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郭氏姐弟所購竹雕文物


 


清中期周芷岩款竹刻秋山圖筆筒


 








 


 


清早期竹透雕竹林七賢圖香筒




 



 


 


清中期雲亭款(嚴煜)竹刻山水人物圖臂擱




 



一件清中期周芝岩款竹刻秋山圖筆筒的收藏經歷


 


         此次所提賣家是X草堂的郭氏姐弟,郭氏姐弟出道甚早,大概二十幾年前就開始到大陸跑單幫,初期主要專長為竹木牙角雕雜項方面。二十幾年前我在玉市文物之旅就認識小郭,當時剛退伍只提一小皮箱往來北中南玉市擺攤,常在臺北市光華玉市及台中市公園路玉市遇到,他進的貨都是文房小品,有相當品味級數,不過要價也不低。他的貨迄今仍讓我記憶深刻的文物有兩件,一件是二十幾年前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見到的清中期竹雕羅漢像,裝在清代原裝木製錦盒,竹雕羅漢像很小約3-4公分,雕工相當細緻傳神,但價格甚高開價8萬,只能作罷!另外一件是在光華玉市見到的清中期鄧渭竹陷地雕白菜圖筆筒,要價55,也只好放棄。如以現在看當然不貴算,但試想當年一個教師月薪只有不到兩萬元的水準是相當高價的。對於他的貨雖然相當讚賞,但只能純欣賞,記憶中買過較精的只有一件清早期竹透雕竹林七賢圖香筒而已,所以並無深交。


    


         至於 郭 小姐是在十幾年前在臺北市光華玉市認識,買了她的一件清中期雲亭款(嚴煜)竹刻山水人物圖臂擱,留下個人電話要她有進級數較高竹雕能告知。後來有一次她由高雄來電告知進了兩個不錯的筆筒,一件是無款的竹高浮雕筆筒,另外一件是芝岩款竹陰刻秋山圖小筆筒,問是否有興趣?我表示高度興趣,但要如何看貨過?高雄很少去路況不熟,還要千里迢迢前往實屬不便。她表示近日會開車由高速公路送貨到臺北的X草堂建國店,可以約在中部交流道下看貨,但等了十幾天仍未聞其要北上訊息。剛好學校快要放連續春假,全家有意到北部玩,於是連絡請她將筆筒先寄到建國店,屆時我再前去看貨。


 


終於等到春假,撥空檔前往其建國店看貨,是由其弟小郭負責,說明來意,小郭表示其中一件無款的竹高浮雕筆筒已經被買走,只拿出芝岩款竹陰刻秋山圖小筆筒,詳細檢視:


仔細檢視:


1.看到褐色色皮,是清中期到代東西。


2.看秋山圖雕工為陰刻,為傳世所常見以刀代筆之陰刻仿倪式簡單山水風格,依此風格判斷應是清中期風格,雕工俐落流暢、佈局合宜,有名家格。


3.再以放大鏡檢視其筆筒上下斷面,其竹絲的點狀有明顯突出,但還沒明顯破裂情形,在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佈其中,根據個人獨到的竹雕經驗判斷---這是清中期竹雕才有的風化特徵。


4.再以放大鏡檢視題款及落款,其雕刻凹處顏色與表面色皮一致,裡面藏有自然污垢,以手摸過不礙手,表示經常年使用,已磨掉稜角,變得柔順,題款及落款應均為舊刻。落款為傳世較多之芷岩款,是否是周芝岩所刻?不敢下論斷。不過由題款及落款雕刻流暢程度,極可能為周芝岩所刻。


 


初步評估:


     其秋山圖雕工及題款及落款刀法俐落流暢,為周芝岩傳世常見以刀代筆風格,題材也為傳世所常見之陰刻仿倪式簡單山水。由褐色色皮、雕刻題材及刀法風格以及斷面竹絲的點狀有明顯突出,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佈其中,綜合各項判斷此件為清中期周芝岩真品竹雕機率極高,此種竹雕大名家開門作品可遇不可求,若要價合理一定要把握機會。


 


