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阿水所購清中期竹雕名家筆筒


清中期(周灝)芷岩款竹陰刻竹石蘭花圖小筆筒




 


 



 






 






 


 


清中期杜書紳款浮雕廬陵夜讀圖筆筒





 




 



 


 


清中期竹汀居士(錢大昕)款浮雕福鹿壽圖筆筒



 



 



 




 



幾件清中期竹雕名家筆筒(周芷岩竹陰刻竹石菊花圖小筆筒、杜書紳浮雕廬陵夜讀圖筆筒及錢大昕浮雕福鹿壽圖筆筒)的收藏經歷


 


          認識阿水已十幾年,他是大陸單幫客,後來到台中依親落地生根,聽說為了拿到身分證,還去當了國民兵。他初期進紫砂壺及字畫在玉市賣,我是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認識,向他買進一些早期壺及近代書畫。後來他慢慢轉型變為古玉及竹木雜項專業賣家,在目前玉市業者中是少數能拿出高檔雜項的賣家。


 


          阿水骨董文物來源原來是到大陸進貨,但近年來大陸經濟景氣遠比台灣好,較精文物不易找到,偶而看到價格都飛漲,而台灣藏家普遍眼高手低,買回普通等級,藏家看不上眼變存貨,買回高等級,藏家價位出不到本錢,所以阿水跑單幫換成反向操作,改跟台灣藏家拿貨帶到大路脫售。兩岸文物流向,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令人不甚噓唏!


 


           阿水為人隨和實在,口風緊有信用,因此能獲得許多交往的藏家信賴,願意將手中藏品讓他挑選去市場脫手。這種信賴在現今不景氣的骨董市場中是非常重要的,若每件文物都要買斷方式進貨,那資金壓力很大,能進得的貨將很有限,因此阿水在目前玉市業者中是少數貨源源源不斷,而且能拿出高檔雜項的賣家。


 


          經詢問此老藏家雖以印石篆刻為主,但仍藏有一些文房竹木雕雜項,於是其間要求阿水請老先生釋出我有濃厚興趣得竹雕文物。約五年前有次就帶來一件芷道人款竹陰刻竹石蘭花圖小筆筒,詳加檢視:


 


仔細檢視:


1.看到褐黃色色皮,是清中期到代東西。


2.看竹石蘭花圖雕工為陰刻,為傳世所常見以刀代筆之陰刻竹枝葉風格,雕工俐落流暢,有名家格。


3..再以放大鏡檢視題詩及落款,其雕刻凹處顏色與表面色皮一致,裡面藏有自然污垢,以手摸過不礙手,表示經常年使用,已磨掉稜角,變得柔順,題款及落款應均為舊刻。詩文雕工生動流暢,落款為傳世頗為普遍之芷道人款,是否是周芝岩所刻?不敢下論斷。不過由題款及落款雕刻流暢程度,極可能為周芝岩所刻。


 


 


初步評估:


         竹石蘭花圖雕工及題款及落款刀法俐落流暢,為周芝岩傳世常見以刀代筆風格,題材也為傳世所常見之陰刻陰刻竹枝葉風格。由褐黃色色皮、雕刻題材及刀法風格,綜合各項判斷此件為清中期周芝岩真品竹雕機率極高,此種竹雕大名家開門作品可遇不可求,若要價合理一定要把握機會。


 


         問了價錢,因屬小件筆筒,加上刻工簡單,所以開價還能接受,於是再殺低價位後成交。


 


          竹木牙角雕經百年傳世使用,常在表面留下污垢,堆積在雕刻深處,使原先細微雕刻被掩蓋看不清楚,此竹透雕筆筒亦不例外。於是回家後,以含蠟具有清潔及保養兩種功能的碧麗珠喷洒 ,再用牙刷來回清洗,圖案陰刻部份有舊填褐黑色漆,以突顯竹石菊花圖,則予以保留原貌,題款及落款則未填漆,以細針將其間污垢慢慢逐一挑除,最後再以含蠟成分較高的碧麗珠喷洒給予一層保護,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整個筆筒煥然一新,連文字永字八法都清清楚楚。再經不斷的以豬鬃毛刷來回刷動及把玩,很快就恢復了原有包漿光澤。


  


           拿出所有竹雕有關書籍逐一查閱,查到 王世襄 先生所著---“竹雕鑑賞124頁,一件上海博物館藏芷道人款竹石圖筆筒的拓本,其竹石雕刻風格及落款(乾隆八年---芷道人)方式和筆法,與此筆筒極相似。


 


整體評估:


          竹石蘭花圖雕工及題款及落款刀法俐落流暢,為周芝岩傳世常見以刀代筆風格,題材也為傳世所常見之陰刻陰刻竹枝葉風格。由褐黃色色皮、雕刻題材及刀法風格,應為周芝岩作品。只是尺寸略小點,雕刻題材不是周芝岩中晚期巔峰代表作---陰刻加淺浮雕仿李唐繁複式山水風格,否則身價必不凡。然此筆筒雖係小品,亦足把玩耳!


