩過一段時間,就算讓給晚輩暫時保管玩玩吧!於是成交前,雙方有時會再附帶立下一張切結書:


1.買方在滿六個月時,若無意收藏,可要求賣方以原價收回,等於買方可以不用花錢免費玩半年,而賣方可得到無息資金周轉半年。


2.賣方在滿六個月時,若捨不得賣,可以原價加一成贖回,等於買方可以獲得一成利息的利潤。


3.超過六個月以後,買方若日後有意脫手,要先諮詢賣方是否收回?價格由原買方依據當時行情決定要賣價位,原賣方有優先承購權利。


 


          一般而言因其已玩過一陣子失去了新鮮感,而他又不斷地再買進其他文物,所以就沒有多餘的錢贖回。不過,就曾經有過一件鼻煙壺雙方都很喜歡,而歷經三次來回交流記錄。梁兄常開玩笑說我是他的提款機,缺錢時不向開工廠的兒子開口要,就來電交流周轉。的確我手上總保留一筆戰備款,應付不時之需,如見到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精品,能當機立斷下決心下手收藏,我總是盼望等候老前輩來電要求交流。老前輩也喜歡找我,因為雙方收藏項目類似,投機能引起共鳴,老前輩愛面子,一向對外宣稱純收藏家,而我會保留他的面子,不會當面吐嘈”,口風緊不會四處宣揚我向他買進甚麼東西,我懂貨不需他任何說明及保證,交易一向乾脆付現不開票。而且讓給我的文物一二十年來都始終保存著,他還有機會交流回去,若賣給業者或其他同好,有賺頭可能兩三下就不知道轉售到那裡,再也看不到找不回來了。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就成為老前輩最主要的顧客了,如此經歷20餘年來,我的鼻煙壺數量及其他精品文物就一件件增加了。


 


           此件清乾隆款瓷胎開光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為老前輩,十餘年前向台北市一專營鼻煙壺及雜項骨董商所購得,此骨董商目前仍活躍在兩岸骨董市場,據此骨董商表示購於英國。老前輩收到此壺後即電話告知此事,隔日我即前往觀賞,老前輩並秀出1987.10.12蘇富比倫敦拍賣目錄,這目錄封面為同造型及畫面鼻煙壺,此壺原屬知名收藏家EDMUNDF.DWYER(1906-1986)所有,成交價為2萬英鎊。但詳細閱讀說明及照片為銅胎鎏金鑲嵌畫琺瑯,雖然兩者紋飾及仕女畫工相同,但現貨為瓷胎開光琺瑯彩,並非同樣材質。問其進價,表示不可能脫手,不願透露進價多少。


 


          此後彼此見面均不再提到此壺,如此經過幾年,終於等到有一天老前輩來電,經一翻寒喧後,他表示看我要他那一件鼻煙壺,他可考慮釋出,後來他承認翌日有一張支票到期需要軋票。我當下提出要此壺,他表示此壺為非賣品,而且當初進價太高了,我可能無法接受,於是終於說出進價,我表示此價我是可以接受,但一下子要馬上籌出這一大筆錢是沒辦法,若是部分付現,部分拿東西交流才行得通。問明其需要數目為10塊大洋,我表示此數可以籌出。但他要拿我的什麼同等值骨董來抵呢?不料他電話中點名要我一件收藏10餘年,也列為非賣品的宋元哥窯三足爐,這真難抉擇,於是請他讓我考慮一晚。


 


初步評估是否琺瑯彩乾隆真品?


         首先思考此清乾隆款瓷胎開光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與拍賣圖錄之銅胎鎏金鑲嵌畫琺瑯,兩者紋飾及仕女畫工雖然相同,但現貨為瓷胎開光琺瑯彩,並非同樣材質,有沒有可能都是乾隆的東西是值得懷疑?會不會是後仿?造辦處有沒無先例製作出相同造型.圖案,但卻不同材質的鼻煙壺?


 


根據造辦處琺瑯作檔案曾有記載:


雍正元年四月十一日


做得銅胎節節雙喜琺瑯鼻煙壺一件


四月十一日


做得銅胎節節雙喜琺瑯鼻煙壺一件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


做得玻璃胎燒琺瑯節節雙喜鼻煙壺一件


此玻璃胎目前由台北故宮收藏,但同造型.畫工的兩件銅胎鼻煙壺,則不知何在?


可見有此相同造型.圖案,但卻不同材質的鼻煙壺先例。


    


再整體評估是否值得加價交換?     


再思考如以宋元哥窯三足爐再貼十塊換取是否值得?


宋元哥窯三足爐若到代,在國際拍賣是有新台幣百萬行情,但在當時學術界對哥窯是否宋代就有存疑?原因在宋代歷史及著作書籍從來找不到有哥窯記載,宋代墓葬從來未出土過哥窯瓷器,宋代窯址也從來未曾出土哥窯瓷片。(這點近年來已經過確認,以前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宋哥窯,都只是元哥窯,根本沒有宋哥窯),此哥窯三足爐個人判斷是明以上,但高古瓷器在台灣是曲高和寡,能分辨看得出少之又少,願意下手買的更少。而鼻煙壺這項目雅俗共賞,兩岸三地再加上歐美收藏家都收,以後若要脫手較易。這兩件當初進價價差剛好十塊大洋,彼此都不吃虧,而且互相交流文物趁機嘗鮮。於是翌日早上就帶著哥窯三足爐及現金前去交流,如今已是八年前舊事了。


 


 


 


          在眾多畫琺瑯鼻煙壺傳世品中,為何唯獨缺少瓷胎畫琺瑯的鼻煙壺呢? 按說所有畫琺瑯煙壺中,應該數玻璃胎畫琺瑯的工藝最難(因為玻璃與琺瑯釉的熔點接近),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相關的傳世品。 瓷胎畫琺瑯煙壺在製作工藝上有無障礙?


 


           故宮權威專家夏更起表示: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未解之謎,從製作工藝上來講,瓷胎畫琺瑯鼻煙壺並沒有任何障礙,但是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見到過任何一件傳世瓷胎畫琺瑯鼻煙壺,包括耿寶昌等專家也都沒有見過。


 


          查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的檔案也沒有相關的瓷胎畫琺瑯煙壺的製作紀錄,地方上的檔案更少(北京、廣東兩地),也沒有相關製作的記載。


 


          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將粉彩誤當成琺瑯彩,包括將廣彩(廣東當地的粉彩瓷器,區別於景德鎮產的粉彩)誤當琺瑯彩的情況。 前不久聽說遼寧撫順有兩件琺瑯彩瓷鼻煙壺,我還沒有見到實物,不便輕易下結論。 可以這麼說,一旦出現了傳世的瓷胎畫琺瑯彩鼻煙壺,將價值連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