         問了價錢,因屬小件筆筒,加上刻工簡單,所以開價還能接受,於是問是否能給予折扣優惠?小郭表示貨是姐姐的,他沒有辦法調降。請其讓我與 郭 小姐電話直接連繫,我就表示當時不是說有兩件筆筒?為何我還沒看到就賣給別人,電話中 郭 小姐表示報歉,說是因老顧客來店坐,沒有其他文物可供其欣賞,只好拿出此兩筆筒給他看,事先就表明已有買家預約,所以只能看不能賣,那知客人看中其中的無款的竹高浮雕筆筒硬要,因是老顧客只好賣給他。為了表達歉意,此芝岩款竹陰刻秋山圖小筆筒可以算比原開價便宜一點,我表示此筆筒皮殼風化嚴重品相較差,再殺低價位後成交。


 


         竹木牙角雕經百年傳世使用,常在表面留下污垢,堆積在雕刻深處,使原先細微雕刻被掩蓋看不清楚,此竹透雕筆筒亦不例外。於是回家後,以含蠟具有清潔及保養兩種功能的碧麗珠噴灑 ,再用牙刷來回清洗,陰刻部份如圖案、題款及落款,則以細針將其間污垢慢慢逐一挑除,最後再以含蠟成分較高的碧麗珠噴灑給予一層保護,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整個筆筒煥然一新,連文字永字八法都清清楚楚。再經不斷的以豬鬃毛刷來回刷動及把玩,很快就恢復了原有包漿光澤。


   


整體評估:


       其秋山圖雕工及題款及落款刀法俐落流暢,為周芝岩傳世常見以刀代筆風格,題材也為傳世所常見之陰刻仿倪式簡單山水。由褐色色皮、雕刻題材及刀法風格以及斷面竹絲的點狀有明顯突出,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佈其中,綜合各項判斷此件為清中期周芝岩真品竹雕機率極高,只可惜表面皮殼風化嚴重致品相稍差些,尺寸略小點,雕刻題材不是周芝岩中晚期巔峰代表作---陰刻加淺浮雕仿李唐繁複式山水風格,否則身價必不凡。然此筆筒雖係小品,亦足把玩耳!


 


         郭小姐後來又有過一次,由高雄來電告知進了一件清中期筠穀款透雕仕女及詩文臂擱,價位五萬多,問是否有興趣?我表示有興趣,此次她表示直接以快遞寄來給我看貨,翌日收到後詳細檢視,上方刻一首詩文,落近香仙史書贈,中間鏤空一大圓圈當窗戶,一仕女在窗邊攬鏡整髮,臂擱右下方刻筠谷款。


 


初步評估:


1.詩文刻工流暢,仕女雕工婉約傳神,像明末清初風格,有名家格。


2.皮殼色為褐色,也是明末清初特徵。


3. 楊謙字筠谷,活動年代康熙末年-乾隆初期,擅長以陷地陰刻搭配淺浮雕技法。此與臂擱褐色皮殼色明末清初特徵不符,與其透雕技法亦不合。


 


 


      於是找來梁兄共同研究獲得一致共識:


此臂擱為明末清初年代,與筠谷年代及風格皆不符合,其年代應比筠穀更早,不是筠谷所製作,可能是近香仙史在明末清初所雕刻,後來為楊謙所收藏而加刻筠谷兩字,或者是骨董商所妄加刻。


因找不到原刻近香仙史之資料,再加上背面蛀孔嚴重品相差,且要價很高,於是放棄予以寄還。此 後郭 小姐就未曾再來電連繫了。


 



2013.6.24後記:今日上網查竹雕資料,無意間查到此件照片


下載網路-


清楊謙刻仕女詩文臂擱-北京保利201166日成交價¥184,000




原說明:臂擱色澤紅潤包漿厚重器形圓整無絲毫變形。其上有填詞一首,詞牌名為《右調減字木蘭花》,筆法精細工整。臂擱中間雕一仕女,仕女髮髻高聳,面目秀美,姿態婀娜,眉目清晰,衣飾細節流暢,仕女的面部、髮髻、服飾為典型的清代雕刻人物技法,其準確而精當的刀法勾畫出仕女文靜俊俏之美和怡然閒適的神態。故宮博物院藏有類似題材作品,亦可參照。所刻詩文與雕刻又有聯繫,既有各自的獨立性,情節上又互相呼應,使兩部分上下一致。臂擱右下刻有“筠谷”兩字,為清代藝術家楊謙表字。楊謙字筠谷,號吉人,嘉定人。尤工牙竹,又善琢研,工小篆,善寫梅,墨竹亦能入品,有《吉人印譜》,頗有盛名。臂擱造型清秀,雕刻技法犀利,細節刻畫精湛,詩雕合一,意趣儼然。銘文:“誰能消受,卻帶三分紅杏瘦。似笑還顰,對面原非兩個人。劉郎須記,要數佳人他第二。除我除他,此外如何得見些。右調減字木蘭花書贈久老長兄。近香仙史。”