 


           後來又陸續收了以下幾件清中期竹雕筆筒:清杜書紳款浮雕廬陵夜讀圖筆筒、清竹汀居士(錢大昕)款浮雕福鹿壽圖筆筒、清竹浮雕赤壁泛舟圖筆筒及清竹高浮雕迎駕圖筆筒。


 


 


 


 


 


 


周顥生平與活動情形


   


            周顥(1685–1773),字晉膽,號芷巖又作芷岩,又號雪樵、芷道人、芷叟、樵叟、堯峰山人等,晚號髯痴,人呼為周髯。竹雕刻作品多以芷道人、晉瞻、芷岩、芷喦題款。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世居嘉定城南的南翔鎮。


 


         周顥生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享年八十九歲,無子,能書擅畫善於竹雕刻,一生跨越清代康雍乾三朝盛世。周顥於嘉定三朱、吳之璠、封錫祿之後,在清康熙晚期至清乾隆年間,是一位書畫家兼竹雕刻家。


 


          周顥別樹一幟,融合南北宗畫法施於竹雕刻中,雕刻竹以刀代筆的靈巧手法,與卓越的繪畫功力,開創竹雕刻合南北宗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的竹雕刻藝術影響深遠。


 


        周顥(1685–1773)自幼學習書畫,並曾得清初四王之一王翬(1632–1717)的指導,周顥所做山水畫相當秀潤,尤其工於模仿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畫風,上海博物館藏有周顥「擬黃鶴山樵山水圖」。周顥也能作人物畫,所仿古代人物畫也相當精妙。此外更擅長畫竹,畫竹風格近明代夏昹(1388–1470),而周顥之奇縱變化興酣落筆,不論風枝或雨葉,都栩栩如生。書法方面,周顥擅作行草書,書風跌宕奇偉。竹雕刻家自嘉定三朱以來大多能繪畫,一般是竹人兼畫師,周顥則是畫師兼竹人,雖然周顥能書擅畫,但書畫名氣卻被自己卓越的竹雕刻技藝所掩蓋。


 


         周顥以刀代筆的雕刻技法,別樹一幟,其所雕刻之物,常出於意想之外,人無耳目,屋無窗櫺,樹無細點,橋無略彴等,俱非他人能及。合南北宗為一體的風貌,有著濃郁的筆情墨趣,是竹雕刻史上的關鍵人物。周顥擅長多種雕刻技法,有繼承也有創新,更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周顥是畫家兼竹人,其竹雕刻作品無論是早期的陷地深刻,還是晚期的陰文深刻兼及淺刻,都有濃厚的畫意和文人趣味,尤其是周顥晚年形成的,合南北宗為一體的竹雕刻風貌,更不是泛泛之輩所能夠輕易模仿的。清代竹雕刻名家韓潮,模仿周顥的竹雕刻山水技法,尚且「雅飭遠遜」,何況是其他凡夫俗子。後來的竹雕刻家,卻紛紛採用陰文淺刻技法雕刻竹器,草率簡略的作品漸漸增多,精鏤細琢的作品漸漸減少,這是周顥始料未及。周顥以刀代筆深刻兼及淺刻的雕刻技法,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中國竹雕刻藝術史,起了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從此竹雕刻藝術發展,由傳統的深刻兼透雕、圓雕及高浮雕等技法,逐漸被平面的陰文淺刻技法與淺浮雕雕刻技法所取代。


 


 


 


周顥的雕刻傳承


   


         清金元鈺(1807 前後)撰《竹人錄》與呂舜祥(1954 前後)撰《嘉定的竹刻》,兩本書中就收錄與周顥雕刻傳承有關竹人七人。周顥的姪子:周笠;周顥的學生:嚴煜、吳嵩山、杜世綬、徐樞、孫效泉;徐樞的學生徐宣。


 


杜書紳


         杜書紳,字紫佩,一字顓書,號芳椒,人稱芳椒山人。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周顥的學生。主要活動約在清乾隆(1736–1795)年間前後。


 


         清金元鈺撰《竹人錄》中有關杜書紳記載:


諸生,杜書紳,字顓書,號芳椒山人。


 


         杜書紳,但是光緒七年刊行的《嘉定縣志》作杜世綬,字紫佩,號芳椒。


 


        張鴻年先生說:「在上海收得的細竹蜨扇,署杜世紳。署世綬、書紳的刻件都未見過,世與書之誤呢?還是傳抄之誤?各書所載,都號芳椒」。


 


        杜書紳為諸生,善畫墨竹,竹雕刻也有名。博物館今尚未見確實可信傳世品。


 


 


 


錢大昕生平與活動情形


          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徵,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清王昶(1725–1806)撰《春融堂集》〈詹事府少詹事錢君墓志銘〉中記載:


錢大昕生於清雍正六年 正月初七 ,卒於清嘉慶九年 十月二十日 ,享年七十七歲。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乾隆(1736–1795)年間前後。


        呂舜祥撰《嘉定的竹刻》中有關錢大昕記載:


錢大昕,乾隆時人,號曉徵,一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十五歲進秀才,有神童之稱。乾隆甲戌成進士,壬辰補侍講學士,後升少詹事。凡文字、音韻、訓詁、歷代典章、制度、官制、民族、年齒、古今地理沿革、金石,畫像、篆隸及九章算術、今中外曆法,尤長於歷史元史,沒有一樣不澈底明曉他是非疑似,也擅竹刻,但為其他學問所掩而不著名。


          錢大昕十五歲進秀才,有神童之稱。清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 考取進士 二甲 第四十名。清乾隆三十七年任補侍講學士,後升少詹事。凡文字、音韻、訓詁、歷代典章、制度、官制、民族、年齒、古今地理沿革、金石,畫像、篆隸及九章算術、今中外曆法,均有研究,尤長於歷史元史。著作很多有:《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十駕齋養餘錄》三卷、《廿二史考異》一百卷、《諸史拾遺》五卷、《元史氏族表》三卷、《疑年錄》四卷、《經典文字辨正》、《潛研堂文集》五十卷、《潛研堂詩集》十卷、《潛研堂詩續集》十卷、《潛研堂金石文目錄》八卷、《恆言錄》六卷、《竹汀先生日記鈔》三卷……等書,內容包羅萬象。


錢大昕也擅竹雕刻,但為其他學問所掩而不著名。


 


 


 


此文引用好友 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