 


 


          至於其建國店,因剛好在熟識的葉先生"X隔壁,以前每次北上文物之旅去找葉先生時,會順道去參觀,但進去看櫥櫃內展示文物,小郭並未起身在旁看是否須上手服務?都是在其櫃台繼續做自己的事,有時甚至連打聲招呼都沒有。我認為看店服務是過與不及都不好,全程緊迫釘人會讓買家有不被信任及壓迫感,但有顧客進來時,最少應先打個招呼,放下手邊工作,前去詢問顧客喜歡什麼項目文物後?告知若有需要上手請提出,再讓買家獨自欣賞櫥櫃內展示文物,或拿出買家感興趣文物供其鑑賞。如此去了幾次始終如此,有不被尊重感覺,我想小郭不再是昔日那個跑玉市的小郭,如今生意做大了,除了在高雄、臺北開店,還前進北京開店,來往的都是有錢的大買家,那裡還搭理你這小咖,於是這十幾年來就未曾再上其門。


 


 


 


 


 


 


 


 


周顥生平與活動情形


   


    周顥(1685–1773),字晉膽,號芷巖又作芷岩,又號雪樵、芷道人、芷叟、樵叟、堯峰山人等,晚號髯痴,人呼為周髯。竹雕刻作品多以芷道人、晉瞻、芷岩、芷喦題款。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世居嘉定城南的南翔鎮。


 


    周顥生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享年八十九歲,無子,能書擅畫善於竹雕刻,一生跨越清代康雍乾三朝盛世。周顥於嘉定三朱、吳之璠、封錫祿之後,在清康熙晚期至清乾隆年間,是一位書畫家兼竹雕刻家。


 


     周顥別樹一幟,融合南北宗畫法施於竹雕刻中,雕刻竹以刀代筆的靈巧手法,與卓越的繪畫功力,開創竹雕刻合南北宗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的竹雕刻藝術影響深遠。


 


    生平事蹟詳見清錢大昕(1728–1804)撰《潜研堂文集》〈周山人傳〉記錄有關周顥之傳記。


 


     清王鳴韶在〈嘉定三藝人傳〉中也有關於周顥畫風與竹刻技藝的記載:


周顥字晉瞻,一字芝(芷)巖。工畫山水、人物、花卉俱佳,而尤長於竹,風雨雪月,短長欹側,皆入逸品。識者謂畫竹一派近在崑山夏太常,而顥之奇縱變化,有前人所未見者。至於細竹中兼寫人物、山水更為奇絕。山水於諸大家,無所不有臨撫,可以亂真。而尤長於刻竹器,皴擦勾掉,悉能合度。無論竹筒竹根。淺深濃澹勾動(原誤應為勒)烘染,神明於規矩之中,變化於規矩之外,有筆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筆之妙在神韻,其法度之變化尚在紙上。顥之所刻出於意想所不及,人無耳目、屋無窗櫺、樹無細點、橋無略彴,俱非他人所能及。於松鄰父子、吳之璠、沈兩之之後,別樹一幟矣。顥長身多髯,丰度瀟酒,和靄可親。食酒數石不亂,無子,卒年八十有九。


 


    清蔣寶齡(1781–1840)撰《墨林今話》中記載:


周芷巖,字晉膽,嘉定南翔鎮人。山水秀潤,仿黃鶴山樵最工。余友徐竹坪云:芷巌幼曾問業於王石谷,得其指授。所臨石谷枯樹圖長卷,不亞於原本……


 


    周顥(1685–1773)自幼學習書畫,並曾得清初四王之一王翬(1632–1717)的指導,周顥所做山水畫相當秀潤,尤其工於模仿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畫風,上海博物館藏有周顥「擬黃鶴山樵山水圖」。周顥也能作人物畫,所仿古代人物畫也相當精妙。此外更擅長畫竹,畫竹風格近明代夏昹(1388–1470),而周顥之奇縱變化興酣落筆,不論風枝或雨葉,都栩栩如生。書法方面,周顥擅作行草書,書風跌宕奇偉。竹雕刻家自嘉定三朱以來大多能繪畫,一般是竹人兼畫師,周顥則是畫師兼竹人,雖然周顥能書擅畫,但書畫名氣卻被自己卓越的竹雕刻技藝所掩蓋。


  


    周顥以刀代筆的雕刻技法,別樹一幟,其所雕刻之物,常出於意想之外,人無耳目,屋無窗櫺,樹無細點,橋無略彴等,俱非他人能及。合南北宗為一體的風貌,有著濃郁的筆情墨趣,是竹雕刻史上的關鍵人物。周顥擅長多種雕刻技法,有繼承也有創新,更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金西崖(1890–1979)在《刻竹小言》稱讚周顥:


「余意此法(陷地深刻)設非自芷巖始,亦自芷巖而臻其妙」。


 


    清馮金伯(1791 前後)撰《墨香居畫識》中稱周顥「早年以竹刻名,後專精繪事,遂不苟作」。


 


    金西崖更指出:


芷巖山水,以陰刻為主,功力自深。其輪廓皴擦,多以一刀刓出,闊狹淺深,長短斜整,無不如意。樹木枝幹,以鈍鋒一剔而就,有如屈鐵。刀痕爽利,不若用筆或有疲杳之病。刀與筆工具不同,故雖是南宗皴法,或具斧劈意趣。所謂「畫手所不得到者,能以寸鐵寫之」蓋指此。所謂合南北宗為一體,亦指此。在竹刻史中,芷巖乃一關鍵人物,刀法有繼承,有創新,更有遺響。清代後期,竹刻山水,多法南宗,不求刀痕鑿跡之精工,但矜筆情墨趣之近似。於是精鏤細琢之製日少,荒率簡略之作日多,其作畫刻竹之功力,又遠不逮芷巖,於是所作亦無足觀矣。芷巖之遺響若是,固非其始料所及也。


 


    褚德彝(1871–1942)在《竹人續錄》之〈竹尊宧竹刻脞語〉中指出:


嘉定周芷巖刻山水,始用刀作凹凸皴法,後來仿刻者甚少。近見韓蛟門刻山水,亦仿芷巖刻法,雅飭遠遜矣。


 


    周顥是畫家兼竹人,其竹雕刻作品無論是早期的陷地深刻,還是晚期的陰文深刻兼及淺刻,都有濃厚的畫意和文人趣味,尤其是周顥晚年形成的,合南北宗為一體的竹雕刻風貌,更不是泛泛之輩所能夠輕易模仿的。清代竹雕刻名家韓潮,模仿周顥的竹雕刻山水技法,尚且「雅飭遠遜」,何況是其他凡夫俗子。後來的竹雕刻家,卻紛紛採用陰文淺刻技法雕刻竹器,草率簡略的作品漸漸增多,精鏤細琢的作品漸漸減少,這是周顥始料未及。周顥以刀代筆深刻兼及淺刻的雕刻技法,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中國竹雕刻藝術史,起了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從此竹雕刻藝術發展,由傳統的深刻兼透雕、圓雕及高浮雕等技法,逐漸被平面的陰文淺刻技法與淺浮雕雕刻技法所取代。


 


 


周顥的雕刻傳承


   


     清金元鈺(1807 前後)撰《竹人錄》與呂舜祥(1954 前後)撰《嘉定的竹刻》,兩本書中就收錄與周顥雕刻傳承有關竹人七人。周顥的姪子:周笠;周顥的學生:嚴煜、吳嵩山、杜世綬、徐樞、孫效泉;徐樞的學生徐宣。


 


    清金元鈺撰《竹人錄》中有關嚴煜記載:


煜,字敬安,居南翔寺,工畫山水花鳥,自寫性靈饒有生趣,從周芝巖學刻竹,得不傳之祕。尤究心金石六書之學,摹印宗何主臣,蒼古有法。


 


    嚴煜工畫山水花鳥,追隨周顥學竹雕刻,得不傳之祕。嚴煜又潛心研究金石六書之學,摹印亦蒼古有法。書畫印與竹雕刻皆行,屬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此文引用好友 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